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AF600/Olympus MJU2
今天帶出門的兩台相機都是六月份才來的新朋友
底片之所以有趣
或許是最近開始調藥水而有感而發,好像也很久沒有專心在測試底片這件事情。讓沖洗底片變成一種有點制式的工作,如同數位一般,好像少了一點什麼。這總像是一個循環,拍底片的人總是在不斷的懷疑與堅信,有時候,你需要找一點事情來充值信仰。
自己沖洗黑白底片的人其實近年來有越來越多,這要歸功於底片市場的擴展以及網路知識的流通,從以前到現在最大的改變可能不是器材或是底片產品的革新,而是有越來越多的知識藉由網路分享了出來,過去在專業書籍的論點與化學配方,也在業餘市場玩家的探究下有了新的進展,說起過去翻譯暗房攝影書籍的流通速度,現在藉由網路與翻譯機器人,許多原本艱澀難懂的討論文章,雖不能完全了解,但也踏出了學習的第一步。關於暗房技術的進展其實相對於數位,在過去將近一百年已經有相當成熟的系統,像是過去介紹過的Pyro和這次介紹的D-23,本質上都已經是距今數十年以上的配方,近代可以透過一些新的化學改變而達到不同的效果,這一點我想就是暗房之於數位,可以有夠多與廣闊的延展。
Kodak TMY-2/D23/Nikon AF600/igreensheep
今天也是一早起來沖片,陽光特別的漂亮,看起來是適合測試反差很的天氣
身為一個拍底片的人為什麼要深入暗房到這個層度,其實拍底片也可以像是拍數位一般,只要按下快門、給店家沖洗後回家做數位調整。我自己其實也這樣完成你在這裡看到的大部分作品,不過當你可以經由暗房程序做出一些改變的時候,比起單純只有數位的後製手法、你就多了在沖洗時的調整和選擇,吃習慣便利商店的便當,偶爾學著自己動手煮點東西,從中其實能得到與別人不同的樂趣,即便在旁人看起很麻煩了不少。
Nikon AF600
今天餵AF600的是
連我自己也很少拍的Kodak TMY 400,
因為價格不便宜。
拍習慣分裝片的我很少會用的原裝底片
不過原本六月初的計畫是使用Tmax的專用顯影劑,
從六月一號的範本基本上就是為了測試這捲底片與原廠的搭配。
Kodak TMY-2/TMAX/Nikon AF600/igreensheep
六月一號的小範本
隨身相機的好與壞
喵兔(MJU2)當年應算是中階的佼佼者,再往上就應該是如Konica Hexar AF與Contax T3,那麼AF600又稍微更入門一些,即便做得外型很討我喜歡,不過他終究也是一台功能受限的入門機。這類相機在這個價格帶基本上都只有按快門的功能,會多一個輔助的小綠燈來告訴你有沒有對到焦,只是這個對焦燈也常常讓你有一種不確定的錯覺。高階一些相機,還會配置目前的快門速度,讓你評估現在的光圈與快門組合,喵兔跟AF600就顯得很單純,太靠近的東西拍攝的時候都接近盲拍。AF600說起來有一點可惜,他的保存狀況比較不好,有比較多的摩擦痕,導致從觀景窗看出去都會有一些白霧,喵兔則保存得不錯,明亮的觀景窗看起來心情就好上不少。
雖然我常說機身只是一個暗盒,可以好好地安裝底片、操作順暢即可,不過好的機身帶給你的回饋與拍攝當下的視感,會讓你在拍攝的時候更有動力。現在想一想不知道能不能拋光AF600前面的塑膠板讓他看起來清晰一些,不然我就把他戳破好了。(゚∀゚)
Kodak TMY-2/D23/Nikon AF600/igreensheep
走上河堤的階梯
以前拿Contax T3的時候可以自定義的東西比較多,最高級的功能大概就是可以記憶閃光燈模式,這個到目前用到過的隨身機,只用過Contax T3有,以及那細心留片頭的小功能,到現今還是我心目中設計最完整的一台。
Fujifilm F500T/Nikon AF600/igreensheep
抽水站/鐵絲網01
Fujifilm F500T/Nikon AF600/igreensheep
抽水站/鐵絲網01
這兩張就是這種傻瓜相機對焦的硬傷,
即便有Marco的微距功能,
小綠燈亮起的時候,你其實也不知道會對在哪裡。
Fujifilm F500T/Nikon AF600/igreensheep
河堤01
Fujifilm F500T/Nikon AF600/igreensheep
河堤02
寬景模式下如果一起掃描,
掃描器其實會計入上下遮版的濃度,
上下對照之後你會發現即便是在同一個時間/場景下的照片,
色彩表現上還是會有些不一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