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on EOS1N│Kodak Finegrain 50D│ECN2│Whatevergraphy│
 

菸蒂頭兒
│Canon EOS1N│Kodak Finegrain 50D│ECN2│Whatevergraphy│

 

一碗雞湯

當你接觸的人越多、層面越高,你會發現,越高端、越有教養的人,大都會相互支持、抱團發展,因為你好了,大家都會一起很好!越低端、層次越低的人,越是喜歡詆毀忌妒、相互拆台、彼此鄙視,因為我不好,我也不讓你好!?這話真的很有道理。沒見過世面的人,最不能容忍別人知道的比自己多,沒有能力的人,最見不得別人平步青雲,從不努力的人總是猜疑別人的成功是用旁門左道或者是靠運氣。層次越低,越見不得別人比自己好。你永遠不知道在別人嘴中的你會有多少版本,也不會知道別人為了維護自己而說過什麼去詆毀你,更無法阻止那些不切實際的閒話。而你能做的就是置之不理,更沒必要去解釋澄清,懂你的人永遠相信你。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如果你沒瞎,就別從別人嘴裡認識我!很多你覺得是天大的事情,當你急切地向別人傾訴詢問時,在別人眼中也許只是件小事,他最多不痛不癢呵呵地應和著。因為他不是你,他無法感知你那種激烈的情緒。直到有一天,你覺得無需再向別人提起時,你就已經挽救了你自己。這世界上除了你自己以外,沒有誰可以真正幫到你。我捧著你,你就是杯子,我放手,你就是玻璃渣子。無論是戀人還是朋友,珍惜在你每一次難過,傷心時都陪伴在你身邊的人。珍惜經常和你開玩笑的人,說明你在這個人的心中肯定有一定的分量。珍惜在你心情不好時第一個發現的人。其實我們並不需要去詆毀別人來提升自己,也不需要時時把自己放在道德制高點去批判別人,大家都是一樣,尊重對手,尊重朋友,相扶相守才能相互成就。“你的優秀不必透過詆毀別人來維護,做事如此,做人也是“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30-MP-IMAX-Kodak-250D-Pentax67-200-2048px.jpg

路旁的花

七月的結尾,才發現已經習慣帶著六七的格式過完一個月。

我其實不是很喜歡六七,相比起 Mamiya7 少了一點街拍的優雅。大多數你看到拿著相機的攝影師,其他時間大致上應該都是像個,扛著米袋的工人。

雖然每每提到這台相機都會補上:「很重,真的很重。」

不過拿一拿也就習慣了。帶著六七出門,他就不是一個會被放在包裡的相機,他就是會一直拿在手上、掛在肩上,隨時準備好的一台相機。

今年的夏天很夏天,攝影師總是要感謝光的,因為有這些光,我們得以發現這世界上有眾多個角落,值得被我們所挖掘與收藏。

體檢

原來我的腰圍102cm(驚)

書籤

Film Stock Review: Kodak Portra 400 vs. Kodak Portra 800
Free Film Strips PNG Overlays
VISION-250D-Sellsheet
5 Fantastic 6×7 Medium Format Film Cameras to Create Beautiful Photos With

All the beauty of daylight.
VISION-250D-Sellsheet Resources

Consistent quality performance. KODAK VISION3 250D Color Negative Film raises the bar for outdoor shooting. Incorporating the unparalleled performance of KODAK VISION3 500T in a medium-speed, daylight-balanced emulsion, you get the freedom and creativity of daylight without compromising on quality.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the extremes of exposure, reduced grain in the shadows and the ability to push the boundaries of underexposure with stunning results. KODAK VISION3 250D performs on set and in the suite, letting you move faster when you’re shooting and pull out more of the highlight detail in post. With the increased flexibility, control, image quality and archival stability you’ve come to expect from KODAK VISION3 film, the KODAK VISION3 250D pushes the possibilities of shooting on film, wherever you are. KODAK VISION3 250D. Your vision is always evolving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tumblr_o22griEzEX1tcafqqo1_500.jpg

驗車

一年一度的驗車結束了,男子漢七月在Klaus的照顧下修好了儀表與頭罩。打了兩把鑰匙,一把兩百塊錢。
以為短牌架可能會稍稍遇到一些問題,不過驗得很順利。尾燈的LED效果比想像中的好,有一點小升級的感覺。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7-25_225426.png

當作參考資料寫一下
阿波羅十一、五十周年紀念

這次是柯達寫的

以前都是哈蘇在炫耀上月球這件事情,這次該柯達自己寫一篇關於月球的故事了。

網站傳送門

 

 

教你怎麼拍月亮

 

厲害的利用底片框排版

2019-07-25_225317.png

2019-07-25_225333.png

Kodak Camera Club的LOGO好看的。

2019-07-25_225413.png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003-Frame.png

《普通的綠色植物》
/
只是普通的綠色植物,沒什麼特別。但是葉脈透著光,會很好看。

好像不能吃。
/
Camera: #Pentax67 MLU
Lens:SMC Pentax 67 90mm F2.8 
Film:Kodak 250D/5207 @100 #Sunbeam
#IMAXproject #Whatevergraphy #iGreenSheep

-----IG的連結放這裡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早上

從六月的時候開始,每天早上四點半要起床,準備五點半的游泳。現在想想腦袋可能有些壞掉,但這也大大的改變原本已經無可救藥的作息。要是十一點前不上床,四點半的時候就會像屍體一樣。原本都是用力撐到四點不睡,但最近漸漸調回正常的作息,二十五歲之後好像又開始變得社會化了。

男子漢

禮拜五的時候把男子漢牽到了工作室,換了大白回來,準備禮拜天VGSC的活動,帶了剎車片給Klaus。算一算騎乘的里程,來令片也差不多到了要更換的時候了。短牌架與電盤蓋也來了一陣子,一直沒有時間去拿,禮拜一的時候終於領了回來。

只是,短牌架出了岔。

原車上的後尾燈不知道是發生什麼故事,車主將後尾燈上了膠,導致尾燈總成在後土除拔不下來,切螺絲看起來不是什麼好方法,男子漢就只好再多住一個禮拜,等新的尾燈從日本寄來。阿阿,真的沒想到。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02.jpg

F80系列是現代底片相機當中一個容易入門的旁支,說起來最大的缺點就是他的背蓋很容易壞掉(゚∀゚)(紙膠帶拯救世界)
但是看在價格的份上,不僅具備F801 AF系列的基本功能,連續過片、自動對焦(AF)、銜接後期的防手震與G世代鏡頭支援,不錯的握持感以及現代數位相機的設計語彙,說是最適合Nikon家數位踏進底片的一把手也不為過。他的機背既是他的優點也是坑點,F80S版本的機背具有快門光圈打印指令,如此你就可以在底片上記錄下簡單的拍攝條件。這種功能通常都只有頂級旗艦像是Nikon自己家的F6或是Contax G2D才有這樣子的功能。

對於暗房人來說最有價值的部分,就是可以藉由底片上的資料,來逐次修正沖洗的數據。對於剛開始拍底片的人來說,也有更多的資料可以讓你修正後續的拍攝。

但是缺點就是這個系列的背蓋設計比較脆弱,簡單來說就是機身與背蓋的接點勾環容易斷裂,即便上了固定扣,底片蓋還是會彈開。不過沒關係,紙膠帶拯救世界。(再說一次)

Camera:Nikon F80S
Lens:Yongnuo YN35mm f/2
Film:Kodak DoubleXX 5222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05.jpg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08.jpg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09.jpg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16.jpg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17.jpg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21.jpg

背蓋如果沒有蓋緊,在打印過片的時候就會有拉出一條剎車痕。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22.jpg

如果一條紙膠帶不夠,你有沒有試過用兩條。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24.jpg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25.jpg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26.jpg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27.jpg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28.jpg

2108-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6mins-31.jpg

沖洗

八分鐘與六分鐘

2109-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8mins-03.jpg

2109-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8mins-10.jpg

2109-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8mins-11.jpg

2109-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8mins-12.jpg

2109-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8mins-13.jpg

2109-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8mins-17.jpg

2109-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8mins-19.jpg

2109-BW-135-GS-Kodak5222-F80-YN35@400-28C-Xtol-1+1-8mins-20.jpg

フジコー小姐

フジコー小姐好像懷孕了(●´∀`●)
人生第一次買貓罐頭。六月份的時候她常常會來車坊外東張西望,膽怯的眼神常常來要東西來吃。要久了,就漸漸住在車坊裡頭了。一早拉開鐵門,她就趴在門口,等著午餐。

幾個禮拜前在地上打滾的時候,她小姐的肚子好像變大了一些,
(●´∀`●)要生了?

是說車坊的大家都還沒有心理準備要收留フジコー,
只是這下子,可能要收下一窩貓了。

Camera:Nikon F80S
Lens:Yongnuo YN35mm f/2
Film:Kodak DoubleXX 5222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底片掃描機》|Noritsu HS-1800|中片幅商業底片掃描器
「邁入中片幅的最後一哩路」

自己掃底片是一件很棒的事情

2017年的時候從最早的 Pakon 135+ 到現在工作室現役的 Noritsu LS-1100 ,算一算也在工作室兩點半,看了一下 EZ Controller 裡面的訂單數,這兩年來也掃了三千多卷底片,在這過程中也學會了設定 Print Channal 與 Media Output 設定,可以自己重新安裝 EZ Controller ,這好像是所有自己開始建立 Minilab 的暗房人要走的必經之路,從網路上找來的 Noritsu Manual ,一個一個讀著英文字,配著簡單的示意圖,AFC 反光鏡上的灰塵,以及偶爾齒孔破掉滾不動的底片。留在台灣的掃描器常常都會遇到滾軸軟化變質的問題,幸好這一台是從美國寄回來的小朋友, AAA IMAGING SOLUTIONS 需要的小夥伴可以了解一下。

獨立工作
STAND ALONE

大部分商業掃描器都是以135片幅設計,有點好奇更早的之前,中片幅底片都是依賴什麼掃描器。不過更早以前,機放印樣後直接掃描相紙,可能是比較多相館的工作流程,畢竟在80年代,那個電腦還剛剛開始普及的日子,即便你收到了掃描檔,拿著3.5磁碟片或是更早的好大片的軟碟機,畫素如果有800x600就已經大得不得了。

目前現代比較常用的兩家商業用掃描器就屬於 NoritsuFujiscan 這兩家了,富士的掃描器比較簡單,比較主流的是SP系列,大部分還留著的是前一代的 SP-2000 與現代的 SP-3000 ,需要一台媒體主機、掃描器主機以及伺服器來工作,總共需要三台,但是好處是通訊的工作交由伺服器來運作。Noritsu早期的掃描器從 S2 開始擁有中片幅的掃描能力,而這個形狀也一直繼承下來,一直到後代的 S3、S4到最末期的HS-1800,除了外觀長的一樣,連片匣設計都相同。

Stand Alon世代從名字變得很長開始,主要分三個版本初階的LS-600、中階的LS-1100與高階的HS-1800,600型跟1100型長的一樣,他的外型繼承了初代S1的外型,本質上差異在掃瞄速度,所以我想是片匣的設計有所不同,這個系列的好處就是他無須像S系列必須透過沖洗機來運作,可以單獨在電腦上掃描底片,單主機即可工作,而且也支援 Twain Device ,所以即便你沒有原廠的驅動軟體( EZ Controller ),也可以用外掛插件的方式讀取掃描機的檔案。

相比起 Pakon 獨特的驅動軟體必須蓋在 Windows XP 系統之下, Noritsu 可以在 Windows 7、8與10上工作,所以不用為了老設備,再去滿一台當年的Pentium 4主機。雖然這兩家廠商都已經不再生產新的掃描器,最後的版本大約都是在2007-2009發表,至今也替世紀末的底片人工作了十年。

簡單的測試

2019.06.21 Noritsu HS-1800 入厝

因為是請台灣的貿易商從日本原廠購回,所以看了兩年英文的 EZ Controller,語言竟然多了一份 Taiwanese 。不過老實說看習慣英文之後,中文反而看不懂,不過有中文還是覺得格外溫馨。

接著就是測試解析度以及速度,先做了一些比較簡單的設定,這裡先寫一下結論:

在印相頻道( Print Channal )有一個關於解析度的調整的部分,總共有Low、Med、High與Auto(High Quility)以及Auto(Fast)
這個是主要影響到掃描速度的開關,我之前一直以為是輸出媒體 ( Output Media ) 的工作環境 ( Environment )中關於ICE(除塵模式)的設定,有一個 Stander 與 High Quility的開關,不過反覆測試了之後好像不太影響主要速度。

解析度的部分,Noritsu後期版本都可以掃到 16bit ( 或是說 16BASE),一個點有16個取樣。早期版本的 Pakon只有 4 Base(大約是3MP)、Plus版本則有8Base(6MP),

以135片幅來說主要的解析度設定有低(LOW)中(MED)高(HIGH),主要差異在短邊的解析度為
1024(L)x1544 (1.6MP) (4.5MB@TIFF) (3X5)
2048(M)x3088 (6.3MP) (36MB@TIFF) (6X9)
4492(L)x6774 (30MP) (87MB@TIFF) (15X22)

如果你是用原廠軟體則可以開一個16bit TIFF的掃描模式,在掃描格式相同的情況下,畫素深度可以再多一倍

4492(L)x6774 (30MP) (174MB@16bit TIFF)

接著是中片幅片匣,基本上也是以短邊來算,開關只有低(LOW)與高(HIGH)輸出,這裡用 6X6 來舉例

2416(L)x2380 (5.7MP) (32MB@TIFF) (8X8)
4832(H)x4760 (23MP) (66MB@TIFF) (16X16)
4832(H)x4760 (23MP) (131MB@16bit TIFF) (16X16)

這裡蠻特別的是即便在不開W(寬取景)的情況下,兩邊會有 72px 的畫素差,雖然看起來還是方形,不過不是標準的1:1,另外一個有趣的發現是,掃描器在6x6模式會自動幫你轉90度,對哈蘇可能剛剛好,不過對Pentacon Six那種橫向過片的底片就要在後端再轉回來。

速度方面Auto(High Quility)以及Auto(Fast)的中片幅模式,其餘設定不管是畫素、尺寸、ICE,都不影響這裡的工作速度,也就是掃小檔案跟大檔案對HS1800來說速度都一樣。

高品質模式下一卷底片是115秒,速度優先模式下一卷底片是30秒。

(゚∀゚)幹真的有夠快

剩下的細節與銳利模式之後再來實際掃看看!

│#Noritsu│#HS1800│#Film│#底片掃描機│#Whatevergraphy│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在看柯達的YOUTUBE的時候,看到 DOGFISH HEAD 與柯達聯名推出了一款啤酒,用來沖洗八釐米的黑白底片。不知道這家的啤酒在台灣有沒有販售,順便找了一下這家啤酒的品項。沒想到意外的多,也得過不少釀造的獎項。

在知乎上面有人這樣子問

Dogfish Head 这种啤酒好在哪里
原文網站在這兒:

左力勇 左老四 精神酿造发起人之一回覆了這篇文章:

首先,好和贵是两件没有明确逻辑关系的事情。在进口啤酒鱼龙混杂呈爆炸式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今天价钱颇高而品质一般的啤酒也不是没有,反过来说价格相对低廉而品质口味不错的也有很多。决定一种商品最终卖给消费者的售价的因素有很多。尤其是进口啤酒这样的进口商品价格与进口渠道,销售渠道,销售商的销售策略,商品定位都是有关的。因此我们也不止一次的见到了某种进口啤酒进入中国市场一段时间后价格大幅度跳水的现象。再者,"进口啤酒"这是个过大的概念包括很多很多不同品种不同口味不同定位不同价位的商品。"进口啤酒"的价钱应该是多少是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那么再来说好。dogfishhead这个品牌究竟好不好呢?答案大体上是肯定的。我用了"大体上"这个词是因为喝啤酒这件事有着浓重的主观性若是自己认准了不好喝恐怕别人把它说上天去也是意义不大的。可以陈述的一些事实是,第一这个酒厂是美国craftbeer的代表性的酒厂之一。第二他们有不少酒在国外网站上的评分都很高。第三笔者有幸喝过这个酒厂的三款啤酒(60min,90min,brown ale)其中90min个人认为做得非常不错。酒精度很高,但是一点高度啤酒的冲劲也没有,苦度适中,麦香和酒花香实现了很好的平衡。关于只在本地卖不出口的说法,我只能说似乎有些断章取义了。他们确实有些啤酒产量不多,很难在本地以外的地方买到(比如120min),但大多数都是比较容易买到的"大众款"。最后,我觉得值不值和好不好喝一样是个比较主观的判断。最终的判断还是由每个人自己做出的。说了这么多,希望对您会有所帮助。

這一點我覺得對產品銷售上有一些值得借鑑的部分,首先是

1.好與貴不一定成正比,價格高也可能品質一般
2.價格與進口方式、銷售管道、營銷策略與定位有關
3.進口只是一個概稱,無法單從進口去定位,界定
4.「值不值和好不好喝一样是个比较主观的判断。最终的判断还是由每个人自己做出的」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6-15-DAEG-02-3.jpg

男子漢身為一台在川崎1990年末推出的車款,身上有不少沿襲1980風格的延續,這使得在男子漢剛推出1100版本時,一直有一種與GPZ、Z1000相對齊的風格,加上搭配ZZR下修而來的百匹引擎,讓男子漢無論在外觀和動力上都令人滿意。不過所有的車款在2008年與2016年都遇到新的環保障礙,在日本分別在2008年停止生產了化油器版本的車款,而後轉入新的電子噴射化世代,男子漢DAEG噴射版本也從這個時候繼續延續上個十年的ZRX,不過最後在2016年也推出最後的Final Edtion版本,男子漢這個車系也正式在2016年劃下句點。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9-06-13-BEET【日本ビート工業】.jpg
BEET【日本ビート工業】日幣含稅價23,733元

 

短牌架的日文叫做フェンダーレスキット
簡單拆開來看就是フェンダー(土除)、與レス(缺少)キット(套件),不過這整句話是英文Frender Less Kit。

i-img640x480-15533526850ova4s64172.jpg

這個是原廠的後尾架,一般的尾燈有三個鎖點。
ACTIVE跟DAYTONA家都有推出,要注意的就是後期DAEG版本的是LED燈,鎖點好像不太一樣。
デイトナ(Daytona)的日文

左ポイントカバ 日幣含稅價4,500元
今天把結晶塗裝的電盤蓋買回家了,還有Dayotna家的短牌架日幣含稅價7,500,回來裝看看會長什麼樣子。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來寫一下找零件跟把男子漢修起來的過程,畢竟...

車倒了就是要修(;゚д゚)

稍微看了一些男子漢的販售文,沒有倒過車的男子漢跟日本的壓縮機一樣非常稀少。大概是因為這些大型重車(220kg↑),一但重心開始要倒了,一般人用正常的力量是沒辦法啦起來的。不過既然車倒了,那就來修吧。_(:3 」∠ )_

電盤

一般倒車就是倒左邊、或是右邊(廢話),倒左邊會傷到的地方是左邊電盤散熱片。這個地方是鋁合金,原廠的配色是金色烤漆,磨過之後就會閃閃發光的鋁色。不過撞歪其實也不太影響,這個部分很少有零件可以換,會拿出來販售除了是升級以外,大部分也是撞歪了才丟上來賣。不過在Yahoo有日本店家在翻新這一側,價格也還算容易入手,日幣含稅價4,860元。

01.jpg

大部分重車為了避免倒車的時候撞到引擎,都會在兩邊安裝防倒球,我們家男子漢的車上本來也有,但是左邊倒車的時候防倒球滾走了ヽ(✿゚▽゚)ノ(自由地飛走了),大概是之前沒有鎖緊的緣故,所以一倒車就滾走了,然後電盤蓋就磨臉了。除了防倒球以外,還有另外一種保護形式,叫做引擎保桿(エンジンガード),不過因為比較明顯,有不少車友不太喜歡這種形式,不過然後左側後輪的駐車球也壓歪了。。゚ヽ(゚´Д`)ノ゚。

頭罩

頭罩大概是男子漢的靈魂,去掉頭罩之後男子漢就不像男子漢了⊂彡☆))д`)
男子漢的型號是ZRX1200R,其實有不少車款可以共用,譬如說GPZ、ZRX1100以及ZRX400等等,雖然都長得不太一樣,但是在上風鏡的尺寸是相同的,但是要額外去確認頭罩支架以及大燈尺寸是否吻合。最後一個版本的ZRX1200 DAEG的頭罩增加了一些角度與折角,看起來其實更有銳氣,不過相同的狀況就是,會丟上來的頭罩大部分也是摔過撞過(´;ω;`)
不過像是外觀部件廠A-TECH有做碳纖維的版本,不過一份通常都在24,000円左右,有碳纖維的版本也有素體。

因為我們家的男子漢在前任有重倒過一次,原本左邊下方就是用黏的,這次換我倒右邊,所以整個頭罩四個角都斷了。゚ヽ(゚´Д`)ノ゚。

ZRX1200-頭罩.jpg

國外的二手品,7,000円,
這個頭罩屬於早期的日規版本(ZRT20A),歐規中間有一個小燈。
也有不少末期DAEG版的頭罩,不過放上來的品項大都...

2019-06-11_213951.png

ZRX1200ダエグ用ビキニカウル,雖然才4,445円日圓,不過這個買回去可能跟把男子漢原本車上的頭罩修好一樣困難。_(:3 」∠ )_

整流罩的日文是「カウル」,不過大部分會配上「フロント 」(前面)、「ライト」(燈),還有一個更奇怪的前綴是「ビキニ」,唸起來是比基尼‧整流罩ヾ(・∀・`)

關鍵字:カウル(整流罩)、フロントカウル(前整流罩)、ライトカウル(燈罩)、ビキニ カウル(比基尼整流罩)。

2019-06-11_214626.png

ZRX1100 純正タイプ,日幣含稅價12,960円日圓
ZRX這個系列還有03年以前的ZRX1100、以及更早以前被稱為小男子漢的ZRX400,不過前期的ZRX400頭罩比較圓潤,也稍微小一些,不過上風鏡是可以流用的。

2019-06-11_214916.png

ZRX1200ダエグ用ビキニカウル,日幣含稅價7,800円日圓
這也是一個重傷的後期DAEG版本,不過因為重傷到下鎖點都崩掉了,所以雖然很便宜,但也不值得買。
另外一提是ZRX1200 DAEG前面就沒有開孔了。

2019-06-11-ZRX1200-DAEG-純正タイプ-03.jpg

2019-06-11-ZRX1200-DAEG-純正タイプ-01.jpg

2019-06-11-ZRX1200-DAEG-純正タイプ-02.jpg

展示品【KAWASAKI 純正】ZRX1200 DAEG ダエグ,日幣含稅價39,900円日圓
這個就是美品的價格,大概是一般的五倍左右(´;ω;`)
雖然點了收藏物品,但是看起來應該是買不起(跪)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月份的時候剛好是牌照稅繳稅的日子,但是所有有日期的日子就像是詛咒一般,過了才發現。男子漢的牌照稅屬於601~1200CC(NTD$4,320)這個階段,然後呢,如果你沒有在五月底之前繳完錢,每一天會跑出1%的滯納金,超過十五天之後都一樣,所以六月份的時候,總共繳了本稅4320元與滯納金648元,哭啊喊啊叫你媽媽帶你去買玩具

也是五月的事情。

五月九號第一次重倒男子漢,也是第一次在快速道路上爬起來,看著左邊被壓到噴飛出去的防倒球,左邊的引擎外蓋在新鋪的柏油路上摩擦。阿,防倒球就是為了保護電盤蓋,對吧!頭罩跟方向燈首當其衝,左邊的斷了、頭罩的上端摩出的兩條痕跡,意外的發現原來這個頭罩原本是藍色的。

車又不是紙糊的

雖然外觀有些擦傷,油箱倒是沒什麼事情,整體看起來除了方向燈垂在兩邊(線很堅忍的沒有斷),其他倒是沒有什麼大礙。人倒是痛了兩三個禮拜,手腳有一些小挫傷,不過還好,第一次站在市民高架上爬起來,也算是額外的心得...

今天花了一點時間找一下傷到的配件,左邊的電盤外蓋(パルサーカバー),直接翻起來好像是(impulser Cover),就是在車子左邊電盤外面的散熱蓋,如果沒有裝保桿或是防倒球,倒左邊的時候這裡是引擎第一個觸地的地方。男子漢的引擎由於經由ZZR車系修改而來,跟GPZ也有一些血緣關係,故這些地方有一些雷同的地方,單是光看外表不太能確認是否能共用,但基本上GPZ900R、ZRX1100、ZRX1200的這一邊都共用。

第二個就是儀表了。前任車主重倒過右邊,所以儀表的上蓋的部分有一道裂傷,然後這次換我倒左邊,頭罩的螺絲直接插進儀表左邊的蓋子裡面(・ω´・ ),拆頭照的時候還以為怎麼拔不下來,原來是插進去碼表裡面了。碼表的下座固定座其實已經斷了一邊,換整個儀表其實有點不太划算,即便是二手品也在七八千左右,加上原車上的儀表其實工作都蠻正常的,所以其實可以直接買外殼來更換。男子漢的錶拆起來意外的簡單(不過可能防水也不太好),自己拿螺絲起子拆一拆就可以拆進錶盤,更換外殼的工作其實不難。從露天找到ZRX400的外殼組(無面盤)大約兩千左右,有點可惜不是黑色的,是帶電鍍的外殼。

順便買了一下前來令片(Brake Lining),男子漢是前碟的車種,所以前碟要買兩份。後煞車的份量其實一直不多,但這幾天踩一踩發現好像幾乎沒有剎車了,就預計這次一起更換。全車份大約一千塊左右,因為川崎在對岸有生產,所以你可以找到不少合用品或是代用品,除了金屬燒結、還有陶瓷來令可以選擇。

然後就是更換噴出去的防倒球,後輪的駐車球也歪了左邊,不過Klaus說沒什麼差。趁著這次也買了一個駐車架來保養鍊條。

頭罩的部分其實已經有裂痕,這次一摔算是把舊傷都打通了。(゚∀。)不過幸運的是支架沒什麼受傷,整體來說除了一些磨傷之外還算堪用,接著就是靠修補來回春了。

紀錄一下今天更換前方向燈以及檢查儀表裡面的小燈。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來吧!焙焙

在翻自己以前的Youtube頻道清單的時候,九年前,看到加入的播放清單中的名字。我在想應該是那首《全世界我最喜歡你(可是你都不知道)》,九年前,焙焙現在休了團,粉絲專頁上也僅剩一年一度的小演唱會,不知為何看到以前蓬勃的粉絲專頁,現在看起來都會有些感傷,像是關上了窗,在也看不見房內的風景。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躺在床上兩天半的時候,Klaus突然傳了三張圖給我,塘缸店開工了!原本以為會變成一個佛系改裝,哪一天如果好了,我們再來研究一下。

二行程的汽缸
很好玩

如果你是喜歡機械的人,二行程是一個很適合磨練引擎與機械的一個系統。一來是這個系統的結構簡單,可以比較直觀的去理解氣道與燃燒之間的關係。在理論與務實的平衡上,二行程帶來的寬容度比較大,在一些零件配置不精確的時候,也不會產生致命的影響。動力可能會稍弱或著不順,但不會像四行程直接嬌喘一聲就卡住。

很久以前認識Klaus的時候就是從川崎175(169.c.c)這個時候開始的,那時候全台灣的川崎175都遇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改大反而騎不快、又很容易熱衰、又很容易縮缸?

而且電發還打不動(゚∀゚)

Klaus是一個細心的人,他從國外的原廠文件找到一些有趣的不同,從國外買了原廠文件與台灣永豐組裝的零件做比較,找出一些不同的數據,接著一一去實踐,這種細心讓之後再不斷精進不同形式的車款、進氣形式都有莫大的益處。某種程度也讓我們再亂改的時候,有一個可以依據的基礎。

2019-05-06-BS125-汽缸-001.jpg

 

 

塘缸店

是機車爆改動力學的源頭,很多時候在沒有理論的基礎下,塘缸店的知識就是從各種錯誤中撈到的原因與理由。台灣生產量較大的老車像是川崎與雄獅,因為零件較多的緣故,很常會被"試著"拿來修一些同樣時期的車款,其中像是活塞就是一個很常被借來借去的零件。在許多大度路時期的改裝,就是把別的車種的高凸活塞借來,然後你就有高壓縮比的汽缸可以榨馬力了。

以前雙缸的二行程跑車,250.c.c對半除以二是不是差不多125.c.c,於是像是雄獅、川崎這類車的活塞,有時候會被拿去當這些二行程跑車的替代品。當年Ebay沒這麼流行的時候,土炮拯救世界。不過總有一天你會遇到原廠活塞再也買不到(或是買一顆很貴的時候),有理論的土炮可以拯救痛苦的車主與兩手一攤的車行。

但是四行程母湯。(゚∀゚)

雄獅的排氣量

雄獅過去有三種排氣量,分別是150、135、與125,由於雄獅的源頭是石橋的車款,當年石橋的車系小車以100級距為主,像是有名的BS 100TMX,後期的125與135可以說是台灣石橋依據100級距的引擎擴缸的成品。這種代工廠想不到可以怎麼升級車款的時候,把汽缸越弄越大可以說是一種習慣,譬如1970年的Honda CB90,1971年就推出了 Honda CB100,之後的CB125、CB150、就一直跑出來。BRIDGESTONE當年175級距以上就採用雙缸配置,像是1966 BRIDGESTONE 175,這個型號最大汽缸的版本是1967 BRIDGESTONE 350 GTR ,不過雙缸的技術在1970年後,主要市場開始邁向開發中國家,競技與馬力不再是過去追求的重點,好維修、好保養、省油!

就是這她媽的省油!(゚∀゚)

單缸就是1970年代後每個車廠都在努力精進的方向,因此從日本 BRIDGESTONE 接受技術的石橋,把大部分的技術都研發在單氣缸的氣冷引擎上頭,像是後來是BS 135ST、BS150,都屬於這個時代與本田CB125S車系對抗的產品。川崎雖然是1966年誕生的車款,在日本境內生產到1979年(著實也不短),在北美的F系列則生產到1970年,短短的幾年內從F2到最大排氣量的F4(250級距),接著捨棄迴轉閥往舌簧閥的引擎結構。

在我們修改車輛氣缸的時候有幾個可以參考的數值,

1.如果這台車有更大的級距引擎設定(平台)相不相同

像是台灣的Honda C95本質與日規的Honda C92是同一顆引擎平台,Honda CB250與CB350引擎本體也是同個平台。如此一來這樣子的升級就十拿九穩,更新化油器的口徑/配置(甚至原廠都已經幫你配好,向上升級即可)
二行程像是Kawasaki B1 125 與B11TL 175,甚至到F4 sidewinder 250,引擎本體是同一顆,也都採用旋轉閥的設計,那麼125升級成250就是可修改的改裝行程。

2.壓縮比/區軸行程/氣道

高壓縮比固然有好處,但是緊接而來的就是散熱問題。因此要把壓縮比控制在合理範圍,才能完成耐用與爆發力平衡的改裝。上面說到的川崎175過熱問題,本質上是一次囊括壓縮比、氣道與點火上的問題,根本的原因是大多數125改裝,並沒有了解到175的區軸的行程不同,使用錯誤的區軸會導致活塞到達不了上死點,氣道開閉不順,再加上點點時間不對,雖然可以運作,但是高附載的情況下廢熱排不掉就會進入熱衰、無力與縮缸的惡性循環,而當年由永豐原廠的生產的175,為了要讓175電發不良的問題獲得改善,把汽缸的高度設計高了一些,讓汽缸的壓力減低,雖然電發比較容易啟動,但是卻造成爆發力降低與上面提到的氣道進氣與點火問題,最後175就變成一個失敗的產品,有許多當年的原裝175都自行降級成為125的汽缸與區軸。

62mm
的活塞

真香。(゚∀゚)

雄獅的原廠汽缸區軸參數是54mm x 54mm ,是很規矩地立方配置(區軸行程與汽缸口徑相同),這種設計可以取得比較均衡的效率。150級距的雄獅主要是區軸為 60mm ,缸徑與135相同為 56mm ,如果你現在可以把62mm的活塞裝到雄獅的汽缸上面了話,就可以算出 168.c.c 的排氣量,這個就是這次改裝的重點。

要怎麼把大活塞裝到小氣缸上

「老師!為什麼不直接把70mm(250)的活塞裝上去呢?」

算個數學,如果是70mm的活塞裝到125的雄獅上,排氣量就是 207.c.c ,如果是雄獅150的區軸,排氣量就是爆表的  253.c.c !
但是事情沒有你想的這麼簡單,一般正常的活塞設計大致上會依據氣缸的厚薄(台語稱之為"肉"),來看這顆汽缸可以塘幾次,大多數氣缸的設計都是 2mm ,也就是正常的汽缸都可以藉由擴缸2mm左右,也就是原廠雄獅125可以做到 132.c.c 這個數字其實就是雄獅135的排氣量,不過因為汽缸設計、汽道數量不同,本質上不是越大越好,相對應的燃燒三定律( 氧氣、點火、燃料),汽缸變大要有更多的燃料、更多的燃料既要有更多的空氣、更多的空氣意味著更大的氣道、更多的燃料意味著更大的化油器與油嘴配置,更多的排氣也意味著更大的排氣需求,諸如此類加大一個指標(譬如汽缸),影響的周邊其實不少。

不過這個前提還是

原廠的汽缸有地方可以給你放這麼大的活塞,如果你稍微拿尺量一下雄獅的汽缸壁,70mm已經跟缸套的外徑差不多了(甚至還會督到四根天柱的其中一根),不過這並不代表70mm不可行,但是需要更多的改變去對應奇怪的尺寸,這也意味著更大的風險。

2019-05-06-BS125-汽缸-002.jpg

至於這個想法有沒有譜,就讓我們期待看看。

(゚∀゚)(゚∀゚)(゚∀゚)!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原本趁著等底片乾的時間想說打一下心得,結果直接打了另外一篇文章出來。
關於│底片殼上不到一釐米的東西

有夠會打廢話(゚∀。)
原本想總結一下禮拜天早上跟面交攝影師的一些討論,想說先從睡前分享的一篇關於 Film Never Die 的討論文章開始寫起,然後就完成了一篇半推半就的文章。(可惡我好佩服我自己)

話說剛剛川普宣布中國往美國的進口稅從10%提高到25%,中國部分應該會以重貶人民幣來應對進口稅造成的損失。

2019-05-06-Trump-Talk.jpg

這樣了話...

是不是從掏寶買藥水會便宜一點(゚∀゚)?

 


新的參考資料:

A Black&White Reversal Process
In Memory Of Agfa Scala 200x

在找延伸資料的時候,發現另外一篇非官方的PDF文件,標題為「A Black&White Reversal Process In Memory Of Agfa Scala 200x」,像是一本論文的格式,有點可惜的是原作者 Jens Osbahr 以及原本掛載的網站已經失聯,PDF的伺服器位置是掛在 ARS-IMAGO 的網站下面。這一篇文章主要在介紹給剛初學相紙與底片顯影的初學者,如何開始沖洗黑白反轉流程的過程,資料相當詳細,如果你已經讀完上一篇的「APPLICATION SHEET REVERSAL PROCESSING」這一篇同樣屬於實作心得的文件可以參考看看。

說明書│廢綠羊讀《APPLICATION SHEET REVERSAL PROCESSING:黑白正片沖洗應用手冊 》

2019-05-06-REVERSAL-LOGO.png
Arista PAN 400 in Black Reversal Processing

新的底片嘗試

原本應該要先測試的是Foma家的專用正片 R100 這一捲底片,但是因為這一捲底片有點太貴了($200),按照之前一直失敗的經驗來看,先拿了一些過期的底片(Neopan SS)來做實驗,

阿結果就成功了。(゚∀。)
(種蘋果生榴槤)

0419-02019-04-21-黑白正片的商品照片-Fomapan-100R2

沖洗資料

這個禮拜把ILFORD家的沖洗劑用完了,所以之後的首顯影劑都是 KODAK DEKTOL D72 這一款藥劑($300),我自己其實不太喜歡粉劑,因為有時候調配時如果遇到溶解不良的時候,就要慢慢熬,週末事前調藥的時候 KODAK DEKTOL D72 還真的溶解不良(跪),這個時候你就會懷念液體藥體打開就可以用的方便性。

25°C / 300s / 10s Agitation 50s Stand / KODAK DEKTOL

不得不說最近的天氣真的開始熱了起來,畢竟也五月了,但是晚上深夜的水溫也開始穩定的來到24度,最近要開始調整高溫沖洗的時間與配藥了。

目前測試過的底片種類

1.Fujifilm Neopan SS
2.Ultrafine Extreme 100
3.Ultrafine Extreme 400
4.Fomapan R100 (圖集:2019/05/06)
5.Arista PAN 400 (圖集:2019/05/06)
6.Adox HR-50 (圖集:2019/05/06)

結果檢查

1.FUJIFILM NEOPAN SS

過期底片還是同一批還是有些風險,這一次遇到濃度提升不上來,就像是過期的正片一樣,片基反轉之後的濃度沒有上來,看起來就會比較薄。不過也有可能是二次顯影的藥效與顯影時間不夠所造成。

2019-05-05-Fujifilm-NeopanSS-002.jpg

2.ULTRAFINE EXTREME 100

不知道為什麼100度的齒孔編碼不見了。(((゚д゚)))?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002

2.FOMAPAN R100

圖集 (圖集:2019/05/06)
為了省底片所以在分片的時候額外分了五捲五張(實際大約是10張)的底片,用 Nikon FE 可以拍滿五張,但是如果用了 F80 、 EOS 1N 或是 G1 這種自動相機,片頭就先咬了兩張掉,所以實際沖出來的只有兩張半(ㄎㄅ這就虧大了)

所以之後要做測試底片,應該是老實地拍完一捲,在暗房特定長度剪下來會比較好,如果當初這50格的長度用正常的方式做測試應該可以做成滿的一捲40張與10張的底片,理論上可以得到36格+5格底片,但用這種預先分好的方式最後只有...

Nikon FE 拍了五張、Nikon F80 拍了兩張、
EOS 1N 拍了兩卷總共四張 、G1 拍了一捲只有一張

(゚∀゚)(゚∀゚)(゚∀゚)

同時還測試了一捲超級貴的 Adox HR-50 理論上
20張應該可以拍個十來張吧,結果最後只拍了一張

(゚∀゚)(゚∀゚)(゚∀゚)!!!
我是錯過了什麼東西...

R100 的齒孔邊緣是沒有寫字的,所以如果做商業沖洗可以稍微粗魯一點。不過老實說除非要掃齒孔,否則即便是上匣、掃描,都不會看到底片邊緣的樣子,不過追求漂亮的底片邊緣,某種也算是暗房人展示自己技巧的方式之一。

(゚∀゚)看看我這漂亮的底片邊緣!

5.ARISTA PAN 400

同樣是委託Foma家製造的美國品牌,我覺得拿來做正片的感覺也相當不錯,因為是FOMA家製作的緣故,底片也沒有齒孔編號。

6.ADIX HR-50

只有一格。不過依照材料以及 ADOX 範例所建議的曝光範圍,HR-50 應該也屬於紅外線(infrared)系列的一支,實際反轉的結果也相當不錯,這可能是所有紅外線底片的特別優點,因此如果你對黑白反轉流程有興趣,可以試試目前市面上還有的紅外線底片系列,像是 ILFORD SFX200Rollei infrared200 等等。

裝裱

正片最期待的大概就是上匣啦,以及拿著LOUPE在光桌上看細節的樣子。中片幅目前還沒有自動上匣的機器,所以都要自行裁切好放入由兩塊抗牛頓環玻璃做成的片匣。中片幅的放映機(Projector)也比較稀有,不過還是有發燒友手上有實動的機器!

...我自己是沒有(゚∀゚)
Hasselblad PCP 80 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

價格大概跟LEICA SUMMILUX-R 35 1.4這一支差不多

2019-05-06-001.jpg

延伸閱讀

暗房│如何沖洗黑白正片
簡單的黑白正片結構以及科普介紹

暗房│黑白正片反轉沖洗/實作心得(1)
如何第一次沖洗就上手!

暗房│黑白正片反轉沖洗/實作心得(2)
更多的黑白底片沖洗起來會如何?


圖集

圖集│一醒來就散步去拍吃早餐
Fujifilm Neopan SS 與 Ultrafine Extreme 100 的早上散步之旅

(゚∀゚)有貓!

 


實用文件導讀

說明書│廢綠羊讀《APPLICATION SHEET REVERSAL PROCESSING:黑白正片沖洗應用手冊 》
黑白反轉沖洗的配方、流程以及我的小建議

A Black&White Reversal Process In Memory Of Agfa Scala 200x
德國攝影師 Jens Osbahr 的黑白正片反轉心得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FILM AND STICKERBLOG.png

時差

時差又回到芝加哥時間了,睡了一個下午,醒來又是晚上了。

把一個禮拜前拍攝的測試 Fomapan R100 配了藥沖洗,包含幾捲有點特別的Adox德國家底片 HR-50 ,睡前分享了一篇由國外暗房 OneDayFilm 所做的 Film Never DieFujifilm C200 測試的文章,其實說起來也蠻有趣的,即便貼紙撕開裡面是 C200 的鐵殼,不過依舊還是無法輕易的讓大家的好奇心滿足。近年有不少關於底片的實拍測試,以前也很喜歡看這類的測試,不過在開始進入自沖自掃的階段後,這類的評測就比較少看了。貌似以前在比拚Nikon與Canon的直出膚色色調時,大家也如此熱衷同樣焦段、同樣場合下的膚色比較,但是在色彩管理與控制的考量上,一個好的色彩工具本身就不是絕對的固定取樣,這也是寬容度存在的原因,過去這類系統由底片廠商的底片乳劑、沖洗配方、相紙取向來決定,現代則由更廣闊的銀幕所取代時,我們這麼熱衷去討論類比數位化後的各自表述,不曉得算不算是一種數位時代懷舊類比的怪事。

我們可能並不太在意類比的本質,畢竟我們終究活在數位的時代。

2019-05-06_021249.png

類比
與數位化

正片或許是底片最特別的某種存在,他固然還是可以掃描(與數位化),退一萬步來說,你現在看到的照片與正片分享,也都來自各種不同的數位化(iPhone或是底片掃描機),我們終究回不到那個,每個周末大家帶著自己上好匣的橘色底片盒、剛從沖紙機吐出來的一疊疊相紙,坐在一個暗室,大家將相紙攤平在桌上,討論鏡頭、銳利、發色、構圖技巧等等的年代。現在有更多的激勵機制讓我們去追求更多的讚數、分享與點閱,從原本的幾十人、到擴展到數以萬人的數位社群。到最後我們與數位媒介是同質化的,而底片作為一個類比的材料,終究也會攤平在數位的流動當中。

在未來,單純敘述自己是拍底片的攝影師已經不夠,
而是要論述除了底片以外,影像中還有什麼影像以外的事情。

這個論題在彩色年代檢討過去的黑白,以及現代為什麼仍需要黑白、在數位的年代檢討過去的類比、在一個電動車的未來討論燃油車的現在,以及,在一個極度分工的社會,我們仍在追求一個什麼都會的斜槓人生。

WH SHOT FILM FOR IMAGE OR SOMETHING ELSE?

底片殼上
不到一釐米的東西

回到 Film Never Die 對底片圈的衝擊,對像我們這樣的底片販售商來說,無疑是給了我們一個新的想法。如何為底片增加附加價值,這是一個在底片薄利時代一個販售商不斷在思考的事情。通路的數位化,比價的容易性比起過去簡單不少,但是當底片的利潤銳減到5%以內之後,大多數底片商都依賴著避稅來擠出微弱的利潤。工作室也曾經被查過稅,比較早就輔導成小規模營業人,雖然也可以開免稅發票,不過在現代底片的販售上,利潤其實連5%的營業稅都支撐不了。

Rollei 在前年突擊推出的限量 VarioChrome、這幾年 Sunny16 推出的 Hillvale Sunny 16Sunny 16 ,本質上都是在挑戰底片本身與攝影師認知之間的關係,價格與品牌的掛鉤,是否即便是相同的底片,換上不同的外觀,就可以與之截然不同。目前有獨立品牌的廠商都面臨漲價的困擾,諸如2019年的富士三月浩劫與四月世界末日,但其實比較起年前 Sunny 16與 Film Never Die 的售價,相比起富士的漲價,富士感覺還可以再漲300%。富士的策略其實可以打開一些副品牌作為新的底片缺口,攻佔5美元到8美元之間的空間,低價的3美元底片可能已經無法帶來多的利潤空間,而高單價在10美元以上的底片,都面臨銷售量不足而停產的命運,有2018年停產的 Natura 1600、與今年停產的 Venus 800

底片市場究竟還有多少市場可供開發,早期台灣的底片價格其實也一直往利薄多銷的價格戰,即便是二十年前的博愛路,底片的價格戰也不比現今便宜,只是資訊流動不易,在多跑幾家比價之間,趕快買,然後去拍照,可能是價格以外更重要的事情。最近 SNAPPP 也推出了自家開發的 純情24 ,老實說我正要買的時候要賣完了,看來就連做暗房的自己,也沒辦法抵擋底片上與影像毫無關聯的糖衣。雖然說是毫無關聯(是的,底片外面的包裝並不會影響你拍攝的色調),富士包裝偏綠、柯達偏黃、愛克發偏紅,這個迷因... (゚∀。)很純。

如果哪一天我們得以集資一個數量(十萬卷),或許將底片殼上薄薄的貼紙,變成貨真價實的鐵殼,是每個賣底片的人(包含我),夢寐以求的一步。雖然是這樣說,但即便成真,我們也只是步上十年前 Lomography 的老路而已,而 Lomography ,已經走在這個想法十年後了。

(有沒有人有《純情24》的底片可以賣我..._(:3 」∠ )_

底片是一種信仰。
是的,我是說那個抓不到也不能吃像民主一樣的東西。

那層不到一厘米的東西
確實可以影響你拍攝的方式與心境
回想起你第一次拿到不同底片而小心翼翼裝片的樣子
所以底片是一份信仰
只要你相信他,他就對你產生力量

這是我這幾個月對底片包裝的看法。

比起去檢討或是「戳破」這件事情,我覺得對我們販售底片的人而言,是去探索這個市場在底片口味上的選擇(與品味)。 Film Never Die 或許在底片的本質上沒有做出什麼「創新」,卻從低迷的底片價格上突出了一個破口,他做對了一件事情,而這件事情是單純販售底片的我們所沒有看到的事情。我們檢討(或是探究)底片從哪裡來的線索,至多停留在底片的表面,我們其實沒辦法更深的去找尋這批底片的編號、生產地、供應商,諸如像是 Lomography 我們也只能大致上的判斷可能是誰做的,但是使用的是什麼乳劑與配方我們則是一無所知。在這個極限之下,這一捲底片就會變成一捲「新」底片。

真的新底片
ADOX HR-50

不過,我猜你對這捲底片可能一無所知。因為我也只在他發表的當天,看到一篇分享(那還是去年的事情)。Adox可以說是德國底片廠商AGFA實質上的繼承人,比起Rollei,他繼承了更多來自AGFA的技術與配方。HR-50是新時代的底片,有新的技術 SPEED BOOST ,更高的解析度、以及更透明的片基帶來的對比。

SPEED BOOST

這個新技術讓底片在使用的時候,可以在不影響高光濃度的情況下,提升暗部的細節,讓反差與高光部的影響減至最低。這種用途在紅外線攝影下格外有幫助。

但是

這卻不是一般使用者會在意的事情。
這一點可能導致一些老派的底片廠商在面臨高品質(同時也高價格)底片的同時,會傾向低價格的市場,但這類市場所帶來的利潤反而是逐漸縮減。 Lomography的底片一向不是以高畫質為主,但是它的價格普遍高於5美金以上,這一點是值得思考的產品定位。在富士停產最後的高感度底片之後,未來高品質的底片或許也會面臨生存之戰,但這並不意味底片會失去高價格的市場,而是高價格的市場,最重要的因素可能並不是高畫質的底片

 

就在剛剛,
稍微看了一下 Film Never Die 的底片,發現又有新的底片樣式。

IRO_400_Pre-Order_Listing_1-2_2048x@2x.jpg

IRO_400_Pre-Order_Listing_1-1_2048x@2x.jpg

(゚∀。)
我知道剛寫完這篇文章這樣子寫很不對,
...但是我好想買阿!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05-Camera.jpg

打黑白文章的時候

打著打著就天亮了(゚∀゚)
今天出門帶的是 Hasselblad 2000FCW+Nippon Kogoku 40mmContax G1+G45 ,前一次測試底片的時候剛好遇到難得一個禮拜的雨天,今天難得有好天氣。

2019-05-05-門口的貓-日常-001.jpg

還在睡

小花大概是我們這邊全家的守門神,每一台椅墊基本上都是他的床。昨天看到的那隻老鼠就剛好在小花的地盤,不過我看他每天都有人類貢獻罐罐給他,估計他對老鼠也沒什麼興趣。

2019-05-05-門口的貓-日常-002.jpg

Z... Z... Z...

他最後被哈蘇的快門聲嚇到就躲到車底下睡覺去了。(゚∀゚)

59538899_319988815348797_1324127868917121024_n.jpg

拍完的兩卷底片

今天花了一個早餐的時間把這兩卷打完了。

沖洗完就

直接翻拍的樣子

2019-05-05-Fujifilm-NeopanSS-001.jpg

Fujifilm Neopan SS

1999年過期的孩子,不過邊緣還是刮了一些下來,有點可惜。

2019-05-05-Fujifilm-NeopanSS-002.jpg

ULTRAFINE EXTREME 100

更奇怪的是這一卷的編碼直接不見了。(゚∀゚)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001.jpg

59884241_457721804964197_8297870970421510144_n.jpg

ULTRAFINE EXTREME 100

這次掃描就使用平台掃描器V750關掉除塵來掃描,這樣就可以用彩色正片模式了。

2019-05-05_130239.png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Hasselblad-2000FCW-001.jpg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Hasselblad-2000FCW-003.jpg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Hasselblad-2000FCW-004.jpg

2019-05-05_123730.png

不過相比起能自動對焦的Nikon Coolscan 9000ED,放大看的細節還是會稍微模糊一些。但是放在光桌上用Loup看的時候,就蠻銳利的。

另一方面

也稱讚一下Nippon Kogoku 40mm這顆其實蠻銳利。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Hasselblad-2000FCW-005.jpg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Hasselblad-2000FCW-006.jpg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Hasselblad-2000FCW-008.jpg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Hasselblad-2000FCW-009.jpg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Hasselblad-2000FCW-010.jpg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5-05_黑白正片沖洗

黑白反轉沖洗應用文件

這篇主要是給準備反轉沖洗前可以看的流程與建議,內容主要來自ILFORD原廠於2003年九月發布的技術文件,你可以從這裡找到原始的PDF
目前能找到關於ILFORD的文件都已經不是從ILFORD.com可以找到,大部分都流到一些底片網站的介紹與伺服器裡面,如果有需要可以右鍵另存起來。這跟柯達過去的技術文件有些類似,2016年柯達的官方網站進行了一次改版,讓許多過去的開放文件連結都失效了,近期看起來都沒有重新連結的可能。目前你可以找到的一些文件都是被網路PDF爬蟲給爬起來。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002

藥水準備

1.首顯

由於顯影劑的準備會與你所使用的底片曝光有關,這兩個因素都是你是前要先做標定與控制變因。原廠的建議是使用ILFORD BROMOPHEN 與 ILFORD PQ UNIVERSAL DEVELOPER ,剛好這兩個東西台灣的代理商都沒有賣,這兩種顯影劑主要都是給相紙用的顯影劑,在台灣比較主流的替代相紙顯影劑分別是 ILFORD MULTIGRADE DEVELOPER 與 KODAK DEKTOL D72,兩這個東西都可以在博愛路買到,長勵這兩個都有賣,ILFORD家的顯影劑$470元(一公升)、KODAK家的顯影劑$300元(一加侖,大約3.8公升),換算成工作液ILFORD家的價格是(1+4),所以一公升工作液是94元,柯達家的工作液(1+2)一公升是26元,老司機自己選一下。喜歡用液體工作的可以買ILFORD,喜歡調粉劑的可以買KODAK。

不過這幾次的首顯我是用ILFORD家的顯影液。

懶人配方:直接買。

2.漂白

漂白屬於自行配藥的部分,成分很簡單,主要就是濃硫酸(99%的硫酸水溶液)與過錳酸鉀,這兩個化學藥品在天水路都買得到。蝦皮跟露天都可以買(這東西你敢寄囧),我自己是不太推薦網路購買,這東西要是破了真的不是開玩笑的。購買濃硫酸的時候會需要留下個人資料與身分證,這一點門市購買要注意一下。調配比例分成兩部分

A Part:490ml的蒸餾水與10ml的濃硫酸混合成500ml的稀硫酸水溶液

B Part:500ml的蒸餾水與2g的過錳酸鉀晶體混合成500ml的紫色水溶液

使用的時候兩劑以1:1混合即可,建議只使用一次,此廢液需要回收
雖然原廠文件是建議只使用一次,我的經驗是的確可以回收使用,不過因為你很難評估消耗的藥力,如果漂白不均勻,會影響最後影像的表現與濃度,所以建議是單次使用會比較好。
也不建議使用在滾式的沖洗方式上,消耗的狀況可能不足以作連續沖洗,替代的方案我會建議分成兩次作漂白,以確保完全漂白。

懶人配方:如果你懶得調(或很怕調濃硫酸),可以直接買電瓶用的比重稀硫酸,比重大約是1.28,很接近A Part的稀硫酸1.26。不要買到電解水(或是電瓶補充液),那就只是離子的蒸餾水(鹽水)。

3.清淨

這個藥劑可以自己調配,主要的配方是

25g 焦亞硫酸鈉 加水至 1000ml

懶人配方:如果懶得調可以直接買海波清除藥粉$300元,一加侖3.8公升,工作液(1+4)一公升大約為15塊錢

4.二次顯影

二次顯影其實可以用一次顯影來用,這個步驟只是要讓剩餘的銀完全反應即可,時間與濃度不太要求,只要能夠顯影到最深的濃度即可。不過如果你會回收首顯繼續使用,那麼我會建議你可以準備另外的二次顯影。

5.定影

定影有兩種選擇 Rapid FixerKodakfix ,還有另外一個ILFORD家的 Rapid Fixer ,比較特別的是柯達家的Rapid Fixer 有堅膜配方(B劑)可以使用,如果你比較在意乳劑的保護,我會建議可以特別買柯達家的來使用。 Koda Rapid Fixer (1+3)$480、Kodakfix(1+3) $440、ILFORD Rapid Fixer(1+4)$400

終極懶人配方

直接買FOMA推出的套藥,一次辦到好。(只是台灣目前買不到)
原價應該是介於30歐元(大約是台幣一千塊左右),不過請人代買回來大約需要兩千六百塊。

2019-05-05-Ultrafine-Extreme-100-001.jpg

黑白反轉流程

2019-05-05_110049.png

 

沖洗流程

上面的流程可以寫下來或是另存右鍵印下來。

1.首顯

我這裡紀錄了兩個時間,不過我的錨點是從五分鐘開始,12分鐘真的會顯影到超恐怖的黑白分明(如果用ILFORD MULTIGRADE或KODAK DEKTOL了話)

20°C / 300s / 10s Agitation 50s Stand / ILFORD MULTIGRADE

Fujifilm Neopan SS
Ultrafine Extreme 400
Macro PTC 400

25°C / 300s / 10s Agitation 50s Stand / KODAK DEKTOL

Fujifilm Neopan SS
Ultrafine Extreme100

照片可以參考這裡的圖集(Need for Upload)

2.漂白

我自己大約是抓三分鐘,主要是過去有漂白過度把乳劑都一起漂下來的恐怖經驗,你可以先使用原廠的時間,如果發現乳劑的狀況不好,在漂白完全的前提下,減少漂白的時間。
我的搖晃方式是持續上下搖晃,因此可能會產生氣泡。如果你手邊的片罐密封性比較不好,就千萬要戴手套。這裡就相當推薦Paterson的中柱攪拌方式,在這個時候就挺有用的。

過了這個階段之後,就可以在明室下操作了。

3.清淨

這裡可以直接目視底片,要將底片上殘留的褐色過猛酸鉀清除乾淨,不然會影響到後續顯影的濃度,這裡就可以脫離片罐操作了,我是直接拿著片軸放到量杯裡面邊觀察。這裡之後的時間都不用太精確,如果不太確定目前狀況,可以直接目視底片的狀況再決定是否要增減時間。

4.二次顯影

這裡就是顯影到發黑就可以了。(・ω´・ )
藥性正常的Dektol大概三十秒就可以明顯感覺變黑了,我這裡大概會放三分鐘左右,如果你覺得第一次顯影有點過頭,可以在這裡再度調整,不過我不建議從這裡"補救",還是建議從第一道的時間調整會比較好。

5.定影

嗯,就是好好地把底片定影就好了。接下來就是一般的黑白底片流程了。

圖集

25°C / 300s / 10s Agitation 50s Stand / KODAK DEKTOL

Fujifilm Neopan SS & ULTRAFEINE EXTREME 100

圖集│一醒來就散步去拍吃早餐

2019-05-05-Fujifilm-NeopanSS-002.jpg

 

 

 

 

 


Ultrafine Extreme100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晚上去買咖啡廣場的時候,走到工作室附近的全家,門口旁邊鑽出一隻大老鼠從旁邊鑽到水溝旁邊。(((゚Д゚;)))
...這是不是什麼預兆

黑白正片沖洗

說起來黑白正片已經測試了半年左右,不過前期的幾次試做雖然有成功,但是成功率有點低,大部分時候都遇到乳劑剝離等問題,以及漂白不全等狀況。雖然看了很多國內的分享與論壇介紹,不過都差在漂白化學品的調劑上,大多數配方都還是使用重鉻酸鉀(potassium dichromate)來當作漂白劑。

2019-05-01-003.jpg
Fujifilm Neopan-SS
不得不說,富士家的底片很適合做黑白正片
可惜都停產了。・゜・(PД`q。)・゜・

阿阿阿
重鉻酸鉀超難買

最近動了幾個念頭是使購買套藥來使用,按照過去的沖洗流程,套藥的成功率基本上有99.9%,不過台灣因為沒有代理,從國外購買了話運費會比較複雜,比較擔心的倒是因為是特殊化學藥品,進口填單會有困難。幾年前B&H從有一段時間禁止運輸化學藥品,像是常用的藥粉都僅能在紐約門市店取,那時候幾乎全美國的暗房用戶都頭痛(不過後來好像又可以寄送了)。

新台幣戰士!出動

在蝦皮拍賣上有一個賣家有在販售套藥,關鍵字是《黑白正片反轉片沖洗套藥》,一套大約是$2,262台幣左右,國外的售價大約在30歐元之間,可以沖洗八捲35mm/兩捲Double 8或是一捲16mm的黑白底片。按照過去的經驗這類藥品要郵寄都會遇到一些困難,即便是從掏寶上購買,大多也要走特貨或是私人集運,中間被抽的稅肯定不少。最後只好從源頭重新做研究。

最後發現ILFORD有一份黑白正片的實作文件,裡面有包含建議的漂白配方,主要使用高猛酸鉀作為漂白劑,取代重鉻酸鉀,不過其中還是會需要用到濃硫酸,相比起一般的化學品條配,還是要多留意一下。

2019-05-05_023639.png

以前這個系列都會用廢綠羊系列作為標題(゚∀゚)
像是

[說明書]廢綠羊讀ILFORD APPLICATION SHEET PUSH PROCESSING 
[說明書]廢綠羊讀柯達底片文件:《X光掃描機對底片的影響》

 

這次還是用同一個邏輯來寫這次的文章好了,
關於這篇文章可以讀我寫的中文重點翻譯版本:


說明書│廢綠羊讀
《APPLICATION SHEET REVERSAL PROCESSING:黑白正片沖洗應用手冊 》

這個標題有夠長(?)

C1905-BW-Ultrafine400-igreensheep-Whatevergraphy-003.jpg
Ultrafine Extreme 400
首顯顯影劑 MULTIGRADE DEVELOPER 
20˚C / 300s / Hand Agitation

黑白正片沖洗的心得

1.濃硫酸的調配

調濃硫酸這件事情其實調久了好像也沒這麼可怕了,除了滴進蒸餾水當中的嘶嘶聲,以及拿來擦拭化成黑炭的衛生紙,好像也沒這麼可怕。我們玩老車用的電瓶是加水的老式電瓶,有時候為了拯救那些很難買的CB100的6V小電瓶,會重新調配稀硫酸活化電瓶,不見得每次都能救活,不過救活總能幫老車主省下一點錢。一般充滿電的電瓶硫酸液的比重是1.28左右,失去活性的比重是1.12,至於少掉的重量跑去哪裡呢,這就是所謂的電極版硫化。

如果你在調配的時候沒有準確的滴定管可以使用,可以大略的用比重計來調配。在ILFORD的應用手冊當中使用的配方式

490ml的蒸餾水加入10ml的濃硫酸

調配方式

我的調配方式是用電子秤來(重量)來取代容積,首先先把量杯放在電子秤上歸零(Tare),加入至490g後,歸零(Tare),再用滴管滴入重量18.4g,總容液重量508.4g,比重約為1.018-1.025之間的稀硫酸溶液。

調配方式為什麼要用重量來衡量

主要跟器具有關係,10ml本身是非常細微的單位,這個大小都要使用針筒的器具來做抽吸工具,考量到硫酸特別的性質,會採用玻璃滴管來抽取,只不過這種屁股是橡膠球的滴管,每次吸起來不一定剛好是整數ml,排出的時候也不完全能夠排除乾淨,因此在抽取劑量不穩定的情況下,用重量來做衡量是比較客觀的選擇。另一點就是量杯要量取準確的490ml,如果不靠重量,用體積來肉眼觀測,誤差會比較大一些。
重量單位最棒了,還可以看小數點。(゚∀。)

至於,需不需要這麼準,之前調配的比例抓錯了一倍(水少一半),底片就融掉了。好震驚阿!

2.水洗與清淨

在文件裡面有個有趣的步驟省略就是,那個急制(Stop Bath)的流程不見了。最早以前我以為我的底片一直融掉是因為鹼性與漂白之間缺少緩衝(單純用水洗不夠),所以還特別去買了

超級無敵貴的柯達原廠急制劑

結果問題跟急制劑沒什麼關係。按照文件的流程,中間依靠水洗就可以了。漂白之後有一道流程是清淨(Clearing Bath),主要是用來˙去除水洗無法完全去掉的漂白殘留(呈現淡褐色),這個東西的配方是焦亞硫酸納(sodium metabisulphite)或偏亞硫酸納(potassium metabisulphite),這東西其實就是去海波藥粉中的主要成分,如果平常有在用了話可以接拿來使用就可以了。

25g 焦亞硫酸鈉 加水到 1000ml

就可以調配成清淨用的的配方了(Clearing Bath),在原廠的流程當中幾乎每一道中間都會過一道水洗(Rinse),所以如果有片罐用的加壓注水管會節省不少時間。不過這個流程好像也說了急制好像在原廠的建議裏面也不是這麼必需的存在就是了(但是水洗要多沖久一些)。

2.漂白

漂白這一道是要將原本顯影成實銀的銀子洗掉,這也是為什麼這一道不是特別毒就是特別強的氧化劑。這次配方中的過錳酸鉀其實原本在暗房化學當中,就有打薄劑的用途。

打薄

這個化學藥劑的用法是當你特別在意沖洗過度的底片時,可以浸泡在過錳酸鉀的溶液裡,可以整體降低底片上的銀離子,不過如果泡太久了話,影像就會消失不見。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去銀效果跟用來做挑染保護還原的赤血鹽,進行的化學式是不同的過程,雖然在暗房流程內都屬於漂白,但赤血鹽的漂白屬於淺銀還原,再顯影會再重現,這也是硒調色/棕調染(Sepia Toning)的流程。這個流程務必要在定影使用,將淺銀都去除乾淨後再進行調染,而反轉程序中的漂白,則是將底片上的銀去除後,顯影剩餘的淺銀,就會變成實像。

之前很天真的享用赤血鹽來做正片反轉,失敗三四卷都變成黑色海苔後才研究為什麼這兩種漂白不一樣。
過去還用過漂白水阿阿阿阿完全沒用的東西f

值得一提的是這藥劑還可以拿來當消毒劑,像是拿來消毒水果或是去除白色Tee Shirt上的污漬。

星爆氣流搖
額,請持續搖晃

漂白比較特別的地方是他除了要溶解底片上的銀,還要要銀從底片上「刷」下來,原廠建議要劇烈並且持續的搖晃,在黑白沖洗文件裡頭很少會用vigorous(經歷壯盛的)這個字來形容搖晃的方式,我想你就盡力搖吧(゚∀゚)(゚∀゚)

原廠說在倒入漂白三十秒後就可以在明室下操作,不過我還是建議可以多待幾分鐘再打開片罐,漂白之後的流程都可以在明室下操作,漂白完後的底片會看到乳黃色的乳劑與已經被清除掉的透明部分,上面可能還會留些類似黑色的雜質與褐色的殘留物質,不過到了這個步驟,就成功了一半了。

3.後漂白流程

漂白之後就要進行清淨與光反轉,這個流程之後都是可見光的流程。關於光反轉其實只要曝光充足即可,原廠有建議的瓦數以及步驟,不過如果漂白流程做得足夠,光反轉階段多"曝光"一些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但是若漂白流程有不足,就可能會產生奇怪的光暈反轉。

光反轉

在做光反轉的時候還是會建議從片圈下取下會比較均勻,雖然可以直接在片圈上照光,但還是有機會有死角,沒照光的部分在後續的二次顯影就可能會出現陰影或是濃度不足的情況。

2019-05-01-001.jpg
偷懶沒有從片圈拿出來就會像這樣子

BUT!

這個時候的底片乳劑很脆弱,如果底片沒有捏好,很容易刮傷畫面與乳劑,因此這個流程在後期我可能會想嘗試看看化學反轉的步驟,這樣可以減少刮傷的可能性,加上可以一直在片罐裡頭工作,對我們這樣大量處理的時候會比較流暢。畢竟如果每一卷都要拆下片圈,沖十捲就要拆十次...

接下來的二次顯影與定影都可以直接在觀察濃度。

4.二次顯影

這次顯影其實不太注重濃度、時間與配方,像我是直接拿一次顯影的顯影劑來使用。第二次的顯影主要就是讓原本的反轉淺銀完全顯影即可,雖然二次顯影也可以做為調整濃度的階段,不過我會建議在第一道顯影就調整完成,讓後面的程序可以比較單純用在顯影。

5.要不要用堅膜定影

都可以,不過如果你使用的是有堅膜配方的定影(Harderning),可以在之後的保存上多一分保護,不過目前比較好買到的配方都是快速定影配方(Rapid Fixer),像是ILFORD本家的HYPAM在台灣就沒看過,代用的配方就是柯達的舊式AB劑配方,不過堅膜也有個小缺點,堅膜的B劑有適量的濃硫酸,所以會降低定影劑的壽命。

 

2019-05-01-002.jpg
Ultrafine Extreme 400 
黑白正片中最有趣的結果就是可以讓中片幅黑白底片變成正片,那種感覺是很難言喻的。
「好大!」

6.漂白的藥性與保存

可能是酸鹼中和的過程會大大衰退,這導致之前在測試的時候,要是想要一次沖洗三到四卷以上的底片了話,都會出現這種顯影不均(後來確定是漂白不均),所以我的建議是,一次一捲一捲來,即便你有1540(一次五捲)可以沖洗。在ILFORD的原廠建議裡面是這樣子說的:

Making a fresh workingsolution for each film, and discard after use.

對每一捲底片使用新鮮的工作比例(不要重複使用),然後用完就換新。

保存

在看完ILFORD的原廠文件之後,在漂白的道藥劑的保存上有個建議是:將濃硫酸的配方配置好當作A劑,過錳酸鉀溶於水後當作B劑分開存放,這樣子可以保存得比較久一點。

7.保護底片邊緣

正片反轉是一種有點違反底片設計的化學流程,尤其是漂白這個流程會用到強酸,而底片乳劑又是非常害怕酸性物質。幾天前的比例,單單就只是硫酸多了3ml,就導致連續測試的四五底片都有嚴重的乳劑脫落,嚴重到一脫漂白,就倒出一大堆乳劑破片,最後得到一張乾淨透明的四五片。即便從後端調整稀釋比例,也依舊。

這次精準的買了滴定管來調配,乳劑的狀況就好上很多。但是依舊很脆弱。

我的建議

如果要做很漂亮的底片邊緣,要避免不斷的摩擦片圈(在光反轉的步驟),或著是要避免再定影前把底片從片圈取下,因此化學光反轉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流程。我的作法是在光反轉的過程,脫片圈的步驟要直接打開片圈(不要拉著底片從片圈抽出),這樣會很容易刮傷兩邊的號碼(而我們暗房人最愛秀的就是這兩行工廠字碼),片圈一定要乾,否則會有顯影不均勻的痕跡。光反轉完後要上底片,將底片泡在水中可以減少與片圈的摩擦,這樣子就可以讓你的底片編號存活的機率大一些。

8.掃描起來如何

比我意想中的要細一些,即便是用高感度的底片,搭配相紙的顯影劑(ILFORD MULTIGRADE DEVELOPER),原本以為這個搭配會蠻粗的,不過意外的好。在正常的正片首顯(First Developer)選擇上,一般用的配方會是反差較大的顯影劑,反而一般的顯影劑(EI界定在0.5)反而沖洗起來會太軟,因此像是相紙顯影劑這種顯影反差較大的類型就很適合作為正片首顯顯影劑,在原廠的選擇裡面是採用"配藥",並且會依照不同的底片類型增減海波結晶(sodium thiosulphate crystals)。

真正適合的顯影劑可能不見得會適合你的想像,所以比起負片,正片更需要不同的階調調配來達到最適合的濃度。

那時候正在寫暗房筆記,突然看到ILFORD的原廠文件,趕快拿著相機就拍了測試的第一卷。(還是三更半夜)

FUJIFILM NEOPAN SS

雖然過期十年了,富士的過期底片真的很讚。(゚∀。)

C1905-BW-Fujifilm-Neopan-SSigreensheep-Whatevergraphy-005.jpg

C1905-BW-Fujifilm-Neopan-SSigreensheep-Whatevergraphy-006.jpg

9.掃描怪怪的

是得,不曉得你在這幾張裡面有沒有覺得畫面中的邊緣,有點怪怪的。(゚∀゚)

C1905-BW-Fujifilm-Neopan-SSigreensheep-Whatevergraphy-007.jpg

2019-05-05_053059.png

這個現象是因為在預設的正片通道當中,都是設計給「彩色」正片掃描,因此如果你是使用商業型的掃描器(像是Fujiscan SP3000或Noritsu HS-1800),就會遇到ICC介入畫面校正的狀況,他會針對物體的邊緣線條做除塵處理,於是就會變成奇怪的描邊線條。

解決的辦法

這類商業掃描器的做法就是用黑白負片模式掃描完之後,再從後期轉正成正像。
或著直接用翻拍的方式,就不會有掃描器擅自幫你描線的狀況了。

ULTRAFINE EXTREME 400

Ultrafine是目前我比較常用的中片幅底片之一,換算起來是目前最經濟的高速底片選擇之一。不過作為正片有幾個想法:

C1905-BW-Ultrafine400-igreensheep-Whatevergraphy-001.jpg

10.高光的灰度

我猜作為底片選擇當中,作為正片高光區域的表現就是底片片基的"透明"程度,像是ILFORD原廠建議當中,推薦的三款底片分別是Delta100、PAN F與FP4,相反的HP5與Delta 400就不推薦,但是主要不推薦的原因我猜測跟片基的透光率有關,在高感度的底片的片基為了抵抗較高的流名,因此在沖洗成正片時,他反而沒有想像中這麼透明。

不過這並不影響沖洗成正片的解析度,但是直接從肉眼觀察後會覺得整體階調壓縮在第七階到第八階左右,掃描起來會有點悶,會比較接近D76的特性曲線。

相反來說,富士的NEOPAN系列就很適合。

C1905-BW-Ultrafine400-igreensheep-Whatevergraphy-002.jpg

 

C1905-BW-Ultrafine400-igreensheep-Whatevergraphy-004.jpg

C1905-BW-Ultrafine400-igreensheep-Whatevergraphy-008.jpg

C1905-BW-Ultrafine400-igreensheep-Whatevergraphy-009.jpg

 

C1905-BW-Ultrafine400-igreensheep-Whatevergraphy-011.jpg

結論就是

目標A:
70mm底片的實際應用

黑白正片沖洗主要要搭配的是70mm底片(雙齒孔),只要搭配得當,黑白正片就可以應用在哈蘇的A70片盒,過去的高空偵察大多也多是利用正片沖洗做高倍率放大透片,有時候直就是使用黑白正片沖洗作為處理,直接用於桌台上研究地形與戰略。

目標B:
新沖洗方式的應用

可以當黑白正片看很秋。(゚∀゚)
在大片幅底片上,彩色正片的價格與沖洗難度都相對較高,黑白底片的取得難度相對實惠不少,在大片幅的攝影上如果可以加入黑白正片的應用,或許可以讓更多人踏入大片幅底片的攝影,除了四五底片,還有8X10等等的用。更甚未來在16mm以及8mm的電影底片的正片沖洗,就可以直接經由投影機撥放,目前做片源拷貝的難度還是比數位翻拍較高,但如果想要直接撥放底片,黑白正片是比較可行的做法!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