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99448_10152231682952844_5439799809612623605_o

在數位化的年代裡頭,拍底片像是一條不歸路,總而言之就是愛上了,然後就停不下來。偶爾會走錯路、迷了路,不過我想我們都是走在底片這條創作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就對了。

 

 

 

前言


嗨,大家好,我又來寫文章了。我是綠羊,愛發廢文的綠羊,我打算以後都這樣子介紹我自己。

而會寫這篇文章動機第一個大概就是希望讓更多人接觸電影底片之外,可以用另外一種角度來看電影底片。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其實翻閱過去不少前輩與攝影人的心得,我私以為在攝影圈對電影底片其實存在著某種程度的誤解(或誤用名詞),這些觀念也是在光影的這些日子,學會從柯達的原廠手冊去翻閱資料、控制沖洗變因與自行調配藥水。在閱讀之前可以看看早在2007年時就有的討論,看起來還蠻過癮的(文章),戰鬥力頗高,在這裡容我向起源二號(origin2)前輩致上十二萬分的尊敬,現在觀察現在的底片圈的風氣,origin2可以說是褲子的先知也不為過,啊!海水退潮了看誰沒有穿褲子

 

1519871_10152947992422844_4797731368199049679_o  

電影底片在當年因為需要手工分裝,所以生產的量不太多,大部份的來源也是不知道要去哪裡買和沖洗。不過在國外的討論看起來,電影底片似乎已經是他們蠻常使用的創作題材,自沖的技術也討論得比台灣快上許多。這裡依舊抱怨一下是台灣的討論氛圍,依舊逃不了主觀式的評斷影像與推敲式的唯物主意。先有底片、而後有影像,許多對於影像色調與影像的判斷,都僅是基於底片、而非實質的影響內容。所以在討論中你不免可以發現大家所謂的寬容度與電影底片「濃厚」的電影感,在你真的買了一卷電影底片來拍之後,才有一種為什麼我的影像長得這麼奇怪的感覺。不免讓我覺得早期接觸電影底片的攝影朋友,都懷著一種「深山中有超好吃黑白切」的都市傳說。

 

在2013年左右電影底片呈現一個小小的黑暗期,大致上因為台灣代理權轉移,加上柯達底片破產的消息,讓底片的價格一下子就得到突破雲霄的機會。好一陣子在台灣的電影底片都是在2012年左右,轉移代理權前的存貨,大部份來自於台北影業的剩片。這一篇要來談談過去我使用電影底片的一些經驗,與常常被問到的一些問題,像是

1.電影底片是什麼?

2.他有什麼特別的特殊能力?

3.為什麼一般店家不能處理?

4.如果我想要自己沖洗,我該怎麼樣處理碳層?

5.藥水應該用C-41或是ECN-2?

6.電影底片的顏色我不喜歡該怎麼辦?

7.電影底片去哪裡買?

作為一個回應電影底片相關問題的總結,以及書寫這一兩年來在電影底片上學到的一些經驗。一方面也要謝謝光影暗房工作室(紛絲專頁)與江蕃薯(臉書)這幾年對電影底片沖洗技術的研究與分享,這篇所拍攝的影像與作品,大部份都來自於光影暗房的沖洗與掃描,在這些過過程中也著實讓我瞭解到,諸多底片的不可思議。

參考文獻有柯達電影底片技術手冊,有興趣的可以翻翻看柯達為電影底片技術寫的備註:

 The Essential Reference Guide for Filmmakers 文章)與

  Using KODAK Kit Chemicals in Motion Picture Film Laboratories  文章

剛剛去統計了一下字數有 一萬五千字 ,再往下拉之前建議你可以先去上一下廁所。

嗨,大家好,我是綠羊,愛發廢文的綠羊,

 

 

 

 

10750384_10152634214412844_5251219779907395511_o  

契機


為什麼會選擇電影底片,其實也跟近年(2010年開始)柯達底片上漲的速度有關係,專業負片(Kodak Ertra、Kodak Porta系列)在2013與2014年的漲價幅度都超過150%,原本屈就於正片2013正片停產,專業正片的價格還維持在一個「還可以接受」的狀態,然而2014到2015專業底片的翻漲,著實讓許多習慣細緻底片色調的攝影人覺得眼前一黑。(黑習慣了就好,買底片的時候都不去看價格了)

長期拍消費型負片雖然不會說是有礙健康,但是在一些場合當中,多少還是希望能夠仰賴專業負片的成像與低雜訊的暗部粒子,較足的感度以及自然的發色,不過很現實的就是口袋沒有錢。即使偶爾可以咬牙買幾卷來用,也沒辦法當作長期的攝影材料,不過更大的傷害就是會因為使用了比較貴的底片而「害怕」按下快門,深怕這個畫面在很貴的底片上失敗或是沒有抓到「決定性的瞬間」,而在這種思考(遲疑)之下,有時候影像就這樣跑掉了。我想真正有害的倒也不是價格(價格只對錢包),但是真正有害的是:因為害怕底片很貴而縮手攝影這件事情。

我第一次接觸電影底片,是大二,那一年電影系的學弟在Facebook上敲了我,想問我關於分裝底片的事情。他們這學期的基礎攝影剛結束,攝影機裡頭還留著大概三百呎左右的電影底片,想問我如果要拿來給一般底片機拍有沒有辦法。

 

 

10904421_10152641549892844_200225925212924434_o  

大多數的電影底片格式都不是常見的長度,最基礎的尺寸都從百呎開始起跳(大約二十卷底片),你拿到電影底片的時候像拿到一塊餅一樣。目前柯達所推出的大致上有400呎、1000呎與4000呎(中間負片)的長度,而一般分裝底片常見的長度大約是100呎,所以要使用電影底片,還需要將原本的電影底片分成適合放進分片器的長度才行。

 

 

螢幕截圖 2015-07-04 01.23.25   

柯達原廠2014年的報價單,比較常見的400ft(約可以分成80卷左右),以對美金匯率32元的來算了畫,一卷成本大概在120元左右,不過還要記得國際運費和關稅等等的花費。在台灣你可以找現代電影沖印(粉絲專頁)聯絡購買。

螢幕截圖 2015-07-04 09.19.14

 

雖然那時候電影底片的價格應該是這幾年來最低的時候,可惜沖洗地方僅限於少數像是台北影業、現代影業和一些能自行處理或轉送的店家,所以對於沖洗來說相當的不方便,價格上也貴上許多,台北影業單沖一卷是124塊錢,比起有些店家這額個價格可已沖一卷半的彩色負片,雖然省下了底片的費用,但是在沖洗費用上又繳回去了,而那時候好市多的富士消費底片Xtra六卷還在三百多的年代,所以那時候電影底片比起來也僅是眾多選擇中的一個,而且價格上也不是這麼令人親近,所以那時候說電影底片有很紅倒也還好,不過倒是因為取得的途徑很稀少,所以在底片圈裡面有一種「電影底片很厲害的感覺」。時隔不到三年,好市多擺上了過去沒有的柯達消費型底片Color Plus 200,富士消費型底片也站上四字頭(文章)。雖然許多人重新開始把目光放回到電影底片,但是自從新的代理商的新價出來之後,也硬是漲了一倍。現在,如果你得要買到近期2014-2015年的底片,一卷也要一百二十元左右。 

 

 

 

 

 

 

1556230_10152947303077844_3975970762215707713_o     

電影底片究竟有什麼特別的魔力呢?

「台灣大概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逐漸轉型為數位的時代,我覺得在一些攝影的氛圍上,討論細節與技術面的文章都相對缺乏,很容易跟著一種潮流(Flow),所以變成大家其實都搞不太懂自己在做什麼,即使走回去過去的傳統暗房,也很容易流於底片表面的性質,說起來是有點可惜。太追求視覺或是一種移情的表現,往往就表現在對影像的評價裡頭了。以暗房的討論文章來說,大多在停在2009-2010年,近年來關於底片的社團也大多以相機與視覺為主,哎呀,總覺得這樣有些可惜。」[底片]選擇底片這件事情(一) 

 

 

 

 

 

 

先來談談電影底片的濫觴


電影底片在台灣風行的時間大概從2005年到2007年左右,實際上或許有更早的玩家就開始接觸這塊,只是那時候受限於沖洗方式的侷限(像是要找特殊店家),所以只在一小塊攝影人裏頭流傳。但是就因為東西變得稀少的時候,就會開始變得神秘,所以很在那段時間裏頭就有許多對於電影底片的誤會,像是立體感、電影感、很高的寬容度(這一點沒有錯XD)、燈光片偏藍的效果以及沖洗方式的認知。在翻過去討論電影底片的文章的時候,這幾項大概是最常被提出來定義電影底片特性的形容詞了。

 

 

SCN_0005  

│Kodak 250D│台北影業沖洗│富士亮面相紙│掃描相紙

你知道早期的時候很習慣用掃描掃得不好,來催眠自己其實電影底片沒這麼差,在電腦上拉一下對比,然後調個色就可以心懷驕傲的貼到論壇上蓋塊磚頭。所以那時候還蠻常出現類似得平行時空,樓上的電影底片色調平平淡淡,然後樓下的磚頭雖然是電影底片拍的,但是反差很大、顏色很鮮豔,簡直像是正片拍啊!直到有一次在學校的暗房做彩色放相的時候,大概就是一種整形父母生下小孩之後認不得小孩的樣子:電影底片的謊言從此展開,這孩子到底是誰生的呢?

 

我的第一卷電影底片是Kodak Vision 2 250D,那時候電影底片最大的來源就是位於大直麥帥橋旁邊的台北影業,大二的時候因為一起跟電影系的同學修課,所以才知道台北影業這個地方,第一盤電影底片也是從台北影業買到的電影盤片。一般而言在沒有任何先入為主的觀念裏頭,第一眼對電影底片的想法應該是發色好清淡顏色不飽和以及反差很低,畫面看起來像覆蓋了一層薄薄的灰霧,比起我們習慣的消費型負片,那看起來的感覺比較像是過期的底片。我一開始其實覺得電影底片給我的印象沒有這麼討人喜歡。在那時候電影底片一捲也大約在60塊左右,比起那時最有價值底片富士的XTRA400來說,電影底片有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餘地在。雖然在底片上稍微便宜消費型底片,不過沖洗費用倒是貴上很多。記得那時候台北影業沖洗我們這種自己分裝好的小軟片,一卷是收123塊(三塊是稅),單沖不掃,他會拿一個小袋子,把你的底片圈成一個圓圈圈放在裡面,一開始的時候也是覺得電影底片似乎沒有大家說的那麼有趣(或著好看)。 

 

我也陷進去這樣子的討論氛圍裏頭,一股腦的拿著掃描好的檔案,在自己的塗鴉牆上強調拍出來的東西多麼具有小清新的特質與電影底片強大的寬容度、色階與看不出來的電影感。 

 

000070360011+800px+P.jpg

│Kodak 200T│Made 2014│高雄自由數位│NORITSU KOKI│

比起大家常說的日系小清新,其實電影底片直接的感覺比較憂鬱。深陷一種悶悶不樂的情緒、顏色沈悶、心情低落。亮部不亮、暗部不黑、色彩不濃郁,有一種爹不疼娘不愛的孤獨風景。燈光片的色溫在有些情況下既明顯、也不明顯,這一點要感謝店家的掃描器有時候會自作主張地幫你做色彩平衡,或是沖洗店老闆怕你以為他把你的底片沖壞了,所以秉著優良店家的精神還是把你做了色彩平衡,其實你在電腦裡面按一下Command+U也可以。所以硬是要去討論色彩與底片演色,你懂你會遇到很多有趣的平行世界。即使是在暗房做彩色手工放大,仍然會遇到調整色彩通道與每一家放大頭刻度與轉換率的問題,連相紙的反差指數也會影響色彩的演繹性。所以終究還是要回到:你可以控制的媒材與你想要控制到什麼樣的色彩。

10256589_10152042109237844_7199596274129849038_o+800px+P.jpg

│Kodak 50D│Made 2011│台北影業沖洗│武昌時代掃描│NORITSU SP-2000│

以前大部分玩電影底片的攝影人大部分都是送台北影業沖洗,有部分有收電影底片的沖洗店,大多也是轉件給台北影業,所以一般時間也會拖的稍為久一些。其實就算當年我是直接拿給台北影業沖洗,他的工作天數也不短,最快也要一個禮拜左右。在台北影業易手銷售權的那幾年,市面上漸漸有許多得相館開始自行沖洗電影底片,對於電影底片需要特別沖洗這件事情就比較不那麼侷限在要送台北的台北影業了。2015年3月,台北影業正式把二樓的配藥房與化驗室拆除,原本的ECN沖洗設備也一併清出了台北影業大樓外,2012年柯達電影底片的代理權易手給新的代理商,而銷售部分也由現代影業承接,某部分台北影業退出了化學的部分,專心在數位化的剪接與調光上面。

 

 

 

11425485_10152948039567844_7919329424400306866_o  

記得那年也一併取消了學生購買電影底片的優惠,原本一捲80塊錢的柯達黑白電影底片DoubleX,一夜之間漲成160塊錢,其他的電影底片也離開了我們當年熟悉的價格。

 

 

 

 

螢幕截圖 2015-07-04 12.18.43  

這個國外暗房自行推出的去除碳粉組合包,在柯達的電影底片化學手冊(文章)裡面其實有備註去除碳粉的化學成分,如果你家附近有化工材料行,你也可以學著自己做。在國外可能還算是很難找的東西,在台灣好像特別的方便,這些東西在天水路和露天拍賣都可以找到。

 

 

 

電影底片特別的地方


電影底片的沖洗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呢?其實最困擾店家沖洗的過程是電影負片上的碳層(Rem-jet)。不過實際沖洗過後,其實這層碳層並不是什麼很特別(或很神奇的東西),他其實不需要用太特殊的溶液去溶解他,其實就算你是使用一般的C41沖洗規範,你也可以把碳層去的蠻乾淨的。在一些國外ECN的沖洗文件裡頭,在顯影之前有一道 Pre-bath 的手續,這道藥水其實只是很普通的鹼劑,只要些微浸泡搖晃三十秒左右,碳層就會軟化,甚至你再將鹼劑倒出的同時,就可以發現有些碳層已經被洗掉了(不過仍不能算是很乾淨)。

 

螢幕截圖 2015-07-04 12.15.50  

其中的主劑砂(Borax)、無水硫酸鈉(Sodium Salfate anhydrous)、氫氧化鈉(Sodium Hydroxide)這些材料在台灣都不是管制的原料,所以是蠻簡單的暗房化學可以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後面會告訴你連ECN-2 Developer也可以自己做。Using KODAK Kit Chemicals in Motion Picture Film Laboratories(文章

 

 

螢幕截圖 2015-07-04 12.12.43

 

對了,提一下電影底片的結構,碳粉(Rem-jet)這一層其實是長在底片的背面,也就是觀察底片看起來比較亮的那一面。所以在做刮除剩餘碳粉的時候,可以只處理「背面」,不需要夾著底片刮除,因為這樣的做法很容易讓多餘的碳粉溢流出來,反而污染正面的乳劑,甚至會刮傷乳劑面。

 

 

 

10869866_10152573305497844_429364602647482556_o 

當沖印店如果大量處理電影底片的時候,很容易就你滿了我就溢出來來啦。而擦拭的海綿如果沒有常常清洗或跟換,也很容易交叉污染,導致越擦越髒的問題。後面在「選擇沖洗店家」的章節會再提一次。

 

  

接著經過顯影劑(也是鹼劑)經由搖晃或機沖旋轉後,基本上就可以軟化絕大部分的碳層,在定影完之後再用寫真用海綿,把剩餘的碳層刮除乾淨就可以了。所以如果你真的覺得電影底片的沖洗有什麼神奇的藥水,其實也沒這麼特別。但是話提回來,柯達的指導手冊裡面的數據是依據 Eastman Color Negative 這套系統所定義出來的特性曲線,所以如果你希望能夠配合原廠的設計與品質,那麼我覺得越貼近底片設計的系統會更好。在國外討論到電影底片的沖洗時,它們常常把C41的沖洗規範比喻成正片的正片負沖,也就是說他們認為C41並不太算是一種正常的沖洗方式,雖然洗得出東西,但是無可避免地會帶來色偏、顆粒以及實效感度的增減。

 

 

但是這意味著電影底片就非得要用ECN-2來沖洗嗎?

 

 

其實我也保持著一個蠻開放的態度,以結果來說,只要沖洗出來的樣子是你喜歡的,那又何嘗不是一個適合你的系統呢?逆天的正片負沖也同樣受到許多人的喜愛與成為很棒的創作元素。就像是過期底片那樣,如果我們應去說過期底片絕對拍不出好作品,那又有點稍嫌主觀而且有點苛刻([底片]The Overdue) ,在大部份的時候(如果可以選擇)我會選擇比較新鮮的底片與正確的藥水來確保影像的穩定性,可是如果以創作的考量來說,偶而讓化學決定看看我們的影像,好像也不錯。

 

 

 

 

 

 

10428328_10152216570722844_7517028251552109021_o+800px+P.jpg 

10467030_10152216570682844_2875151907709886582_o+800px+P.jpg

 

│Kodak 500T│Made 2012│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Proccessing C-41│Parkon F235│

也還是有東西不是嗎(誤)

 

 

 

螢幕截圖 2015-07-04 13.18.39  

 

 

40640021+800px+P.jpg

│Kodak 200T│士林正典沖洗掃描│Proccessing C-41│

這一卷底片很有事,你如果拿電影底片給正典,他會說他沒有收。這一卷是沒有貼標籤,我誤以為是UXI200就傻裡傻氣的拿去給老闆,沒想到也真的沖出來了。但是你在底片上可以看到一些白色細微的白色小粉塵,那就是未清除乾淨的碳粉,一般店家會在在底片水洗完後用海綿輕輕擦拭一次,就可以完全去除了。

 

 

過期與不過期


有一陣子在測試電影底片的時候,有遇到幾個有趣的現象,例如碳層很難刮除、以及對電影底片做增加感度的測試。例外一部分則是比較C41與ECN的沖洗狀況。我也以為電影底片需要使用特殊的藥水才能夠清除,不過後來因緣際會跟學校電影系的同學拿到比較近期(2013-2014)的電影底片,才發現碳層的黏著性可能跟底片的保存方式與生產日期有關。大部分電影底片的生產日期都不太能從外觀包裝上來得知,需要將底片沖洗完之後,判讀齒孔旁邊的底片編號。早期從露天拍賣和一些店家購得的電影底片,來源其實還蠻廣泛的,不乏從台北影業沖片之後的剩片與劇組上機未過片的底片,不過因為電影底片無註記日期的特性,所以判斷底片是否新鮮就變成一種人品測試。

 

 

11415521_10152925227652844_6077817395844533457_o  

可以注意到這一排齒孔,│EASTMAN│5219│⋯⋯│2015│

這裏可以看到這一行,5219的意思是電影底片的種類代號,5219是Kodak 500T的代號,而最後的四個數字則是指生產的日期。

 

1913228_10152573305827844_16891651564573904_o  

這一張是富士的電影底片Fujifilm ETERNA Vivid 500T,富士的編碼方式可能是由料號(Catlog)去計算生產日期,可惜原廠對這部分沒有太多說明,所以富士底片一般看不出來是什麼時候製造的、也不容易推估什麼時候過期了。

 

 

一般而言都是建議底片越新鮮越好,保存的狀況越穩定越好,版本(Vision)越新越好,每一代所使用的塗佈技術也都不同,例如Vision2的柯達底片是使用Ektar的塗布技術,而Vision3是使用Porta的技術,可能不見得有好或壞,但是在柯達介紹電影底片的文件當中,有針對暗部細節、色彩演色做出比較,當然柯達一定會說新的比較優秀(笑)。

目前來說Vision2的片最新的製造日期是2009-2010年,2010年之後全面取代為Vision3的底片,因此你現在如果還買得到Vision2的底片,以名義上來說大概是過期了,但是過期底片在LOMO的圈圈來說也並非壞事,那是一種絕版而不復存在浪漫,然而現在你所看見的富士電影底片,絕大部份都在2010年停產,所以目前所看到的富士電影底片,大多也到了壽命的終點。

20150606-KODAK-500T-ASA200-KODAK-CD3-II-AA029+800px+P.jpg 

Kodak 500T│Made 2015│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Proccessing ECN-2+│Parkon F235│

比較新鮮的底片在色彩上的失真會比較接近剛出廠的樣子,在底片旅行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保存環境不良的狀況很容易產生變質、或是造成淺像,比較明顯的觀察就是色偏與感度衰退,曾經我們暗房有從國外買過一批賣家說有冰的一批電影的片,節果買回來發新片基顏色不對,整體的色彩產生很嚴重的色偏,最後只好把這400呎的底片拿來跳彩帶舞囉。

下面是2009年保存不良的電影底片,在同一個沖洗環境下你可以比較看看片基的顏色與透明度。

11406664_10152925251787844_7269830218710551124_o  

 

 

 

 

 

 

10499448_10152231682952844_5439799809612623605_o+800px+P.jpg

作為一個創作的載體,適合我創作的方式嗎?


對電影底片的認識應該抱著什麼樣的態度,我覺得應該反過來思考的是,你想要什麼樣子的影像、對於影像處理的方式以及你想要你的影像怎麼被做出來。在光影暗房的課程裏頭,我學會從最終的媒材回去反推我該如何去製造影像,最終表現的載體應該是我們第一個思考的因素,影像的終點,以及你希望他停在什麼樣的位置、或高或低、是淺是深。 

 

 

11261234_10152949793667844_97789894626163554_o

電影底片終究還是底片的一種,當他有更好的寬容度的時候,這意味著他要花時間去調整它的色彩與對比,世界上沒有一種最棒(或最好)的底片,但在漫漫底片當中,你必然能找到一隻比較適合你、與你的節奏相對應的底片。[底片]選擇底片這件事情(一) 

 

 

在談到底片掃描([底片掃描器]Scan or not scan yourself? )的時候,尤其是剛踏進自掃,很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 究竟要用麼樣的參數去掃描檔案呢? 解析度要多高、位元深度要多深、ICE除塵要不要開等等,另一方面最困擾的也是,當你越去追求品質時,相對應所需要付出的時間成本也越高,當這些時間成本佔據了你在影像上工作的時間之後,那追求細節與高品質的心反而變成阻礙你在攝影創作上最大的絆腳石。我們沒辦法出去拍照,因為底片還沒有掃描好。

 

螢幕截圖 2015-07-03 22.26.34

影像的顏色與表現不像是一般負片那樣子有一套完整的系統,相反來說,電影底片有更多的可能,但是這個代價如果會阻礙你拍照,把時間都花在修圖身上,拍攝變成一種負擔的時候,你就要好好思考哪一種工作流程會是你比較上手,讓你可以更快的去創作影像、然後分享你所看見的世界。

 

 

 

 

 

 

 

 

2014-12-30-Kodak-500T-Canon-Rbel-02-AA006+800px+P.jpg

│Kodak 500T│Made 2014│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Proccessing C-41│Parkon F235│

 

 

 

 

 

電影底片的色彩


 一般來說電影底片在在成色上的設計使為了讓攝影在現場可以得到比較大的寬容度去做調光(文章),所以去觀察電影底片的特性曲線,你可以發現他的曲線會比較緩,意味著電影底片的對比比較低,但是這個犧牲換來的就是較高的寬容度,但是這類寬容度也僅是比較而來,比起一般消費型負片,也僅是多出兩到三檔的寬容度,並非電影底片可以記錄到很誇張的現場光差。黑白底片可以藉由沖洗來調整影像的反差(其實也就是斜率),也可以更換不同的顯影劑來調整曲線的肩部與趾部。但是彩色負片受限於沖洗的藥水與銀粒子還原的方式,最後留在底片上的其實是染料(Dye)。

 

 

11230972_10152947929257844_8209606904122157998_n

這個表格的控制變因是ECN-2,如我更換藥水為C-41的時候,可能會改變色彩特性曲線的斜率與幅度,導致色偏、感度偏移或是粒子變化,不過偶爾也可以從這些不太規則的變化裡頭找到一些樂子。

 

所以一般來說我們很難藉由調整藥水的改變,來得到穩定的效果、同時延長、縮短顯影時間,帶來的副作用可能會造成很多不預期的顏色損失、感度改變。不過確實在早期我們處理電影底片的時候,絕大部分店家沖洗與玩家自沖的藥水都是C41的系統,也因為ECN的色彩系統不容易買到、而除了大量處理的電影工業以外,你也很難找到供應的廠商。其實在美國的柯達電影底案沖印指南裡面,他有把ECN的調配比例與原料都寫在手冊當中,連原料供應商的電話跟地址,都一起寫在裡頭。以目前要購買到柯達原廠的套藥(KIT),其實還是存在著一些難度,而且如果因為藥水過於昂貴導致沖洗不易與價格上升,那麼電影底片的優點也都被高昂的沖洗費用給稀釋,那其實就沒有這麼吸引人了。

 

10985188_10152744115102844_3993111458696141462_o

│Kodak 500T│Made 2014│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Proccessing C-41[左]ECN-2[右]│Parkon F235│ 

在比較極端的粒子裡頭(例如這裡是同個場景讓底片增感兩格),C-41對於延長曲線後的顏色會產生不穩定的現象,直接變成黃綠色。相對的ECN-2在這樣子的環境下還可以維持一定的色彩。 

 

11034342_10152744114027844_7693149668472617281_o+800px+P.jpg

Kodak 500T│ASA 2000│Made 2014│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Proccessing C-41[上]ECN-2[下]│Parkon F235│

 

 

以結果來說,只要沖洗出來的樣子是你喜歡的,那又何嘗不是一個適合你的系統呢?

 

 

 

 20150208_Kodak_500T_Regular_010+800px+P.jpg

Kodak 500T│ASA 2000│Made 2014│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ECN-2+│Parkon 235│

不過我在過期與不過期這個章節裡面有寫到,正確的藥水與新鮮的底片,所搭配出來的效果,會比較容易符合柯達在設計電影底片的時候,希望他應該呈現的色彩。因此我會建議你可以先試著在拍攝的前期尋找不同的沖印店家,交換使用ECN與C41沖洗系統,找到你喜歡的效果後再去完成你的作品。

 

 

10339504_10152216580142844_4315886265707154399_o+800px+P.jpg 

Kodak 500T│ASA 800│Made 2013│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C-41│Parkon 235│

電影底片帶給我最大的好處就是,底片像不用錢的一樣(?)讓我有多機會嘗試一些平常可能不會用底片去拍攝的題材。例如邊騎機車邊拍照之類的事情⋯⋯同時他的寬容度與畫質也足以應付在各種EV值底下用途,無論是在高光、或是微弱的光線下都有不俗的表現,粒子在暗部的表現也不像一些消費型負片一般長星星。

 

   

明室與數位暗房


數位化在目前的電影工業來說已經算是一個普遍性的編修作業,從過去的線性剪輯到現在的非線性剪輯。過去的剪片,是真的拿著剪刀與膠帶將膠卷剪下,然後粘貼到需要的串接膠卷上。在Vision3的柯達電影底片文件裡頭,有提到為了因應電影非線性剪輯的需求(DI,digital intermediate),在乳劑塗布顆粒的技術上有做了些調整,讓在轉譯成數位訊號的時候,可以降低因為底片暗部顆粒損失的細節和得到比較好的色彩細節,同時這一代的底片在高光的延伸比起過去好上許多,同時新的染料技術(DLT,Dye Layering Technology)不僅降低的暗部雜訊的產生,也同時減少亮部濃度過高時的顆粒,這一個特點讓在高光區也能夠得到不錯的粒子。以往在消費底片當中,對於曝光不足的地方很容易與片基的色彩產生出雜訊的粒子,在掃描上往往會產生不好看的暗部雜訊。這也是為什麼在許多前輩的經驗裡頭,負片往往會覺得增加曝光會比較容易得到好看的影像,不過相對來說,曝光過頭產生過度的濃度堆積,其實也會增加資料外的雜訊。

在柯達的手冊當中,特別提到了乳劑科技帶來的影響有助於在數位的調光(dodging and burning),尤其是在處理高光細節的部分。這些特性讓電影底片成為一個非常好的母體(RAW),在各種光源下捕捉細節和在有限的光源下得到比較穩定的品質。不過誠實說起來,電影底片(尤其負片)的設計目標就不是做為直接觀看的媒材,低對比、高寬容度的用意都在於讓後製調光、剪輯有更大的彈性,一直到中間負片,到最後的放映正片,其中身為一位攝影師的工作,並不是將畫面構圖完就結束,還必須思考在後製的範疇裡面如何讓剪輯師有更多的選擇與後製的餘地。

 

 

如果我們將電影底片的數位化的流程(Digital Intermediate Workflows)使用在我們處理底片上呢?

其實說了這麼多,就是後製。

 

 

我知道我知道,先別急著按右上角的叉叉。很多人就是為了不想要後製,才使用底片,或是作為一個擁抱類比,不得不跟數位畫出一條界線。日本有這麼一句話叫做「一攝入魂」,而在台灣就是所謂的「JPGE直出」了,其實這兩種概念在創作的本質上並沒有爭議,在各種領域上也有各自的擁護者。在[底片]沖洗店家二三事 一文當中提到,目前比較被大眾所接受、容易分享以及處理的輸出方式(Print)還是以數位掃瞄為主體,所以事實上,我們無論在Flickr或是Facebook上的底片影像分享,在某一個程度來說,他依然還是「數位」的檔案,而非類比,在底片影像的討論裡面,我覺得他並不太純粹,要從這些檔案去體會底片的好處,本質上有一些尷尬的困難。舉個例子來說,許多人認為底片的顏色比較好看、原因來自於底片顏色的組合是由銀粒子轉染乳劑所形成的連續色調,並不像數位一般是由感光元件上的一個基本感光單位,感光產生電壓,再由電腦運算組合成顏色。這個論點其實我也同意,在假色(Fake Color)的討論([攝影]攝影的真實 )裡頭,就有提到數位對於紫羅蘭色(Violet)常常會處理成藍色,但是在底片上這樣子的問題就比較不明顯,但其實底片也是會遇到無法呈現的顏色,例如發光的顏色:螢光色系、金屬色澤,都很容易缺乏輝度上的表現,這一點只有在自發光的輸出方式(例如銀幕、燈箱),才能比較容易接近,舉個例子來說,相紙不能表現出「發光的黑色」這個概念,當然這又會牽扯到最終傳遞媒介的差異,譬如說是印刷(CMYK)或是銀幕、輸出透片、正像底片(RGB)為載體,就會影響我們對於顏色的的認知。

 

1980037_10152150176192844_4277804603706387830_o  

Kodak 500T│Made 2011│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C-41│Parkon 235│ 

 

事實上,在接觸類比系統之後,大多數暗房工作者所遇到的問題就是「標準」,我們應該以什麼為標準。在面對底片種類、藥水活性、顯影時間都會影響到色彩的表現之外,在我們將他放相成相紙上的影像時,放大機頭的CMY三個指數又該如何去調整。在翻開柯達的沖印工作手冊裡頭,的確有一套柯達對於特定軟片、在特定活定系統裡頭特定的處理時間有一定程度的規範,但是這個「標準」的意思卻是,如果你嚴謹著照著Kodak的流程A,可以得到結果B。在手冊後面可以看到,柯達對於如果你得到狀況C、D、E、F、G了話,你要怎麼去修正影像或系統裡面的參數(例如藥水補充量、酸鹼值、時間 、溫度),因此無論在類比或是數位系統裡面,我們得到的結果其實都是一種「失真」,當我們透過不同的介質去得到影像的同時,每個過程都在被改變(失真),時而壓縮、時而擴張,即使到了最終的影像,你也很難說這是你當初所看到的、所想要的畫面(達到客觀複製)。

因為充其量,那只是在這個系統當中,經由各種變因而導出的結果,唯有你不斷的去調整、編修,那才會成為你真正想要的影像(作品)。

 

 

自己實際測試一卷底片、找到自己喜好的沖洗方式與胃口,不斷的調整到自己喜歡的樣子,我想那就是攝影師偉大的工作了。

 

 

 10454059_10152216570922844_7932679619226387482_o+800px+P.jpg

Kodak 500T│Made 2012│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C-41│Parkon 235│ 

對我來說,我總希望呈現的作品能越接近我的想法越好,因此在早期接觸過期底片的時候,大量的後製反而是我常在處理的事情、增加對比、增加曝光、色彩平衡、偶爾加個光、主題銳利化。不過大多時候這些處理是因為,影像本身的品質就不好,例如過期底片的色偏、粗糙的粒子(只好去模糊或是稱之為底片感)、感度下降造成曝光不足。的確後製常常被人詬病的原因在於大多數我們提到後製,都是本身影像有瑕疵與不完美的時候,許多人拿來「補救」影像的一種方式。有些人也會因為後製的寬容性而在前製拍攝的時候漫不經心,的確,構圖可以另外裁切、偏斜的影像可以在後製校正,曝光不足的可以在後製用曲線拉回來,但是我所認為的後製,是出自於對影像的一種胃口(Flavor)。

 

「什麼叫做風格呢?一兩張叫意外,整批都這樣就叫風格了。」

 

 

10329981_10152157965577844_797104185994503969_o+800px+P.jpg 

10295053_10152157965547844_6337084834503929472_o  

10450003_10152157965942844_5712502202677839640_o

Kodak 50D│Made 2011│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C-41│Parkon 235│ 

 

 

 

 

10446202_10152231653372844_3395349593528794261_o我認為風格在過去有一些手法來構成、例如特殊的沖洗方式(蜷川実花的正片負沖)、對於某款底片的特殊曝光方式(川內倫子用Fujifilm Pro400H並過度曝光),這些都是由材料面去處理色彩的方式,在過去的一些攝影師也會利用暗房上的技巧做出特別的效果,有名的暗房技巧大師就是尤金史密斯。在過去藉由暗房遮色片的運用,很早就能夠做到遮色片處理、剪貼畫面與融接影像,這些都還只是二十世紀初的技術呢!雖然現在數位化逐漸取代我們在暗房做的事情,但是過去在暗房工作的人,早在一百年前,就在做二十一世紀的我們,現在還在做的事情了。

 

 

 

過期BOY


會使用電影底片也算是一種偶然,那個時候,對一個剛踏入底片,對於底片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到一種匱乏的狀況。那時候我也認為,底片可能僅是這世界剩餘不到幾年後,就會消失的工藝技術,就像是版畫或手繪製版一樣,會在這個世界的滾動之下帶進過去而後封存。那個時候我其實沒這麼在意底片的狀況,如果你認識我早期的創作方式,大概可以歸類成「一種窮匱潦倒沒有錢又想要玩底片然後買了一堆過期底片吃土拍出來又很過期」的流派,那時候我的創作大部份都來自於過期底片與過期藥水的,意外的得到一種復古味和各種對底片美好的想像。因為很窮又不想花太多錢去買底片,應該這樣說想用很少用的錢買很多的底片,用了品質不穩定的底片,卻忘了我們的目的是拍照,而不是買底片。[底片]要不要用過期底片?(二) 

 

 

10915015_10152634189272844_7838118191688853271_o+800px+P.jpg

出自於Bruce Barnbaum的著作:攝影家的創作方法與視覺觀點(博客來)。底片是攝影過程中最廉價的部分,如果我們花了錢買了昂貴的機器、為了拍某地的景色跋山涉水花了好大的一番力氣,每個環節都如此到位,但是卻用了過期底片,前面所做的努力,就被這區區一百塊錢不到的底片給破壞殆盡。

 

有批底片好便宜,不拍嗎!?


 那時候暗房老師提到了一種底片叫做分裝片,意思大概是廠商會生產一種無包裝的長尺寸底片,藉由分裝器將它重新分裝回底片罐裡頭,可以想像是一種底片大包裝的販賣版,不過由於需要加工處理加上差價並不大,在他們的年代也只有學生才會是用這種分裝片(那個年代原裝柯達黑白底片80塊、分裝片四五十塊的日子),其實沒什麼人會用分裝片,大部份的原因其實還是因為懶的將將底片分裝進去片殼,時間成本對他們來說可能還比底片的差價來的多。

當年除了黑白底片有分裝片(100ft)以外,專業負片如Portra 160NC和正片E100VS這些產品都有分裝片。但是大概在柯達逐漸縮小產量的日子裡頭,漸漸的只省下黑白底片與少數的正片,目前你能買得到的彩色分裝片,也只剩下富士的RDPIII,最近則有Adox CR200等等少數的選擇了。目前來說還能買得到的彩色分裝負片,就只剩下電影底片了。所以真的說回去電影底片的初衷:想省錢又想要拍底片。 

 

 

 10452877_10152216570692844_6457376696233561822_o+800px+P.jpg

Kodak 500T│Made 2011│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C-41│Parkon 235│

低反差與不飽和的色調,算是電影底片獨特的風格檔。

 

不過現在看起來,在眾多專業片的選擇裡面,電影底片介於直接適用於目前攝影系統的專業級負片與消費級負片中間,不經過處理,比起許多專業負片來說失色不少、比起消費級負片價格也並沒有便宜許多。不過他卻擁有比消費級負片好上許多的影像特色、比起專業負片有更多的後製彈性,在數位化的流程當中又取的一個相當好的「中間負片」的角色,使得最後呈現出來的影像可以更符合我想要的樣子。提到這個缺點在過去暗房裡頭可能是一個致命傷,原因來自於他的對比。彩色暗房當中控制反差的方式得由改變相紙來處理,一般來說我們比較超亮麗相紙與一般亮面相紙,我們可以觀察到超亮麗的反差會比亮面相紙高上許多,這就意味著電影底片對於傳統暗房放大其實會出現一些系統化上的問題:沒這麼鮮豔或好看,加上普遍電影燈光底片的色偏,在做修色的時候也會有一些麻煩,不過在數位亮房裏頭,這些缺點卻又一點也不重要了。不過電影底片低對比的特色如果是你想要追求的「風格」,其實在玩統暗房反而也是一種技法,這個低對比過去可能要刻意使用過期底片或是藉由顯影不足來實現。

 

 

 

 

 

 

 

 

去哪裡沖洗呢?


如果你喜歡後製影像、對於影像的品質有點挑惕,電影工業的技術可以滿足你的需求。習慣拍攝消費型底片了話,想省錢這一點可能省不太到,可能會貴上一點點,但是相對應帶來的品質會讓你覺得物超所值。如果你是習慣拍攝專業型底片了話,每一卷可以省下一個排骨便當,不過缺點就是掃描過後你得稍微處理一下影像,過去習慣的你要開始學習調整對比與色彩。另外一個普遍應的缺點就是:哪裏可以沖洗電影底片呢?以及有沒有自沖的可能性?

講到沖洗,又要先說回原點:很窮。所以我一開始在接觸電影底片的時候,也被那沖洗費用給嚇得退三步,台北影業單沖一卷是124塊,除了不含掃得另外處理之外,處理的時間往往需要一週以上。所以那時候找沖洗的店家也讓我頭疼了一陣子,後來常去的沖洗店家是台北的武昌時代,一卷沖含掃大約是135元,我猜想是用原本的C41藥水處理,之後也有陸續嘗試過彩韻沖掃170元與高雄自由150元。平均起來價格都約莫在130-170左右,普遍比起普通負片貴上二三十塊。我其實越到後面越喜歡用郵寄的方式寄送底片,一方面是因為台北許多相館的位置越來越遠離市中心,有時候專程過去一趟的時間與油錢,比起郵寄的費用並沒有少多少。當你開始喜歡郵寄送之後,你所能選擇的店家就突然廣闊許多,想寄去美國好萊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像是花蓮的彩韻就是在沖印市場裡頭很有趣的例子,有從台灣各地專程送過去給他沖洗,不然一般在花蓮的底片數量,往往很難負擔原本就已經是稀有產業的沖印市場。

 

10403937_10152239222257844_2757529913957655224_o+800px+P.jpg

Kodak 500T│ASA 1600│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ECN-2+│Parkon 235│

 

 

武昌時代(地址)、花蓮彩韻(粉絲專頁)、高雄自由(粉絲專頁),哦,對了,台北影業在2015年中止了底片的業務。目前電影工業級沖洗的店家也僅剩下現代影業(粉絲專頁)。

作為一個「窮到沒有錢買新鮮底片」的流派,底片給人家沖洗很明顯就不太符合窮困潦倒的概念。所以在接觸黑白沖洗一陣子之後,我也開始接觸彩色沖洗的流程。一開始我也被碳層嚇得要死,但是實際操作之後才發現,碳層其實沒有這麼令人頭疼,不過對於藥水的污染和碳粉的沈澱倒是對回收藥水產生不少問題。對店家來說,如果沒有勤勞地沖洗機器的滾筒,可能會造成溢出的碳粉刮傷底片的情況發生,這一點倒是要小心,觀察沖洗完後碳層的清除程度與刮痕可以作為店家沖洗技術的依據。

在光影暗房工作室(紛絲專頁)曾經有開過電影底片沖洗的流程與技術與碳粉的介紹(文章),底片大帝國剛好有參加過這次由光影舉辦的電影底片實習,有寫過心得分享,有興趣可以參考看看(文章)。也因為這樣我也開始踏入自己處理電影底片的過程,相較於送外面沖洗的過程,成本大概與一般C41處理的過程無異,不過多了去除碳粉的預洗和最終定影後的碳粉擦拭。增加出來的成本大概就是寫真用海綿吧,如果真的很在意碳粉的殘留,雖然海綿可以反覆清洗,但是對海綿材質本身還是會損耗,如果為了省下海綿的費用導致刮傷,就有點得不償失了。自己沖洗的好處總是責任自負,在過去沖洗的經驗裡頭,的確也遇過處理技巧拙劣的店家,導致在後期處理影片的時候要不斷的煩惱刮痕跟碳粉殘留的問題。近年來也因為電影底片逐漸推展成形,及比較多店家願意開始分裝電影底片,所以越來越多店家願意投入電影底片沖洗的服務當中。不過在過去沖洗電影底片並不是設計給既有的工作流程,在很多技術方面都是在不斷的錯誤中學習,也因為電影底片會多一道去除碳粉的人工作業,當案件一多的時候,往往碳粉去除得不乾淨、也更容易刮傷影像。所以如果比較在意影像的品質,選擇你信任的店家會是你在接觸底片第一個要嘗試的問題。

 

 10869866_10152573305497844_429364602647482556_o

觀察底片上殘留的碳粉污漬

  螢幕截圖 2015-07-04 18.52.29

在影像上可以觀察到未去除的碳粉,會呈現白色的粉末小點點(150%)

 

 

 

 

 

 

 

10497444_10152216570847844_7461255804838841726_o+800px+P.jpg

Kodak 500T│ASA 800│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C-41│Parkon 235│

好的處理店家可以幫你避免不必要的刮痕與乾淨的片基,但是這種手工的去除步驟可遇不可求,只能平常多去找老闆聊聊天說說話套套交情。

 

沖洗的藥水


如果你不想每次都跑去跟老闆交關,自己有自沖的能力了話,自己嘗試在家裡沖洗電影底片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電影底片的沖洗規範當中其實藥水與普通負片的藥水有所區隔,雖然實務上用C-41普通負片系統也的確沖得出東西。早期我在接觸電影底片的時候,我其實沒有注意到藥水上的差異,大部份都只注意到碳粉。早期的電影底片作品大多都是用C41藥水沖洗而成,那時候對於電影底片的色彩和顆粒表現,老實說的確與想像中的「電影感」有一小段的落差,不過那時候由於用的底片經過一小段時間的流浪,所以或多或少也產生了影響,而外的發現大概就是如果底片不斷再解凍與冷凍中來回存放,會讓碳粉層膠結,到最後就會變得很難擦拭掉,會變得有點黏,這對沖洗底片的時候會造成一些困擾,也增加對底片刮傷的機會。

 

20140607_Kodak_500T_minolta _7sII_27+800px+P.jpg

Kodak 500T│ASA 400│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C-41│Parkon 235│

 

在光影暗房工作室的時候,陸續注意到顯影劑與新鮮底片的顆粒差異,參考國外的論壇柯達的電影底片沖洗手冊,我們開始注意到藥劑對反差指數與顆粒的影響,在極端的環境下,ECN系統可以將電影底片的色彩與顆粒表現的比C41來的完整,不過確實在早期我們處理電影底片的時候,絕大部分店家沖洗與玩家自沖的藥水都是C41的系統。主要是因為ECN的藥水買不到,也只有大量處理的電影底片的影業有能力獨立大量叫貨以外,你也很難找到供應的廠商。

 

14339184845_a1d6e2dc1b_k+800px+P.jpg

Kodak 500T│ASA 400│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C-41│Parkon 235│

 

 

 

不過總體來說,C41與ECN2的差異固然存在,不過對於單純地取得影像,差異並沒有我們想像中得那麼大(不會說用了C41沖洗之後底片就會變成黑色),但是在原始設計給電影底片的寬容度、染料顆粒等等這些技術文件,都是以ECN2的前提下的觀察,所以如果你想得到電影底片最好的樣子,ECN系統可能對你而言是電影底片的最後一塊拼圖。

 

 

 

 

2014-12-30-Kodak-500T-Canon-Rbel-03-AA005+800px+P.jpg

Kodak 500T│ASA 1600│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ECN-2+│Parkon 235│

早期在用電影底片的時候,我很喜歡將它增感到1600-2000左右在室內與夜晚裡拍照,一方面是高感度底片如FUJIFILM NATURE 1600一卷很貴($300),把電影底片增感到1600瞬間就賺了一百多塊錢啊!增感帶來的反差提高與粒子相較起來,反差在這個時候反而比好看。可惜的是過去晚上路燈都是低色溫的鈉燈與鎢絲燈,現在隨著時代的演進,逐漸改成白光的LED式路燈,在這樣子的氛圍下,燈光片的色溫又會更藍了些。

 

 2014-12-30-Kodak-500T-Canon-Rbel-02-AA034+800px+P.jpg  

Kodak 500T│ASA 1600│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ECN-2+│Parkon 235│

即使將底片往上推兩格,粒子與顏色的表現都讓我覺得很驚喜。

 

2014-12-30-Kodak-500T-Canon-Rbel-03-AA019.jpg

Kodak 500T│ASA 1600│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ECN-2+│Parkon 235│

在這樣子的微光條件當中,電影底片也能夠達到很好的紀錄效果。

 

20150208_Kodak_500T_Regular_002  

Kodak 500T│ASA 1600│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ECN-2+│Parkon 235│

在婚宴場合側拍也可以抓到不錯的光影,在鎢絲燈下的眼色會顯得相當漂亮(正常)。

 

2015-03-13-Kodak 200T-2014-Nikon-FTN-000082550005

Kodak 200T│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ECN-2+│Parkon 235│

比起使用過的專業負片而言,電影底片在質感上的確可以與之競爭(有時候啦)。

 

 

自己的電影底片藥水自己調


 

螢幕截圖 2015-07-04 12.16.09 

其實在美國的柯達電影底片沖印指南裡面,柯達常常把藥水的配方公佈出來,ECN也不例外,相關的調配比例與原料都寫在手冊當中,連原料供應商的電話跟地址也順便一起寫在裡頭(可惜是美國地址)。以目前要購買到柯達原廠的套藥(KIT),其實還是存在著一些難度,而且如果因為藥水過於昂過導致沖洗不易與價格上升,那麼電影底片的優點也都被高昂的沖洗費用給稀釋,那其實就沒有這麼吸引人了。因此在國外有玩家和暗房依照柯達原廠的配方調製出類似ECN-2的藥水,發展出如同黑白暗房的客製化藥水的風格。而台灣目前只有少數暗房(LAB)藉由在黑白暗房上的經驗有類似的服務,大部份標榜ECN-2的沖洗店家,有部分是跟大陸的LAB合作,其實藥水可以在掏寶網買到,像是EVO(掏寶網)與鹵化一切(掏寶網),都有販售調製好的套藥與配方,如果你也想從自己家裡開始自沖,點一下兩三天後就會送到你家的Seven,比跟柯達代理商叫C41還要快。

光影暗房工作室是少數自己有能力調配藥水成分,藉由調整藥水成分來控制沖洗成果的暗房之一,藉由調整特定成分可以將整體的對比提升、色彩會燒愈濃郁一些,再經由掃描的時候可以比較接近專業底片色彩的表現,不過套藥目前都算是少量調配,避免大量儲存而變質,僅對暗房內開放,這倒是有點可惜的一點,不過,有興趣倒是可以到光影暗房工作室(紛絲專頁)的粉絲專頁詢問沖洗的服務,偶而可以跟到跟暗房一起沖洗ECN-2的梯次。

 

 

000070420010-01  

Kodak 200T│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ECN-2+│Parkon 235│ 

 

結論


電影底片有一些有趣的特性,在還沒有接觸這些大量文件之前,其實我也一直以為電影底片有超強大的寬容度(隨便拍都有細節)、又或是會出現電影感或是超夢幻景深(才怪),或是色調。其實都沒有。一開始得到的都是醜醜的、低對比灰濛濛的影像,如果用了燈光片在日光燈下拍還會變得藍到出水。在許多底片的選擇裡面,電影底片是一個很好的創作媒材,建立在較高寬容度、以專業片來說比較便宜的價格(例如Potra400的$300塊),在某方面來說他也帶有一些缺點,比較昂貴的沖洗費用(大概貴三十塊到五十塊)、不是每家店都能夠沖洗,也不是每家店都有ECN-2的藥水,而灰濛的影像也不太適合直出,如果不做後製調整,其實我認為那種顏色不會是我心目中我想要的色彩。他不像正片或是一些鮮豔的負片,可以在你一沖洗出來掃描之後就可以得到滿意的影像,電影底片是個醜小鴨,你還得幫他理理毛、整理整理之後才推得上台面。但也因為這樣的特質,電影底片比起許多負片(或著是正片),在創作上多了很多的寬容性,拍攝起來會更靈活,例如比較好高光的寬容度、陰影的顆粒的抑制,讓在後製處理起來有更多的可能性,不必面對稍微拉高一點曝光就得面對噪點、降低高光就出現斷階。電影底片不存在那些神話,這些神話在原廠的資料其實寫得相當清楚,電影底片銳利,不過他並不會比專業的底片更利、電影的發色漂亮,前提是需要調光(後製)。如果你更喜歡的是影像的各種可能性、你喜歡發展影像不同的面相與特質、那我想電影底片會是你不錯的夥伴,與你一起走在創作影像的路上。

20150613-04 KODAK5219 AA029+800px+P.jpg

Kodak 500T│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ECN-2+│Parkon 235│ 

 

 

這篇文章寫到最後其實有些長的過頭,要在結尾打上「⋯⋯這是我這幾年對於電影底片『短短』的總結⋯⋯」是好像有點心虛,電影底片在最近好商業電影逐漸轉型成數位製作的背景下,這幾年萎縮的程度並不亞於普通底片。不過好消息倒藝術導演並沒有完全放棄電影底片,在英國,許多獨立製片的小型工作室仍然不斷的在使用電影底片,某部分來說,電影底片或多或少延長了我們對於底片的選擇,在許多底片瀕臨停產與過期的同時,電影底片或許也會有那一天,只是來得比較晚,身為一位攝影師或是影像工作者,只要把底片裝上相機的那一秒開始,底片就還沒有死。縱使有一天我們會懷念那些有新鮮底片的日子、會捨不得將僅存的最後一卷底片放進相機,別忘了現在,只要還能拍照、還能呼吸,就不要停止拍照、努力去感受生命的顯影在世界上美好。

 

 

20150613-05 KODAK5219 AA007-Dustoff+LR+800px+P.jpg

Kodak 500T│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ECN-2+│Parkon 235│ 

 

 

FILM NEVER DIE,

DO NOT BUY

TOO MUCH FILM

TO BE LAZY

 TAKING PHOTOS.

 

20150613-05 KODAK5219 AA008+LR+800px+P.jpg

Kodak 500T│光影暗房工作室沖洗掃描│ECN-2+│Parkon 235│  

 

arrow
arrow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