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的台灣的載貨主力
本田在與台灣的三陽與光陽合作之後,本田的機車在台灣越來越普遍,Honda C95為當年以商業與載貨實用的車款之一,同時搭上當年150.c.c的汽缸,即便在現代,馬力比起速克達也相當不錯。
單化油器直列雙缸
當年在125.c.c級距以上的本田小車大都配製雙缸,依照車款的用途會有雙化與單化,負壓膜與直拉式等等的差別。不得不說看起來碩大的汽缸,其實指有下半部為汽缸本體,上方銀色的部分為汽缸頭。
單座與馬鞍椅
當年有載貨需求的車款往往會配製單人座椅與一個後尾架,同期間的偉士牌也可以看到類似的配製。六零年代的本田在配置方向燈的時候,不像過去使用獨立燈桿,而是直接在車台上安裝燈座。
方型細避震與窄管
一直到七零到八零年代,避震器才慢慢從原本的外鐵殼內彈簧的形式,改成彈簧外露的形式,早期的機車會採用油壓與彈簧同時作動,比較特別的地方是下筒為方形ㄇ字接口,如今大部分都改成魚眼口。
電鍍件是當年不可或缺的塗裝
在老車上最常看見的塗裝,就是亮晶晶的電鍍件,從排氣管、手把、化妝版或是避震筒的下緣,這些電鍍件都為當年的老車增添不少風采。
特別的橫向旋轉油杯
各種問題當中,化油器第二名的故障就是油杯堵住了,所以在老車的油路當中,都會放製一個過濾芯來保護油杯。
60年代獨有的三明治油箱
現代的油箱往往是一體成形,但是過去的油箱都是有接縫的。以前的加工技術限制下,油箱必須先各完成一邊,最後再焊接而成,於士有了那一條接縫,而當年的油箱也會利用電鍍件來裝飾油箱,這個設計在1969年之後,就漸漸因為加工技術的進步而消失,現在你看到有這樣形式的老車,大多都介於1965-1969這段時期的車款。
夢的翅膀
土除上的小立標,如果你是本田迷,這個翅膀一直到現在,都是本田象徵夢想的翅膀。
獨特的方形大燈設計
過去習慣將前車的線組都整合在大燈燈殼內,時速錶、空檔燈以及大燈指示也都一併在燈殼上。當年的前叉也與線待單純的兩根兩棒不同,從前方看起來較像是一個H形的油壓前叉。
維修清單
車主幾個禮拜前大整引擎與整理電系,今天算是他這幾個禮拜第一次騎,不過電發的狀況不太好,傍晚的時候騎來工作室檢查看看。測量了電盤的回充與電壓都有達到12V,但是電瓶的規格為免加水的密閉電池,測量電壓過低,件議車主更換為加水電瓶。這兩種電瓶其實對應的電系稍有不同,過去早期的電系無繼電器或整流的情況下,單純的硫酸鉛版電池其實某種程度上肩負著穩壓的功能,所以如果老車本身的電系沒有做大幅度的現代化,加水電瓶其實有穩定整車電路的功能,現代的免加水密閉電瓶的電解液稍微不同,電壓過低或是車系的電壓不穩,很容易導致電瓶充電能力下降,雖然還是可以使用,但壽命相較起來會短上一些。
後續調整了一些小地方,剎車感應器、尾燈瓦數和一些小地方,調整完之後,又一台快樂的老車回到台灣的路上了。
KMOTORS經典老車
Klaus /115台北市南港區南港路三段292號/0988-987-39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