目前分類:底片日記 (11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大家好,我是Whatevergraphy的綠羊,距離工作室在2016年第一次推出中片幅電影底片,到今天這個時候,其實也剛好滿一年了。

2016年是一個漫長的一年,有許多興奮、新奇的事情陪伴,當然也有一些殘酷、悲傷和一些些的惆悵,不過不管未來如何,我們都張開雙臂迎接嶄新的2017年。

去年,身為一個底片圈的後進,我做了一些過去前輩提過的嘗試,在這些過程中做了一些改進,經過這一年的挑戰與學習,我們做出和年初不同的改變與進步,也感謝在這一年持續而且不斷在拍攝底片的你與妳,讓我與工作室有機會為了你們嘗試更多不同的事情。

但在這一年我學到最大的事情就是:「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柯達在2015-2016年為旗下的底片更新的新的底片背紙,在這兩年陸續有攝影朋友發現影像上印有背紙上的圖樣。由於工作室使用的背紙皆為回收的中片幅背紙,所以在2016年的後半年,也可能會產生與柯達類似的背印問題。

 

工作室暫時在十月份之間中斷了一陣子中片幅的販賣與製作,目的是要做底片上的測試與預防。

在2017年之後工作室製作的電影底片,暫時皆會挑選富士的背紙,待工作室的合作攝影師大量測試之後,未來才會慢慢將柯達的背紙放回來。

IMAX04.jpg

IMAX05.jpg

 

如何辨認新款與舊款的柯達背紙?

 

IMAX06.jpg

上圖為舊款的柯達背紙,下圖為新款的柯達背紙。

主要的差異其實跟背紙的材質有關,但是你可以從上下底片的黑色線條來判斷新舊。

 

IMAX08.jpg

但對於未拍攝的底片來說,你可以從片頭捲至Start線來判斷背紙的新舊。

這次回收的對象為左邊背紙,主要差異在於前段與後段的顏色,所以你可以在未上片辨認出這捲底片是否為新款或舊款背紙。

雖然這次工作室主要回收的為可能有背印可能的新型柯達背紙,但如果你手上仍有舊版的柯達背紙,你也可以寄回工作室交換富士背紙的版本。不過在拆開後請小心翼翼的幫我們貼好,這些底片會做為工作室未來研究背紙材質的材料。

另外一個部分是工作室目前會建議,若半年以上沒有拍攝的計劃,我才會建議你放置在冰箱冷藏,由於工作室製作的底片沒有額外的鋁箔包裝,在某些時候,未妥善回溫可能會造成底片潮濕,造成底片表面產生沾黏。

以下這捲底片是刻意不做任何隔絕,直接將放置冰箱一天,拍攝前直接拿出,未回溫的狀況。

 

2017-01-18_003316.png

2017-01-18_003415.png

(放大200%)

2017-01-18_003149.png

可以注意到在成像的部分,皆有斑駁的小點。

在暗部或是曝光較不足的地區會更加明顯。

另外一捲則是相同的底片,也使用新款的柯達背紙,

但僅存放在室溫,在同一個場景下拍攝。

2017-01-18_003455.png

2017-01-18_003512.png

(300% Crop)

2017-01-18_003526.png

(300% Crop)

2017-01-18_003554.png

(300% Crop)

無論在亮部或是暗部皆比較沒有沾黏的問題,即便是使用新款的背紙。

在這個新年年初,我自己也購買了幾盒新款的Portra和Tmax來做測試,底片的影像皆不太有影響。

推論新款的背紙筆較容易受環境的影響,類似受熱、潮濕,比過去的底片容易產生轉印或沾黏。

所以在保存底片上面,建議要盡量避開溫差過大的環境與可能造成潮濕的可能。

 

以下室新款的底片與新的尾貼。(仿富士Quick Seal)

IMAX09.jpg

IMAX10.jpg

IMAX11.jpg

IMAX12.jpg

IMAX13.jpg

IMAX14.jpg

IMAX15.jpg

IMAX16.jpg

IMAX17.jpg

IMAX18.jpg

IMAX19.jpg

IMAX20.jpg

IMAX21.jpg

IMAX22.jpg

趴設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r5coyuam9nay2vnzhrwp.jpg

Copyright from CineStill Medium & Large Format Film in Indiegogo.

New Campaign Update!

 

歡迎又讓我們來到2017年。

2016年是一個漫長的一年,我們的興奮這個項目伴隨著一些挫折,殘酷的悲傷和損失。不用說,我們都張開雙臂迎接2017年!

去年,是一個挑戰和學習的一年。我們學到的不少的事情,其中有一件就是:「你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目前,我們正在安排與運送每一位Backer的貨品,每捲底片都是從歐洲寄送到世界各地,在每年的這個時候,往往會比其他日子延長寄送的時間,但我們依舊很期待當你們收到第一批底片、並把他沖洗出來的喜悅!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ilm-09.jpg

"許多人需要調整DX CODE,一部份是要實現增感、減感以及補償曝光,這類相機通常只能從底片殼上讀取感光數值,所以想嘗試不同的曝光條件,只能從片殼上著手。另外幾個狀況是分裝片、特殊片,這類底片通常是讀取不到DX CODE、另外一個問題則是感光度與實際底片沒有對應"

前言

“因為小弟不是相關科系畢業,文章內容如果有錯誤的資訊煩請各位前輩提攜指教,感恩”

如果你曾經聽過修改底片的感度,你可能有聽過刮片殼、或是刮DX CODE這種說法,這類塗改DX CODE的方式主要是要更改底片的曝光設定。你可能會問為什麼會有相機需要作這樣的塗改,就讓我在下面解釋一下。

film-02.jpg

什麼是DX CODE?

DX CODE其實是後期電子相機推出時,在底片殼上藉由導電與不導電,產生32種不同的類比訊號(但是實際上可以使用的感度訊號只有24種,有8種為自訂感度)。在過去機械相機由於感度(ISO)皆為手動設定,但是在後期推出的隨身機,為了節省機身上的按鈕與配置,所以僅依賴DX CODE作為判斷底片感光度的依據,這類型的相機才會需要修改DX CODE。

大部分早期的機械相機,也僅有中期加入測光機能的機種才有ISO旋轉盤可以選。後期的電子相機逐漸加入了電子選單與組合鈕,後期逐漸分出專業機種與隨身機型。後者如同上述所說,因為設計或是電子設計上的問題,將調整的機構捨去,交由底片殼作為判斷底片感度的條件。

film-04.jpg

另外一個考量大概也是怕消費者如果沒有調整到正確的曝光,拍出來的成品不佳而遷怒相機吧(?)

DX 是英文Digital indeX的縮寫,最早是在1983年的時候由柯達加入它們的產品當中,絕大部分也是為了新一代的APS相機鋪路。APS原意為先進攝影系統(Advanced photo system),與過去的135系統不同的是加入了許多當時先進的技術、譬如自動偵測曝光、可自動判斷當下拍攝到的張數,所以拍攝中途可以回捲,待日後再放入拍攝,相機會自動捲捲至上次紀錄的張數。同時你也可以從APS的外殼上判斷這捲底片是否拍攝完畢與否,對當時的底片攝影來說是相當先進的設計。 

DX CODE的組成

你可以在底片殼的屁股找到兩行像是斑馬的條紋,總共有六格、兩排。將底片的凸點向左邊的方向,上面那一行為控制感光度的訊號,下面為控制張數與寬容度。

ScreenShot00821.png

上面由左至右有六格區域,藉由黑色的(不導電)以及銀色的(導電)來讓機身讀出片殼的資料。所以我們要作的其實就是將原本遮蔽/通電的地方,改成我們需要的感光度指示就可以了。下面的表格是DX CODE控制感光度的填表格方式。

ScreenShot00819.png

(紅色的是常見的感光度)

film-13.jpg

至於下方的那一行則決定底片的張數 ,但是很有趣的是許多相機並沒有為第二行作讀取的機構。

我手中的NIKON F100與Contax T3的DX讀取接點都只有一行(對應感度),所以第二行的機構普遍來說對後期的相機沒有特別的作用。

底片殼實做

既然相機感應的方式是藉由通電/不通電來得到訊號,所以我們我們要作的事情就是找東西導電或讓片殼不導電。

film-10.jpg

先講不導電的方式,其實不導電的方式比較簡單,一般來說你可以用奇異筆在金屬片殼的地方塗黑,待乾掉在表面形成薄膜,接點就不會導電了。但這個方法有一個小缺點,就是如果你在裝入底片的時候太過大力,有時候會把原本塗黑的地方刮開,這樣子就沒有用了。

ScreenShot00822.png

所以一般來說我會建議用貼紙取代以前大家常用的奇異筆。

 

第二是導電。

原廠在製作底片殼的時候,其實就是在原本金屬的表面上保持原樣,而需要阻隔的地方則印上顏色。所以如果你原本需要導電的地方被覆蓋了,可以把那個地方用導片刮開到露出金屬色就可以了,但是有時候不確定有沒有確實刮乾淨或是不是刮在接點的地方。

所以我們也是建議你可以使用導電貼紙。

film-12.jpg

這種貼紙特別的地方在於它的黏著面也是導電的,所以當你貼上片殼時,接觸的地方都會被視為導電的狀況。

film-11.jpg

上圖原本為100度的底片殼,將左邊貼住後,就成為感度25度的底片殼了。

結論

其實會使用到DX CODE也不見得是完全的傻瓜相機,有些高階P&S相機雖然可以補償+2EV,但有時候會作到大幅度增感的時候也會略顯不足。所以刮片殼這招可以擴充相機在不同光源下的曝光條件,但是也有幾個要注意的地方,在製作完DX CODE的時候,建議還是可以從機身的反應去判斷機身有沒有抓到正確的曝光。有時候製作的時候會對錯位置或是沒有完全導電/阻隔時,反而會讓機身讀取到錯誤的曝光數值。

所以建議如果身邊有可以讀取(顯示)DX CODE的相機,可以在做完後請朋友檢查一下。

15284182_10154124805937844_8857328592621784401_n.jpg

F100的ISO盤除了可以自訂義6-6400之外,有一個DX CODE模式,在數值顯示的旁邊會有一個小小的DX。但是如果讀不出來會直接顯示"ERR"。

後記

這一篇其實是替[底片仕事]超低感度電影黑白底片/Low Speed Black&White Film寫的。這類特殊感度的底片已經超出原本底片設計的感度範圍,一般非高階的電子機種,很難達到如此低的感度。

另外一個則是大多數的電影底片皆為分裝底片,分裝底片不見得找到對應感光度的片殼。所以最早會自己刮DX CODE的,一大部分都是使用自動相機的分裝片愛好者。使用比較早期的機械相機或後期的自動相機,反而就沒有這個問題。

#Whatevergraphy_Studio
#DX_Code
#How_to_Fit_DX_Code_in_Your_Camera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uperLow-01-5.jpg

前言

“因為小弟不是相關科系畢業,文章內容如果有錯誤的資訊煩請各位前輩提攜指教,感恩”

2016/12/06更新原文於:[底片仕事]超低感度電影黑白底片/Low Speed Black&White Film

關鍵字:柯達電影母片拷貝用黑白電影底片LOW SPEED B&W PRINT FILM

晚上原本沖完電影底片之後,要把沖洗機裡頭的溫水倒出來,想到今天早上沖洗的電影黑白底片,覺得調整溫度似乎是一個比較明顯的變因。所以用了桌上的相機簡單拍了幾張測試的範本。隨手裝上片罐,就讓它用一開始嘗試的二十分鐘來沖洗,唯一的變因是溫度由原本的20度提高為30度。

原本如果再不行,就提高到40度。這樣以後就可以跟電影底片一起沖了(誤)

2016-12-06-0013-Contax-T3.jpg
Nikon F100/AIS 100mm f/2.8/15secs
Kodak Xtol (STOCK/DOUBLE) 20mins in 68F Rotary Machine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creenShot00786.png

前言

“因為小弟不是相關科系畢業,文章內容如果有錯誤的資訊煩請各位前輩提攜指教,感恩”

這幾年來因為數位逐漸取代底片成為商業市場的主流,底片不再作為主流的商業用途,取而代之的是成為許多藝術家創作的媒介,使得底片不再侷限於過去的樣貌。這也促使攝影藝術家們不斷在各種底片裡尋找各種不同的突破。

像是把原本不是作為平面攝影(Still Photography)的底片拿來拍攝,有時候會有截然不同的效果。

這次要介紹的是作為拷貝/錄製母片的黑白底片:這類底片主要的特色就是

1.感度相當低(通常低於ISO/ASA 6以下)

2.粒子相當細緻

3.反差相當低

4.片基為正片常用的Polybase(像是柯達的ESTAR與祿來的digibase)

說起來其實還蠻好玩的,加上這類底片往往不太會有過期的問題;感度很低、所以銀鹽衰退的狀況也比較不明顯。更甚這類極低感度的底片曝光的時候,往往也是以秒計算,說實在也真的算不太準。

沖洗資料

一開始本來想用X-rite 396打一條試條,但是沖出來是白的,感度真的相當低。

試了兩種習慣用的濃度,後來決定用實機曝光的方式來取一下大概的時間。

拍攝資料

Nikon F100/
AIS 100 f/2.8

使用點測光,以ISO 6作為曝光值
作三種補償+1、0、-0拍攝

以房間的檯燈補光,機身測光判斷f/2.8 需要15秒

使用8秒、15秒與30秒曝光

最後放棄曝光直接拿去對檯燈光源曝光十秒XD

ScreenShot00787.png

負相的樣子

ScreenShot00788.png

軟體轉正後的樣子

藥水使用

第一次沖洗使用

Kodak Xtol Stock
20度
20分鐘
Rotary

沒東西。(死)

第二次沖洗使用
Kodak Xtol 儲存液(比Stock濃一倍)
20度
20分鐘
Rotary

底片稍微有些濃度,目測看起來曝光不足,判斷片頭濃度應該是足夠。

調方整像大致上是

1.增加曝光量,使用3以下來作曝光

2.增加沖洗時間

3.增加藥水濃度

4.提高沖洗溫度

不過即便是XTOL這類能有效提昇底片感度的沖洗藥劑,對這捲底片的效果都不太顯卓,
可能不建議你使用D-76或是鮮銳型顯影劑,比較容易感度不足,或是你得再多曝光一些。

 

實際照片

掃描使用EPSON V800
軟體使用VUESCAN 9
工作環境Windows 7

ScreenShot00789.png

拍的東西是桌上的SL66

嗯,大概這樣XD

濃度這麼低的情況下灰塵都相當明顯(糗)

黑白模式又不能開除塵(哭)

ScreenShot00790.png

然後另外一個就是到底是我的相機髒還是底片髒(爆)

結論

以習慣的沖洗時間來說,連續旋轉二十分鐘其實已經算相當長時間的顯影,濃度也比正常使用的濃度提高整整一倍。我習慣沖洗TMX100度的時間,XTOL(1+1)的時間也僅要6分鐘。這個顯影時間真的長的有些蛋疼。

觀察片頭的濃度,我覺得這捲底片適合在低一些的感度,用ISO 3以下可能會比較符合當下的時間。或是想辦法使用更快速的顯影劑;或著濃度更高來把時間控制在比較適合的時間內。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到
WHATEVERGRAPHY的FACEBOOK粉絲專頁找到這捲底片的購買方式!

以上!報告完畢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以前開頭都要先說一段

大家好,我們是Whatevergraphy電影底片工作室

這以後大概就會變成我們的開場白。

2016下半年的底片訂購收件從11/08-12,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我們寫在PTT的文章

[徵求] 團購2016年款Kodak 500T/5219與DoubleX

這一篇文章主要是要來回應一些團購的Question/Answer,和一些補充。

 


1.一盤400ft的底片可以分成幾捲?

一般的底片廠商推出的盤片一般為100ft(30.5meters)、也有減量版本50ft(15meters)

以我們工作室習慣使用的西班牙分裝器AP,如果要拍攝足36張,則必須分裝40張的數量

也就是轉一圈記號對記號這樣。

100ft大約可以分裝19捲,但一般來說17-21捲都有可能,會因為你使用的分裝器以及使用方式而有所增減。

 

另外一的影響的變因則是電影底片的尺寸皆比分裝器的尺寸來的大,譬如400ft(122m)或是更大的1000ft(305m)

在要進入裝器之前要先分裝為100ft的尺寸,在捲動的過程當中也有可能多於或少於100ft/每捲,

 

所以如果可能以每人400ft做為一個單位是比較沒有爭議的做法。

若僅需要100ft,則會建議購買400ft的盤片分裝完後清點數量再除以四會比較得當。

 

工作室分裝的簡單工本費羅列如下

  • 400ft分裝為100ft
    以400ft為一單位,每單位以300元計算
    工本費含電影暗房用隔光黑袋兩個。
     
  • 1000ft分裝為100ft
    以1000ft為一單位,每單位以800元計算
    工本費含電影暗房用隔光黑袋四個。
     
  • 400ft、1000ft分裝為35mm規格使用
    以100ft為一單位,每單位以200元計算
    工本費含35mm鐵殼、片頭剪平、外袋標籤。
     

2.想購買各單捲底片可以嗎?

可以,沒有問題!相關底片種類可以參考我們的底片販售網頁

SHOPEE 蝦皮賣場

官方網站

 

3.想請問65mm的電影底片100ft可以分成幾捲120/220

1000ft大概可以分300捲所以如果大概可以分30捲

220的長度為120的兩倍,所以應該事14-16捲。

目前柯達開放的訂購列表裡面有兩種規格的65mm長度,分別為1000ft與500ft,

依照上列換算大約為300(150)捲與150(75)捲。

 

後面幾個是我自己在文章裡頭有補充的,其實我在之前的文章也有寫過類似的東西

[說明書]電影底片怎麼用ですか

ScreenShot00563.png

4.如何判斷底片的新鮮程度?
首先要來看一下底片上的標籤

ScreenShot00564.png

這是柯達的底片文件手冊上解釋各項標誌與符號的意思,下面我會用我們實際的圖片來解釋:

比較值得注意的地方大概有三個地方

1.Film Speed
2.Emulsion number
3.Film Width

1.Film Speed
其實你可以翻譯做底片感度或是拍攝ISO等等,不過在電影底片的曝光測定裡頭,
Film Speed被視為比較嚴謹的標定感度,一般我們所拍攝的感度(Speed)與標定感度(Exposure Index)
有些許上定義的不同,但在柯達的指導手冊裡頭有一段簡單的說法是:

「標定感度大約比拍攝感度快上一級的曝光量」

在電影底片當中,攝影師透過底片上的EI值來決定攝影時該用的光圈,就某種程度來說,EI跟ISO代表的意思相近,但是不太相同,他們都是作為評估底片曝光能力的一個指標。因為電影底片需要投影到大銀幕上並維持高畫質的表現,所以在評估底片感光度的時候會採取比較保守的定義。一般來說,EI的定義值往往都比靜態攝影的ISO還要慢上一格(F-stop)左右,也就是說電影底片上如果標注EI 500的底片,在靜態攝影當中相當於ASA/ISO 1000度的底片。 而電影底片的標示感度方式,例如:500T,他的意思就是標定感度500度的燈光片,所以實際大約等於ISO/ASA 1000度的底片。那麼50D,就是ISO/ASA 100度的底片了。

不過要注意的是沖洗的方法與流程都會影響到實效感度的量值,所以一般來說我們會建議配合你習慣的沖洗店家,對你使用的電影底片嘗試多種曝光條件以滿足你對影像的需求。

5D3_0115.JPG

2.Emulsion number
直白的說就是乳劑編號

底片在製作的時候,依據前後次序會來自不同的時間調配而成的原料筒,乳劑編號就來自於這些次序。
在某種程度上他有時序上的推移,在過去底片工作者而言,這是用來確定底片是否為同一批製造的底片。

同一批底片的好處是擁有較相近的接近誤差,在後期處理會比較容易做批次處理。

以我們拍攝電影底片或是準備要購買底片的工作室而言,在無法直接沖洗底片觀察底片上的製造日期、或賣家無法保證/確定底片的新鮮與否時,
可以藉由乳劑編號來推斷大致的製造時間,所謂的大致就是僅能推估為某年之前、或後。

舉個例子:

以下這張底片為5219(500T)乳劑編號為321,製造年份為2015年(右邊四碼)

ScreenShot00553.png

從這邊可以推斷乳劑編號321番之後,皆為2015年製作的底片,但你並不曉得什麼時候為2016年,也有可能還不到2016年。
同時你也沒辦法推估320是否為2015或是2014,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是2015年。

以下這張底片為5219(500T)乳劑編號為334,製造年份為2016年

14203369_10153872524402844_998543795655397583_n.jpg

由這兩個不同的乳劑編號,我們可以發現334番之後的製造日期應為2016年,321番之後為2015年。
中間的模糊地帶就是你不會曉得334番和321番中間,從哪一番底片製造日期轉為2016年。

以我們工作室在七月與台灣柯達代理訂購的底片來說,我們目前所擁有的底片皆為今年2016年所製作的。

3.Film Width
底片寬幅

目前業界常用的底片寬幅有8mm、16mm、35mm與65mm

ScreenShot00565.png

在同一感度的底片下,可能會有三種產品線,雖然包裝皆為500T,但其批號會有所不同。

譬如16mm的500T其編號為7219,如果沒有注意到他的格式不同,通常16mm會比較便宜,
誤以為買到便宜的底片但其實規格與35mm相去甚遠。

在早期購買底片的時候也曾經吃過類似的虧,像是在2012年停產的KODAK EKTACHROME 100D Color Reversal Film
也擁有兩個代號,分別為5285(35mm)與7285(16mm),有些賣家在販賣的時後僅會標註100D,

如果你誤以為16mm為35mm,那麼就可以開始尋找16mm的攝影機了。

以下這張照片為65mm(IMAX)用的拍攝底片
可以注意左下角的圈圈為65。

5D3_0127.JPG

這裡要提一下乳劑編號與不同片幅的差異。

柯達在製作底片的時候,同一型號(譬如500T),皆是先塗佈於大型片基上,再切割成需要的片幅如35mm或65mm。
接著再進行打齒孔、齒孔編碼等等的程序。

所以不同片幅但同型號的乳劑編號是具有參考價值的。

這一點要提的是齒孔編碼再不同片幅有不同的標示方式,我們之所以能夠得知底片的製造年份,
仰賴的是35mm底片的齒孔編碼帶有製造日期。

但是65mm的底片(如下)的編碼方式是沒有製造日期代號的。

ScreenShot00566.png

所以僅能從乳劑編號去推估底片的製造年份。以上圖65mm的乳劑編號336番,我們可以確定最少為其製造年份為2016年之後。

但是不同產品(乳劑)彼此的編號就不具有比較意義,如下圖的Double-X,即便我們知道483番的乳劑編號為2016年製作,
若拿去比較500T則沒有任何實質意義。

ScreenShot00555.png

5.電影底片可以保存多久?

一般來說比較籠統的說法我會認為在製造日期出廠4年左右,皆可以當做有效顯影日期。
不過如果將底片放在較糟的環境,日期就會隨之縮短。

 

以2015年七月柯達針對Kodak Vision3 500T電影負片所編寫的技術參考裡頭,有針對保存做了一些描述:

如果你的底片為尚未曝光的底片,

短時間內(六個月內)建議存放在13度以下的環境並保持相對溼度低於60%

長時間(六個月以上)建議低溫存放在零下十八度到二十三度,保持相對溼度低於50%

但以我們工作室處理過的底片而言,我們其實不建議你冷凍底片、冷藏或室溫都相對安全許多,
問題在於"相對濕度"

相對濕度
當底片處於相對濕度較高的環境時,容易造成底片捲曲、碳粉沾黏,導致感光乳劑破損。
而許多濕度失控的環節都來自於從冷藏環境取出時,未妥善回溫而導致水器附著導致濕度失控。

更多的保存與相關控制可以參考柯達原廠所撰寫的「FILM STORAGE AND HANDLING

我相當喜歡他裡頭舉的一個例子,原文以皮膚來譬喻底片的脆弱與需要注意的地方。

原廠並沒有提到電影底片的"有效顯影日期"或室"最佳顯影年份"這類數字。
而絕大部分的電影工作者也鮮少使用過期底片做為拍攝用途。

事實上電影底片的保存一直是一個很"不定"的指標之一

你可能曾經看過有人使用過期三十年的底片拍出顏色相當飽和的作品;
也可能遇過尚未過期的底片卻拍出粗躁粒子表現不佳色偏的影像

放在冰箱妥善冷藏三十年的底片,其表現也會比新鮮的底片在中午炙熱停車場的車內來的好。
所以絕大多數的狀況,我們會建議測試曝光來決定底片使否還適合使用。

一般可以觀察底片無感光區域的片基濃度來確認底片自發潛像(灰霧)的狀況。

所以參考賣家所拍攝的實拍照片,就是確認底片是否正常很注要的一環。
若賣家沒有實拍,那我會建議你再拍攝重要作品前,先做將底片做不同的曝光測試。

一般消費型底片的保存日期大約為製造日期往後推算三到四年,
曾經我有聽過電影底片不會壞(笑)、或是電影底片可以保存十年以上,我覺得都存有不少但書。

我們近年的經驗,越是新鮮的底片能夠表達出來的飽和度與顏色反差都會更好,
這一點你可以觀察富士的電影底片與柯達電影底片的成像差異。

但一般來說比較籠統的說法我會認為在製造日期出廠4年左右,皆可以當做有效顯影日期。
不過如果將底片放在較糟的環境,日期就會隨之縮短。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hoto-02.jpg

昨天剛是入秋,今天就感到溫度著實像溜滑梯一般滑落。對於暗房人來說,溫度對我們來說總是別有意義。

越接近冬天,室溫越接近20度,就越能接近原廠標定的沖洗溫度,也不必費心在控制溫度上。

以前倒也是習慣隨著室溫增減沖洗底片的時間,每每季節更替轉換的時候,就要稍稍換算一下待會沖洗的時間與濃度。

室溫22度,宜人而且舒服,旋開顯影劑的保存瓶,倒出稀釋後,底片就在沖洗罐中嗷嗷待哺。


 

今天想講一捲沖洗到特別的底片

#ILFORD PAN 400 for Education

 

Photo-06.jpg

這捲底片其實在過去也交手過幾次,不過大多是原裝底片為主,

這一款底片似乎不曾有推出過盤片的品項。

一般代理商較長進口的品項就以

#ILFORD DELTA 400 與 #ILFORD HP5 400

這兩款底片為主,當然剩餘的品項像是 #ILFORD FP4 125 、#ILFORD PANF 50 、#ILFORD DELTA100

在早期以柯達為大宗的底片市場當中,使用過這些底片的攝影師不算多,到近日聽過這些底片的朋友,或許仍算少數。

而我們工作室知道這些底片的品牌,也要拜柯達破產的原因,逐漸高昂的價格讓這些過去不太常見的底片,

得以取代昔日攝影界不倒的巨人展露頭角。是非

Photo-01.jpg

但是有趣的是這一捲的底片編碼與標示方式,與原裝版本的PAN400相當不同。

除了缺少齒孔旁邊的底片型號,ILFORD PAN 400,反而由只有ISO 400

Photo-05.jpg

底片張數編碼的方式也與ILFORD慣用的方式不同,可以比較右邊Delta 400的數字。

 

Photo-03.jpg

其次是片基的顏色也稍微有些不同,竟然是帶些紫色。

雖然有可能是底片過期導致的灰霧,不過當初再沖洗的時候我誤以為是定影不足,於是重新加入新鮮的定影劑延長時間。

但過了標準時間之後,重新水洗後的顏色依舊沒有褪去。

這就讓我有些納悶了。

 

Photo-07.jpg

這個是底片原本的底片包裝。

Photo-08.jpg

這類外貼上貼紙的Repackage Label比較常出現在分裝底片上頭。

一般確認是否為分裝底片的方式就為將底片頭抽出檢查固定在片罐的狀態,

大部分分裝底片皆由片舌用膠帶延長接合而成,但若是原裝片則會一路延伸進片舌內。

(柯達底片的片舌倒是是用黏的)

Photo-09.jpg

但抽出來之後確認是原裝底片的片舌形式

Photo-10.jpg

撕開貼紙之後才是真的大開眼界,裡面是彩色負片的片罐,
這包裝倒還蠻像義大利品牌Ferrania solaris 100的包裝。

 

底片資訊

編號#3311

型號
#ILFORD
#PAN400

顯影資訊
#KODAK
#XTOL
#1:1
#10(mins)
#22(C)

觀察

反差適中、顯影時間尚可,但片基濃度有上升的狀況。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515C1tkmGZL.jpg

製造廠商:日本富士底片公司

顯影劑名稱:黑白增感微粒顯影劑(黒白ネガフィルム用迅速増感微粒子現像剤,Super prodol)

顯影主劑組合:米托耳與對苯二酚

購買難度:有點困難

適合底片:低感度銳利型底片如TMX100、DELTA100、ACROS100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646663_1696783543893090_3395146635401748852_o.jpg

Film: Sunbeam/Kodak 250D 65mm
Camera: Rolleiflex Sl66
Photographer: greensheep
Whatevergraphy Proccess & Scan 

12973437_1722892354615542_7465477514641495499_o.jpg

Film: Sunbeam/Kodak 250D 65mm Push into 800
Camera: Hasseblad
Photographer: IMPRO
Whatevergraphy Proccess & Scan 
12967449_1722892307948880_1787554510404255417_o.jpg

Film: Sunbeam/Kodak 65mm 250D Push into 800
Camera: Hasseblad
Photographer: IMPRO
Whatevergraphy Proccess & Scan 

12622274_1694411660796945_2651331920742175490_o.jpg

Film: Sunbeam/Kodak 65mm 250D
Camera: Rolleiflex Sl66
Photographer: greensheep
Whatevergraphy Proccess & Scan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螢幕截圖 2015-11-08 07.53.23

Pyro家族的顯影劑常稱做雙液顯影,但是也有更多重主劑的配方。

Pyrocat-HD(1:1:100)8.5mins stand/Fuji Acros 100/100% crop

新的顯影劑使用心得


在一開始接觸暗房的時候,第一款顯影劑其實不是底片顯影劑是多重相紙反差顯影劑,我也不曉得為什麼我們一開始走的路都特別艱辛(苦笑),之後使用系統(Ilford)的關係,後來常用的顯影劑是Ilford LC29,大約用了四年左右才改駛逐漸改變使用藥水的習慣,兩年前開始使用Kodak Xtol,想要更好的粒狀性與溫順的反差,另外一個是想減少顯影時的時間,過去顯影時間大概都要花上十分鐘以上,老實沖洗個三四輪下來,還真的蠻累。後來改用Xtol之後可以控制在十分鐘以內,讓待在暗房的時間可以減少,更快的使用影像。

今天來談談從九月開始新加入的顯影劑:Pyro,在這之前,要先講一下過去我使用顯影劑的歷史;會有這個機會要先感謝光影暗房工作室與暗房老師江蕃薯幫忙調配藥水。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0184

旁軸連距小相機


The Petri Racer is a Japanese fixed-lens 35mm rangefinder introduced in 1966.

It features a built-in match-needle coupled CdS lightmeter but no automatic exposure program. It could be equipped with a Petri 2.8/45 or 1.8/45 lens. The shutter is a ten-speed Petri. In addition to the fixed lens, an auxiliary lens kit was available, transforming the standard 45 mm into short tele and wide lenses.

1966年日本廠牌做的底片相機。或許你也沒聽過Petri這個廠牌,或許還會覺得這可能是蘇聯做的...

他的測光模組是Cds,在60's的相機基本上都是以這種感光模組作為測光,不過這種測光會隨著時間衰減,所以流用到現在的相機多少會發生測光不準或是已經損壞的問題。雖然他看起來像是固定鏡頭的隨身底片機,如Olympus的半格底片機Pen。但是他可以加上延伸鏡頭組成45mm的鏡頭。

不過我想也相當難找到了...(?)

這台是RF相機,也就是所謂的=Rangerfinder。中文可以翻譯成「連動測距」相機或是「旁軸」相機。

 

我的另外一台RF相機(其實是拍立得)[開箱]Polaroid Land Camera 350 以及[開箱]Polaroid Land Camera Polaroid250 

 

這台相機是美術系的朋友借放在我這裡的。
老實說,他壞了。
我借了我們家的半格機小武士和NikonFE以及50mm f/1.2給她。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  

好多撕拉片,在2019年回頭看這篇文章,不免覺得百感交集呢...
這是在2013年第一次買撕拉片的小紀念。
2019/10/01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尚品維修工作室

其實常常來這裡修相機。
從玩相機的第一年開始就來這裡修過不少台相機,
我自己的FE、後來的第二台FE、幾台受委託的FM2等等。
最近拿去修的是自己的Canon數位鏡頭17-85mm f/3.5-4 USM IS
算是個遲早遇到的問題,ERRO01光圈溝通失效。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鏡頭裡的排線斷了、折了、扁了、歪了。
我的剛好是斷前兩根,13、35焦段會無法縮光圈。
其實後來想想也還好,因為其實大多數也是大光圈到處炸。
但是後來還是覺得把它修好好了,總不能一直逃避縮光圈的事情。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f  
Kodak Tri-X400、Fuji NPH400、Kodak、Kodak Portra400

一句話,好累。
暗房的工作停滯了一陣子,突然間回來卻也覺得有些不習慣。

[底片]關於最近的攝影 

自從進入期中後,幾乎沒有進過暗房了。一來是生活挪不出時間,學校的課業逼近一種緊繃。
我自己也在和自己戰鬥,我是為何在這裡,我想要的設計是什麼?
這個問題大概環繞了整個十一月、十二月,直到一月。
存在於一種自省和自問。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