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彩色底片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0-09-13-NPS160FG-EXPIRED-PENTAX67-00x.jpg

Fujifilm
NPS 160 FG

我是一個蠻喜歡收集老底片的人,收集的概念大概也不是為了拍,不過如果有收集到若干捲,除了一卷會保留完整的盒裝(未開封),剩下的就是把被壓過,或是繃開的底片取出來做樣本。身為一個讀了短短設計的人,收集包裝跟分析結構好像也成為一種奇妙的淺意識。

NPS這個系列對應的柯達產品線為VPS,主要就是以人像為主的演色,主要對應自然與自然的膚色,豐富的階調與正確的白平衡,當然前提是你得用當時對應的相紙(Super FA Paper)來使用。

2020-09-13-NPS160FG-EXPIRED-PENTAX67-03.jpg

說到這裡其實對底片感這件事情就有了一些感嘆,有許多我們認為的作品實際是活在固定的時空場域,脫離了這個時空,則這些畫面就無法再現。這一點在音樂錄音這點很明顯,從十九世紀末,錄音可以被記錄開始,我們對聲音這件事情的詮釋就不斷隨著技術的進步而改變。

2020-09-13-NPS160FG-EXPIRED-PENTAX67-01.jpg

如果你曾經聽過1932年的Annette Hanshaw - Under The Moon,再跳轉到1991年的Queen - All God's People,無論是樂器的組合、音場的位置,以及主唱跟各種樂器的配置,都擁有屬於他年代的原因。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關於藍調 (Blues)的錄音,他包含了現場的掌聲﹑呼喊與互動,這跟在錄音室當中錄下的音樂有很大的差別,也的確錄音室的場位與聲音會更加清晰,現場的錄音往往有點模糊而且鬆散,但我反而比較喜歡後者這種Lo-Fi的質感。

講回底片了話,那麼就是攝影家們在處理底片時的方法。過去數位製版的方式比較困難,大多數攝影家都仰賴銀鹽印樣,用這種方式與出版商以及印刷機溝通。這一點都與現在數位製版有若干的差別。

2020-09-13-NPS160FG-EXPIRED-PENTAX67-02.jpg

我們很難模仿過去的作品,因為我們並沒有「潛入」那個時代,用綑綁的雙手,解決當時攝影家遇到的問題。

底片這件事情也是一捆對於攝影師的繩子,讓他失去即時的反餽,仰賴自身的預視與對畫面安排的技巧,隨機應變在底片型式的攝影比較少見,往往我們都是先想像好,接著再去實踐。諾蘭曾經說過用底片拍攝的時候,整體的工作時間反而減少,因為每個人都很清楚自己要做什麼﹑以及必須做些什麼。

當我們現在混合著使用媒材,也往往會因為某些便利而失去某部分的優勢。諸如底片的不可預知性,你當然可以用一台數位作為測拍(與測光)接著再用底片如同複製一張版畫的形式,再勾勒一張底片的版本。如同重曝,你既可以用風險較大的相機重曝,也可以用暗房重曝,獲著你也可以用數位重曝。每一種選擇其實都衍生了各自的優點與缺點,降低了風險與提高成功率的同時,是否也降低了對畫面的想像,但我覺得一定會降低那種驚喜感,而那種如同數位「可補救、事後再解決」的後期思考,也往往拉長與降低了攝影師事前預備的能力。
你可以成為無法取代的攝影師,也可已變成無論是誰來拍都可以,後期可以拯救一切的那種攝影師。

所以我常常覺得用底片本身這件事情,與拍攝成什麼樣子可能沒什麼關係,而是你有多投入在使用底片這件事情以及他所帶來的「問題」與「困境」,最簡單的如同,我們如何「測光」該怎麼測光,在數位上看起來反而變得很笨,不就銀幕上看起來正確,直方圖不爆掉,不就是正確的測光嗎?再說數位的寬容度也可以讓你夜晚拍成白天,曝光有什麼困難一說。
底片特別的地方就在於,他雖然擁有一定的寬容度,但實際最理想的物光範圍依舊有一定的限制,過多與過少都會帶來額外的影響,諸如粒狀性損失﹑色偏的傾向。雖然色溫與灰階都可以修正,但必然會導致白平衡偏移。

因此曝光對於底片攝影師來說,就會變成一種長時間與底片相處而產生的應用,對數位來說這就像是一個濾鏡,只是這濾鏡的口徑來自沖洗店的沖洗方式﹑沖洗機的種類﹑關乎到這個月份的沖洗補充量(客人多與少)﹑掃描器的各方各類的變因,這些廣泛的變殷成為一個空間的維度,影響著你的作品﹑也同時化為一種以時空的濾鏡,這個當下與這個組合,成為了你的作品的其中一部份。

因此要模仿一個攝影師的作品,單從平面上的維度去看待色彩﹑構圖﹑造型(模特)其實都只能得到片面與膚淺的解釋,諸如我們怎麼解構日係攝影師畫面的色票與組成,放再多的西瓜跟高中女生,有再多的黑色襯裙與性的提示,終究只是緣木求魚,牛肉風味的泡麵再怎麼像牛肉麵,他也終究是三分鐘的滾水與調味粉包的速食泡麵。
所以我覺得日系風格的基本條件即是在「日本拍攝」,就字面與根本意義上來說,這似乎是這個風格最正確的意思。跟底片沒關係﹑理所當然跟相機﹑鏡頭也沒有關係,但換個方向來說,也都有關係。但是當你如同七龍珠般湊齊了底片﹑相機﹑沖洗店家﹑攝影師的銀幕﹑出版社,就能夠得到一個日系攝影的風格標章嗎?然而如果其中一個你認為重要的選項消失(諸如底片停產了)那麼你的日系攝影師生涯就此結束了嗎?這可能就是這種序列式攻略產生的最終結果:缺一不可的骨牌的倒塌。

玩老車這麼久,其實偶爾也會覺得為什麼不做點簡單的事情,諸如用顆現代的引擎,裝個復古的油箱,少了一些麻煩,沒有煩人的白金,電子的有多好。沒有需要一直調整的化油器油嘴與搭配,都用MAP寫好該有多好。再也沒有東西需要拆解後翻修,買新的更換即可。

但是我們為什麼玩老車,如果只是圖個外型,那這種事情就簡單得多,但就因為喜歡的是那個時代,所以特別希冀能夠還原那個時代該有的樣子,即便對現代來說,很多東西都已經不合時宜,諸如馬力、煞車甚至是那微弱的電系。

不過當然也有很多時候有很多的取捨,這就是每個人所信仰的道,我其實蠻喜歡這種不同的選擇,因為這樣子每台車才有不同的靈魂與建造,如同每個人都不應有同個樣子,每台車的故事,正由這些選擇而構築出不同的故事。

玩老車可以很簡單,從日本標場下重金直接可以帶回一台Kawasaki Z1或是Honda CB750,沒什麼困難,快了話一個月就到港。但也可以很難,從台灣頭問到台灣尾,奢求一台1966年就領牌的Honda C95,沒人知道為什麼那時候要用兩塊田或三棟房子的價格買一台機車,但他終究買了,然後留到現在,你可以選擇整台丟掉或是保留零件逐個翻新。你當然也可以選擇在這種車上裝LED或是省點麻煩整台車都換上三陽野狼的零件,又或著你會特別去日本的零件商找打上日本精工或史丹利的燈殼,仔細的區分國內日製版本又或是北美外銷,是後期再製又或是當年新品。
總而言之,每種方式都有它的優點與副作用,時間與金錢可能都只是眾多缺點中必然都要損失的一部分,但是更重要的是,你喜歡什麼樣的方式,來達成你心目中的樣子。
攝影如此,玩老車也如此。

要顧慮的事情非常多,也很容易忘記最重要的部分長什麼樣子,尤其每個人認為重要的地方也不同,因此往往也沒有個標準。

不過我想跟這些東西相處久了之後,有一種無聲的呢喃、來自內心深處的低語,那就會是你心裡堆疊出來的答案。

▉ 寫於2020-09-13《關於底片這件事情》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46158523_10155893920162844_3548106314682990592_n.jpg

電影正片

柯達電影正片其實在電影底片系統中是一個很特別的存在,屬於E-6的沖洗系統,與柯達的專業正片使用同樣的沖洗流程。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是電影底片中的彩色負片,沖洗流程也與自家的彩色系統分開,分別是ECN2(Eastman Color Negative )與C41,然而在正片系統裡面,反而是整合成一起的系統。台灣的現代影業所提供的沖洗服務即是ECN-2的電影底片專用流程,但是並沒有提供電影底片(長度)的E6沖洗流程,不過也因為這樣的關係,攝影師得以在電影底片當中,找到正片的替代品。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odak E100

復刻的初啼

2018年十月,我想是底片圈裡面少數的好消息。每一年富士總帶著停產的壞消息的情況下,柯達從宣布復刻、研究、生產都出貨,都讓拍底片的人不得不振奮起來。柯達陸續在十月份後發貨,台灣也在第三個禮拜陸續收到底片了,有幸收到了一捲,熟悉的藍白黃配色,拿在手上的時候還是格外的興奮。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1806-20-CN-120-1931-Kodak_Portra400-反禁二行程-凱道-Hasselblad_503CX01.jpg

Hasselblad503CX/Kodak Portra 400/ igreensheep
Two-Stroke Day in Tawian.
獻給那些在至今仍有著老靈魂的騎士們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