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王福春的作品對於紀實的想法

1016│哈爾濱的火車│02.jpg

攝影其實依附著時代,每個時代都存在每個時代獨有的創作方式。像是王春福拍攝火車上的機遇,或是拍攝美國人Robert Frank,這類紀實與「狩獵」大眾的攝影題材,在現代已經漸漸地「不太適用」,一來是攝影的力量(與用途)在現代隨著網路得到了無限的力量,他既是一種優點方便傳播,也成為一種可怕的侵蝕,他可能毀滅人與人之間的目的,以及對鏡頭的對抗、甚直敵視。
 
而的確,當我們抱著「要拍出與攝影紀實大師」一樣作品時,實際上這樣子的攝影是不容易得到被攝者的尊重,他更像是一種掠奪與收割,變成一種來自攝影師自上而下的利用。
 
現在看起這些作品,或許很多瞬間在現代不敷存在,這是一個雙面的時代鎖定,我們既無法在這個時代得到陌生人這樣子的信任(來自被攝者)、另外一個則是,在未來大家更傾向與手機相處的年代,或許每個人在畫面中,都是個臉上發光的博格人。

 

arrow
arrow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