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第一次用電影底片,請問我該怎麼用ですか?

裝進相機裡面啊!!)

 

 

 

 

 

 

 

 

 

 

10988512_10152947992422844_4797731368199049679_n  

這是最近常常被問到的問題,電影底片該怎麼用、電影底片上的(T)跟(D)又是什麼意思呢?拍電影底片有沒有特別的方法呢?進一步的提到電影底片的寬容度與和電影底片是不是含銀量比較高,增感電影底片是什麼意思呢?不過最常提到的問題還是去哪裡沖洗、和我去哪裡沖洗,搭啦。在今天這個颱風天盆栽在我們家樓上滾來滾去的時候,來寫一下這次輯的回答。

是的,讓我們來介紹,攝影電影底片的一百問,請看!(ゝ∀・)b

 

 

 

 

 

19511_10153030752387844_6304930616344557950_n  

第一個:電影底片該怎麼用?

其實電影底片與一般底片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很多人會以為電影底片與一般底片是截然不同的東西,事實上僅有一些針對底片用途而考慮的設計,像是潤滑與抗光暈的碳層與後製色調考量而衍生的ECN沖洗系統。目前在底片市場當中有兩個品牌有推出電影底片的產品,像是Lomography Cine 電影膠卷(網站)與Cinstill電影膠捲(網站)。一般來說我會認為這兩家的電影底片的母片來源,都來自於Kodak Motion Picture Film的產品,藉由處理掉碳層,可以直接給普通店家的系統沖洗,而不會污染藥水。

事實上很多人會覺得電影底片拍起來的確有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但是直觀來說,第一個最大的不同應該是色調,像是低反差、顏色很淡,有特定藍色色偏,至於拍起來有電影感,那就是一些商業操作下的誤解與迷思。

先來說一下在底片上的(D)與(T)的意思,這兩個字的意思分別是Daylight:日光與Tungsten:燈光,所以許多人會把這些底片稱之為日光片與燈光片,事實上這兩個字代表的差異只是白平衡上的定義:色溫。而這也是許多人會誤以為電影底片拍起來很特別的主因之一,其實只是因為白平衡跑掉了而已。尤其像是500T這類高感度的燈光片很常被使用在室內拍攝,如果你家頭上的燈不是鎢絲燈、而是日光燈管或是演色燈光,則你就會看到藍藍的影像。(其實這不算是電影底片的特色,因為過去每家底片品牌都有出室內鎢絲燈拍攝情境下的底片,在正片的產品線當中比較常見,例如Kodak Ektachrome 160T)

在過去還算是常見的底片,但是在現在產品線縮限的情況下,反而讓人覺得既特別又神祕了,但是簡單來說,只是對白平衡的修正而已。相反來說,你也可以藉由這種特異的色偏去當作創作的特色,營造憂鬱、孤單、寂寞的那種冷調色彩。

日光型底片則沒什麼特別的顏色色偏,不過如果你在黃色的鎢絲燈下攝影,你會得到琥珀色偏的影像。

如果說電影底片有特別需要什麼避免,就是如果你想要在室內有正常色溫的影像、或是打算補閃光燈,以正常色溫的前提下,你可以選擇

A.光源:例如在暖光或鎢絲燈下拍攝,如果是閃光燈就要使用色溫遮片。

B.底片:或是乾脆使用符合現場色溫的底片,例如日光片。

C.後製:在掃描的時候經由後製調光,用數位調整回正常色溫。

 

 

 

 

 


 

 

 

 

 

螢幕截圖 2015-08-08 19.33.35  

第二個:我該用幾度(感光)來拍呢?(比較常見的問題是,這一題可以榮登電影底片一百問的前十名)

我們常說的底片感光度(Film speed)常常是我們在選擇場景和用途時,拿來選擇底片的參考之一。如果你曾經聽過高速底片、慢速底片這些名詞,這個詞就來自High speed film以及Slow speed filme,底片其實不會跑、也不會自己加速。而真正用來衡量底片的曝光能力,我們則要把目光放在標定感度身上(Exposure index,EI)。

底片速度(感度)是底片感光能力程度的測量,感度越高、意味著在同樣的曝光下他可以吸收更多的能量。實務面上來說,如果你需要在戶外這類陽光充足的地方攝影,那麼你可以選擇標定感度50左右的底片就足夠了,但是如果你需要在微光的環境(大部份是室內)那麼你可以能需要準備EI500以上的底片了。

另外一個你可能想問的是,EI跟相機曝光上的ISO差在什麼地方。在電影底片當中,攝影師透過底片上的EI值來決定攝影時該用的光圈,就某種程度來說,EI跟ISO代表的意思相近,但是不太相同,他們都是作為評估底片曝光能力的一個指標。因為電影底片需要投影到大銀幕上並維持高畫質的表現,所以在評估底片感光度的時候會採取比較保守的定義。一般來說,EI的定義值往往都比靜態攝影的ISO還要慢上一格(F-stop)左右,也就是說電影底片上如果標注EI 500的底片,在靜態攝影當中相當於ASA/ISO 1000度的底片。

而電影底片的標示感度方式,例如:500T,他的意思就是標定感度500度的燈光片,所以實際大約等於ISO/ASA 1000度的底片。那麼50D,就是ISO/ASA 100度的底片了。

以下面電影底片的標籤來說,感度(Film speed)指的就是這卷底片建議的曝光感度。

螢幕截圖 2015-08-08 19.22.05

 

 


 

 

在靜態攝影中具有相同概念的還有黑白底片的感度評估,因為黑白底片在過去的目標也是以放相至另一個媒材為前提,所以你可以在一些黑白底片的文件中看到標定感度(Exposure index)這個字。那我們是如何評估標定感度呢?一般來說我們在黑白底片評估感光度的時候,我們可以藉由材料測試中的特性曲線來判斷。

 

螢幕截圖 2015-08-08 17.45.26

 

透過特性曲線我們可以觀察到底片在什麼時候產生濃度(可以想像成影像的細節、或是數位影像的資料),藉由評估在不同的色階,來判斷。一般我們都希望測光出來的數據可以包含最多細節,但是測光的目的還是在給你環境光線的評估,而沒有所謂「絕對正確」的測光,你會因為你想要表達主題的氣氛與目的而改變你的測光,所以已要用幾度來拍呢?

其實都可以。

你可以在許多販售電影底片的標語或是標榜超寬容度底片上,會標註100-800這樣子的標注方式,其實這個說法是對的、但是也是錯的。

A.對:對的原因是因為,負片的確擁有三到四格的寬容度,即使你在測光上有一至兩格的誤差,依然可以包圍一般我拍攝主題的光差。(至於雪地或是夕陽那樣的高反差場景就不見得了)而且,還是有影像對吧!

B.錯:錯的原因是因為,當你選擇不同的曝光策略的時候,對影像的內容都會有影響,例如當你使用實際曝光400度的底片,選擇200度的曝光值,實際上你是多曝光一格(F-stop),你的亮部可能會過度發展(變成死白),但是可以擁有比較多暗部的細節,同時充足曝光的銀粒子顆粒比起曝光不足,看起來也會比較細緻。但是如果曝光過頭(例如多曝光三格),銀粒子會暈開(HALO)同時過濃的亮部也會導致掃描穿不透,看起來就像拍壞的底片。同樣的,如果你選擇用800度來拍400度的底片,實際上你去減少曝光一格,在畫面上來說,你會損失暗部的細節,反差間接提高,同時粒子會變得比較粗、顏色可能也會變得比較沈悶。

但是的確,還是會有影像,以「只要有拍出影像就算數」的前提下,我們也不能說「標註100-800」有問題。

不過以我的意見來說,依照你的主題去選擇曝光策略,進而控制曝光,可以在各種你需要的畫面中控制底片產生的效果。

螢幕截圖 2015-08-08 17.53.02

如果說這是一般認為正常的曝光,可以將整個場景大部份的細節都記錄起來的曝光值。注意這在表格裡面有一個感光點(Speed point),你可以把他認為感度起始值,也就是底片開始記錄資料的起點,在這個點之後底片上才有「有意義」的訊息。

備註:為什麼說是有意義呢?因為底片的片基(Base)與乳劑在尚未曝光的時候都會有所謂的濃度(也就是不透光),即使是沒有曝光的乳劑,在顯影後也會產生濃度(灰霧,Fog),因此這些濃度都不應該算入底片的感光能力,所以感光點的計算方式就是測量的濃度剪去片基加上灰霧的濃度,開始大於零的曝光值,就稱之為曝光點。在國外你常常可以看到B+F這樣子的簡寫,其實他就是Base + Fog的意思。

螢幕截圖 2015-08-08 17.53.15

這一張就是比起原本曝光還要減少一格的畫面,實際看起來就會顯得昏暗,其實就是曝光不足。同樣的注意表格上的數字,你可以看到原本落在感光點後面(有意義的資料)就往感光點的左方移動,也就是掉進去了無意義的區域,也就是說在這裡的曝光濃度跟尚未曝光的濃度一樣,即使有濃度也沒有任何資料紀錄上的能力,這就是細節損失。

螢幕截圖 2015-08-08 17.53.29    

 同樣的往曝光曲線的右邊看,你會發現原本最後會產生堆積,也就是輸入小於輸出(無論你再怎麼增加曝光,底片的濃度也不會感變)這樣子即使你再給亮部再多的曝光,在畫面上看起來也僅是死白一片而已。

 


 

 

 

 

 

 

第三個問題就是:柯達的電影底片跟Cinestill與Lomography的電影底片有什麼差別呢?

 

 

 

 

 

⋯⋯嗯,這是一個很值得深思的問題。

 

 

 

 

 

 

大概就是價格吧!(疑)

 

 

 

 

 

其實一般認為這兩家電影底片的來源依舊是柯達的電影底片,例如Lomography Cine 500和Cinestill Tungun 800的母片都是Kodak 5219 500T,在一些他們產品的敘述當中,他們特別強調他們的電影底片經過一些程序處理,把碳層(Rem-jet)去除掉而不傷害影像,所以你可以在原本沖印店的系統裡面沖洗電影底片,而不用擔心藥水的污染與碳粉沈澱。

(你有沒有發現Cinestill偷偷把感度提高為800度)

 

 

螢幕截圖 2015-08-08 20.16.20

 

 

之前有人認為Cinstill的底片是來自於跟柯達收購的800T,實際上柯達的確有出過800T,但是那是Vision第一代的底片,並且在2004年停產,以目前在Flickr和其他網站上的影像,我覺得應該不太像過期11年以上的腳尾片才是。

KODAK VISION 800T Color Negative Film 7289 (R. Discontinued 2004.) Read more: (Page

老實來說柯達的電影底片與市售的C-41沖洗電影底片,本質上算是同種的底片,僅是差在碳層與包裝。早些時候也有人認為C-41電影底片是Cinestill逆向研究Kodak電影的底片的成果,不過就目前的底片市場與工廠來說,我覺得要做到自行研究乳劑塗布與生產底片對Cinestill算是難度不小,所以就暫時認為這些底片是貼牌(Rebrand)的結果吧!

以世界性的市場來說,Cinestill與Lomography的確把電影底片這個素材帶進靜態底片攝影(Still Photography Film)的圈子裡頭,在國外沖洗底片算是一件格外麻煩的事情,在一個市鎮當中要找到沖印的店家已經相當困難,願意沖洗帶有碳粉的電影底片又更加困難,一般來說在國外願意特別沖洗電影底片的,往往是一些暗房(LAB)與工作室,手工去處理附著在上頭的碳層。

 

 

螢幕截圖 2015-08-08 20.18.41

 

 

在國外沖洗一卷底片大約在六塊到八塊美金左右(折合台幣240塊左右)而手工沖洗的費用可能又更高,加上郵寄往返的費用可能輕易超過13塊美金(將近五百塊台幣),所以不難想像即使這類C-41電影底片雖然連國外攝影玩家都覺得算是高單價的底片($9.99美金),仍有受到蠻多國外攝影朋友的歡迎。第一個其實是柯達專業底片(尤其是特殊用途底片:如正片與高感度專業負片)逐漸減少產量與停產,目前高感度的柯達專業底片Portra 800 的售價也是大約十塊美金,但是電影底片擁有的一些特色,卻讓他有比專業負片更好的增感能力,不過市面上也沒有高感度的燈光底片,所以算是各有客群。

不過以台灣來說,沖洗電影底片算是相當方面,許多店家都願意清洗自己的機器和攪拌那些跟碳粉融為一體的藥水槽,而且收費部分也不致於特別的昂貴,目前最高等級的沖洗店家就是現代影業(Facebook),收費也在130-150左右,其次是手工的暗房工作室如光影暗房工作室(Facebook)的140元。兩家都是使用ECN-2的藥水,光影暗房工作室則是使用自己調配的ECN-CD3反差調整型行電影藥水,目前台灣大部份沖印電影底片的店家大多數也是使用C-41作為主要的沖洗系統,如果你有發現有新的店家使用ECN2,歡迎留言給我我會補充在進文章裡頭。

 

 

 

 

 


 

 

 

 

 

第四個問題:那麼ECN-2跟C41沖洗電影底片有差嗎?

這個我等一下再告訴你。

[攝影的字]王仲平:溫柔內斂的Kodak 500T 

11807547_874137969322659_1269372280457325181_o.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