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805-25-BW-135-1912-Kodak_TMY2-新相機測試-工作室-Nikon_AF600@400@24@5-5@TMY@H05.jpg
Kodak TMY-2/TMAX/Nikon AF600

最近的第二位新朋友

今天的事情,昨天一個晚上把黑白底片都交完件,趁著早上把最後六月初寄來的中片幅電影底片也掃描完。下午想說可以睡一下,交完件走回工作室還買了兩盒哈根達斯,我特別喜歡草莓口味。哈根達斯的的草莓是真的有草莓,這一個超級小盒的冰淇淋,可以買八盒小美冰淇淋!!下午的時候有一位攝影朋友打電話來問Double-X的事情,不過因為這幾個月有不少訂單,原本訂了三四盤在這幾個禮拜也都賣完了,這位攝影朋友一下子就聊了三四個小時,等我回過神來,我的草莓冰淇淋已經融化了,拿回去冷凍庫冰了一下,嗯... 還是變成奇怪的膏狀,默默流下兩行眼淚。

M1805-25-BW-135-1912-Kodak_TMY2-新相機測試-工作室-Nikon_AF600@400@24@5-5@TMY@H01.jpg
Kodak TMY-2/TMAX/Nikon AF600

Nikon AF600

在近代的底片機中,AF600算是Nikon做起來相當嬌小的一台,外型收得比較圓潤,你幾乎不會在相機上看到直角,即便是鏡頭周圍也都收了圓華的圓角。同樣出生自九零年代(1990),現在算起來跟我是差不多歲數的傢伙,一開始我以為這樣子的設計是來自於Konica Big Mini (BM210),都屬於次級光圈F3.5,也都是主流的35與28等焦段。AF600比較特別的是它也具有Marco微距的小功能,但就跟我之前說的一樣,這個微距的真正的距離對,實際上有一點難以捉摸

M1805-25-BW-135-1912-Kodak_TMY2-新相機測試-工作室-Nikon_AF600@400@24@5-5@TMY@H03.jpg
Kodak TMY-2/TMAX/Nikon AF600
寬景模式也是這個年代假裝成為35mm的新潮流

寬景模式大約也是從這個時候逐漸加入每一台隨身相機哩,這類的設計都只是在底片艙上做了一個上下遮擋的檔片,或許有一點掩耳盜鈴的感覺,不過當年的電影攝影機,也用了類似的手法來做出所謂的超寬景比例。比較特別的是他使用了兩組日期曝光機制來對應寬景/全景的照片,如果你看寬景模式下的底片,他其實會在整個畫面印下兩個日期。

M1805-26-BW-135-1913-DoubleXX-新相機測試-工作室-Nikon_AF600@400@24@5-5@TMY@H02.jpg
Kodak DoubleXX/TMAX/Nikon AF600
如果你沒有裁切上下的遮擋片,你會發現畫面會有兩組日期

M1805-25-BW-135-1912-Kodak_TMY2-新相機測試-工作室-Nikon_AF600@400@24@5-5@TMY@H09.jpg
Kodak DoubleXX/TMAX/Nikon AF600
在DS Digital字體統治了90年代後半期的數字之前,像這養的Dot Digital點陣數位字體,總讓我覺得特別的欣賞。

他和我之前使用過的隨身相機相比好像沒什麼特別的不同,蠻意外的設定是有一個雙自拍功能,他會在定時後,第一張的後十秒再拍攝一張,對於喜歡多留下一點回憶的人,這好像是一個可以不用一直走回去觸發快門的一個好設計,同時也有一個慢速閃光同步,算是在隨身相機上蠻意外的進階功能。開機的速度相當快,與Contax T3一樣有一個小小的保護百葉窗,許多老AF600這裡都會有些不順暢,不過幸好大多是關閉的時候關不完全,張開的時候不會像T3可能會有瞇瞇眼的問題,不過依舊還是建議在拍攝前可以注意一下,如果你的百葉窗沒有這麼順暢的開合。

M1805-25-BW-135-1912-Kodak_TMY2-新相機測試-工作室-Nikon_AF600@400@24@5-5@TMY@H11.jpg
Kodak DoubleXX/TMAX/Nikon AF600

新嘗試

自己沖洗底片總有一些優點,除了可以自己控制一些變數以外,也比較有機會去針對一些平時沒辦法調整的參數做嘗試,在接觸沖洗之後,下一個你會碰到的就是關於化學藥劑的調配。無論從過去到現在,暗房的工作一向被比喻成烹飪(Like Cook),在成為暗房人的路上,大都會讀的一本暗房書籍就是這樣命名「Darkroom Cookbook」用食譜來比喻豐富的沖洗配方,我想是一種意外合拍的雷同。

說回我那沒有緣分的冰淇淋,在聊天的過程中,這位攝影朋友推薦了我一款顯影劑配方,D23。D23其實是一款很有歷史的配方,可以追溯到當代暗房大師安瑟亞當斯的年代,在亞當斯老先生當年也常使用這款顯影劑為作品顯影,不難看出他有一些純粹的優點。D23在顯影劑的分類上是屬於比較簡單的成分,主要的配方也就只有兩種,顯影主劑米吐爾(Metol)與抗氧化劑亞硫酸鈉(Sodium sulfite)。

D-23
Metol---------------7.5g
Sodium sulfite-----100g
Water------------1000ml

在畫面的呈現上屬於軟調顯影劑,講簡單一點的意思就是他的反差比起大多數顯影劑都來得低一些,視覺上畫面會比較平緩、灰階比較平淡,對比較低,但因為可以很好的保護亮部,所以即便沖得時間過頭,亮部也不會有過份顯影的樣子。這個優點讓他很適合為初學者,在控溫/時間上有比較多的緩衝,將這個優點極端化就是在面對不同品牌/種類的底片時,單一時間也可以為所有底片達到一個不錯的顯影濃度。反差低(軟調)的好處是他保留了較多的細節給後期製作,在暗房當中這樣子就有更多可以利用反差相紙表現的機會,在面對大光差的場景,也可以很好的將細節記錄在底片上,即便是在現代的數位掃瞄系統也是有相同的好處。

這個配方其實是柯達在1945年提出,這種顯影劑又被稱之為「補償顯影劑」,雖然在現代一直沒有商業化的產品,但因為成分相當簡單,所以在暗房圈當中也不算是難入手的藥劑。在過去這個配方通常用來壓制反差過大的場景,像是雪景、落日或是日出等反差相當大的攝影場合,那麼在現代的用途上基本上他給了後期與暗房不少的調整空間,他與D76有相當多類似的地方,都屬於相當細緻、可以得到不錯的實效感度。不過就單純比較D76的成分,D23其實算是比較「重本」的顯影劑,每單位的Metol使用量多了250%,不過因為擁有相等的亞硫酸鈉,溶解銀粒子的能力都相當不錯,對畫面上有著不錯的微粒效果。對專業攝影師有著輕易控制反差場景的優點、對於初學者而言,也是最容易自行調配與沖洗的配方。

那麼,我們就來試試看這一款顯影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