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幕截圖 2015-11-08 07.53.23

Pyro家族的顯影劑常稱做雙液顯影,但是也有更多重主劑的配方。

Pyrocat-HD(1:1:100)8.5mins stand/Fuji Acros 100/100% crop

新的顯影劑使用心得


在一開始接觸暗房的時候,第一款顯影劑其實不是底片顯影劑是多重相紙反差顯影劑,我也不曉得為什麼我們一開始走的路都特別艱辛(苦笑),之後使用系統(Ilford)的關係,後來常用的顯影劑是Ilford LC29,大約用了四年左右才改駛逐漸改變使用藥水的習慣,兩年前開始使用Kodak Xtol,想要更好的粒狀性與溫順的反差,另外一個是想減少顯影時的時間,過去顯影時間大概都要花上十分鐘以上,老實沖洗個三四輪下來,還真的蠻累。後來改用Xtol之後可以控制在十分鐘以內,讓待在暗房的時間可以減少,更快的使用影像。

今天來談談從九月開始新加入的顯影劑:Pyro,在這之前,要先講一下過去我使用顯影劑的歷史;會有這個機會要先感謝光影暗房工作室與暗房老師江蕃薯幫忙調配藥水。

 

 

螢幕截圖 2015-11-08 07.53.40

Pyrocat-HD(1:1:100)8.5mins stand/Fuji Acros 100/

一般處理這類染色型底片的掃描時,都會略帶一些褐棕色。

在過程中其實一直在嘗試更簡單的顯影方式,一般的攪拌方式大致上是每分鐘搖晃十分鐘。後來再接觸低感度黑白底片時,看到國外使用同款底片的攝影師使用Ilford LC29用非常稀薄的濃度做所謂的靜置顯影。靜置顯影基本上就是一開始做消泡與均勻搖晃之後,就放到顯影結束的一種顯影方式,通常這類顯影時間會拉得更長(例如半小時到一小時,看稀釋的比例決定),原因是因為缺乏攪拌,所以藥液交換的效率並不好,但是也因為這種效應,衍生出另外一種靜置顯影獨有的邊緣效應。這邊引用愛上古典攝影的Benny老師的文章來解釋一下邊緣效應註1:在講邊際效應之前其實要先講攪拌與底片顯影之間的關係。

原來來自:沖洗黑白負片時的攪拌方式

作者愛上古典攝影工藝:Benny老師

沖洗黑白負片時的攪拌方式


在底片沖洗的過程中,顯影這個步驟,決定了底片的反差,階調與粒子大小。 通常可以通過決定顯影液的種類、液溫、沖片時間,與攪拌方式來控制。 攪拌方式因人而異,所以即使用相同溫度比例的顯影液,相同的沖片時間 也會產出不同的結果。 通常攪拌的前30秒到1分鐘,會採用連續攪拌的方式,這可以避免藥液與藥膜在一開始啟動反應時, 產生不可逆的化學缺陷。而其餘的時間,根據靜置時間的長短,可以分為連續攪拌、間歇攪拌、最少攪拌與站立式。(Stand:站立式,在這裡我翻譯做靜置顯影)

顯影靜置時藥液與藥膜產生反應,底片的亮部(拍攝時畫面的亮部)接觸的顯影液會最先用盡,而暗部 (拍攝時畫面的暗部)接觸的顯影液還保持新鮮狀態。顯影攪動時,藥液會開始置換,使亮部繼續發展。

因為如此,在顯影過程中攪動時間愈長,亮部持續發展,會明顯增加對比度。而靜置時間的延長,則會影響到畫面明暗接鄰處的反應狀態。產生所謂的Eberhard effect(邊際效應的一種),會明顯增加銳利度。

連續式攪拌:通常透過jobo的自動設備來完成,不停的置換藥液,應減少約20%的顯影時間。

間歇式攪拌:前30秒到1分鐘連續攪拌,之後的時間每30秒攪動5秒,或每1分鐘攪動10秒。 (最常使用的方式,可以使畫面平衡發展)

最少式攪拌:前30秒到1分鐘連續攪拌,之後每3分攪動10秒。 (通過最少的攪動,可得到更多的銳利度,應增加約50%的顯影時間)

站立式攪拌:前1分鐘連續攪拌,之後時間保持靜置或每隔5-10分鐘攪動10秒(半站立式攪拌) (通過最長的靜置時間,以得到最大的銳利度) 在需要大尺寸的放相時(超過10倍),可以考慮利用最少式攪拌與站立式攪拌,可得到較銳利的畫面。

螢幕截圖 2015-11-08 07.58.21

 

Pyrocat-HD(1:1:100)8.5mins stand/Fuji Acros 100/

靜置顯影的好處


從Benny老師文章可以看到中間有一段寫著亮部與暗部的成形方式,而我們可以藉由控制亮部與暗部,得到需要的反差。大部份間歇式提高反差的方式是延長沖洗時間,讓亮部可以發展更多,暗部則因為沒有曝光所以不會隨著時間而發展,如此就可以拉出反差。在延長時間的沖洗條件下,會增加粒子的粒狀性,同時也會提高底片的實效感度。除了時間、增加顯影過程中的攪拌速率、溫度,加速亮部反應都會讓反差加大。

靜置顯影和攪拌顯影不太一樣的地方是,他缺乏新液與舊液的交換,整個顯影過程相當緩慢,活性耗盡的老液不像攪拌顯影可以迅速帶離底片表面。這一點會造就有趣的伊伯汗效應(由德國攝影師Gustav Eberhard發現的一種邊際效應),這種效應可以讓亮部與暗部的交接處產生銳利的邊緣。

這個效應跟亮部(高濃度區域)與暗部(低濃度區域)有關,高濃度區(亮部)域會快速消耗稀薄顯影劑當中的還原藥劑,但是低濃度區(暗部)則保留更多尚未反應的藥力。這種效應會讓暗部與亮部之間的區域有很明顯的邊緣,讓觀者看起來更銳利。這樣子的效果比起在後製時期使用遮罩來增加銳利度而言,更自然而且有效,所以對於需要做大幅放像時,這樣的顯影方式可以得到銳利的畫面。縱使可以使用色盲片以及遮罩來增加銳利,但是在暗房操作上都算是蠻複雜的技法,如果可以用顯影的方式來得到相同的目的,可以節省不少的後製時間。

同時,因為顯影方式相較起來相對簡單,雖然時間較長,不過因為不需要待在顯影罐旁邊,所以不像是一般顯影會有一種放空的苦澀,我絕對不會說中間在等顯影的時間我都跑去吃餅乾;進行多罐顯影的時候流程也相對簡單。其次跟靜置顯影的藥水有關,大部份的靜置顯影都屬於高稀釋比例的顯影劑類型,所以對於時間上的控制相當有彈性,主劑還原耗盡之後就不太會繼續發展亮部,另外一點是由於顯影時間相當長,倒入藥水、藥水流入以及藥水流出這段時間的時間差就不太會影響整體的濃度發展。二十分鐘的三十秒與六分鐘的三十秒,後者就可能讓整體的曲線有些微的改變。而這類稀釋比高的藥水在保存與體積上當相當袖珍,大多濃縮數顯影劑五百毫升到一公升就可以沖洗數十卷,而類似D76或是Xtol就需要準備一個大桶子,把藥水調好之後,找個五公升的空間來放,而泡開的藥水氧化的速度也相當快速,大多數藥水沒辦法撐過一年,而存放的條件也會隨著使用越來越不良(瓶內的空間越多氧化速度會逐漸加快),濃縮液的好處就是在適當的環境下,有人的Rodinal放了三年還保有活性(不過不建議啦...)。

而這類超高稀釋比的顯影劑由於主劑稀釋的相當稀薄,所以大多數使用方式都是單次不回收(One shot),雖然說可補充的Kodak D76和Xtol可以重複使用,但是一般人對於判斷藥效和補充藥水有品管上的風險,所以即使原廠表示Kodak Xtol可以處理一定數量還保有活性,但大多數的使用下,我還是採用單次不回收  ,成本來說高了些,不過比起穩定的影像品質這一點小成分我覺得相當值得。

來談談顯影劑的成分


上面這些有趣的性質在濃縮型的顯影劑上都有這樣子的特色,早期使用Ilford LC29的時候,曾經用靜置顯影顯影過黑白電影底片Polypan F50 ,然後放大成20寸。低感度搭配靜置顯影的銳利化特性,讓35mm底片在超過十倍的放大倍率仍有不錯的邊緣輪廓。

327976_10151049039697844_332043739_o

Polypan F-50/ILFORD LC29(1+19)/20mins stand

620696_10151049530412844_82116617_o

Polypan F-50/ILFORD LC29(1+19)/20mins stand/[暗房]24inch的視野  

當時沖出來的結果很令人滿意,大概是過去對沖洗的時間與溫度(甚至是曝光)都還不太穩定的情況下,過去常常沖出對比過高的影像,這次改變顯影的方式就意外的有豐富的色調,實在是令人喜歡。

不過這卷底片在2014年之後就不知道為什麼消失了,現在也很少看見這款底片的蹤跡了。 

螢幕截圖 2015-11-08 08.12.35

會接觸到Pryocat主要是九月的時候翻譯[底片]選擇底片這件事情(一) 的時候,查了[底片]從捷克來的瘋馬-Fomapan creative 200 這卷底片的討論,意外的找到國外大片幅底片的暗房討論(在國外Foman所推出的大片幅比35mm底片更常被使用,一方面應該也是比較便宜的緣故),其中看到一個奇怪的顯影劑,和過去常看到的Ilford與Kodak或是Agfa的顯影劑不同,是一個沒看過的顯影劑叫做Pyrocat。事實上Pyro其實有一整個家族:相關的還有Pryo PMK(Pyro-Metol-Kodalk)、Pyrocat、Pyro-HD、510-Pyro、ABC Pyro、WD2D 。這些顯影劑通常都是雙液型(ABC-pyro是三劑),可以藉由調整A與B劑的比例來控制還原的速率。 

這些顯影劑的主要成分來自於這個傢伙:Pyrogallol (developer) 連苯三酚。

 

 

 

 

 

螢幕截圖 2015-11-08 08.09.43  

過去常見的PQ與MQ型的險應劑分別:像是柯達D76(Metol-hydroquinone,MQ type,米兔耳-對苯二酚)、以及ILFORD ID11(Phenidone-hydroquinone,PQ,菲尼酮對苯二酚)。對苯二酚其實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看見,他是化妝品當中的美白成分、素有皮膚漂白劑之稱,而一般你看到過期的藥水的棕褐色,就是來自於對苯二酚受到光線氧化後的顏色,所以在儲存這類成分的藥水時,最好可以用深棕色或隔絕光線的瓶子來延長保存時間。

 

 

 

 

 

螢幕截圖 2015-11-08 08.11.45  

而新式的顯影主劑取代用維他命C(Vitamine C,ascorbic acid,抗壞血酸)對苯二酚,像是柯達新推出的Xtol就是為了取代D76成分當中的對苯二酚。這裡有個小故事,其實剛剛提到上面三種主劑都是有毒的(Metol、Hydroquinone),這兩劑倒進水裡魚都會浮起來,歐盟在幾年前規定不能再用對苯二酚當作顯影主劑之後,大多數PQ和MQ型的黑白藥水幾乎都沒辦法在歐洲國家販售,於是柯達另外找到了抗壞血酸來取代對苯二酚在藥劑中氧化劑的位置。(大約是2000年之後的事情)

對了,維他命C的顯影劑還有PC-TEA(Phenidone, Vitamin C (Ascorbic Acid) & Triethanolamine mixture),這個名字很可愛吧!

Pryocat最主要的成分是Pyrocatechin(鄰苯二酚),與菲尼酮作為顯影的主劑,B劑則是以碳酸鉀(Potassium carbonate)為主要成分。鄰苯二酚的一個特性就是染色(stain),底片在顯影完之後之後會呈現淡淡的褐色。

 

 

 

 

 

螢幕截圖 2015-11-08 08.40.43

Pyrocat-HD(1:1:100)9mins stand/Ilford FP4+ 125

來談談這次的染色型顯影劑Pryocat


Pryocat是一款單主劑、高鮮銳型的顯影劑,用在大型8X10底片、120或135的卷裝底片上,都是很有效率的顯影劑。稀釋過的主劑具有染色的特性,底片上的銀粒子看起來會有淡淡的褐色、非常銳利的邊緣以及細緻的影像。Pryocat可以單獨以單主劑使用,也可以用雙液的方式來顯影,以下先介紹Pryocat-HD,這一型雙液的Pryocat顯影劑。

Pryocat-HD

這個顯影劑配方是由Sandy King發現的,底片在這個配方下可以提升感度、得到相當好的解析度。

1.實效感度提升

2.顯影時間更有效率

3.淡棕色染色效果

4.對環境毒性較低

5.靜置的情況也能有均勻的顯影效果

 

 

 

 

 

螢幕截圖 2015-11-08 08.39.41

Pyrocat-HD(1:1:100)9mins stand/Ilford FP4+ 125

來介紹一下染色型PRYO的顯影劑的特色

Pyrocat-HD是一款在眾多Pryo染色型顯影劑當中的其中一種,在他類似的顯影劑像是ABC Pyro, Rollo Pyro, PMK, 和WD2D+(這些名稱大多是配方與藥劑的縮寫),在一些使用這款顯影劑的攝影師的回饋裡頭,我們大概發現這款顯影劑比過去通用型的顯影劑來說:

1.有更明顯的邊緣效應

2.有助提升高光部分的細節

3.更容易分暗部的細節

4.提升影像清晰度與畫質

5.更細緻的粒子表現

 

 

 

 

 

螢幕截圖 2015-11-08 08.39.49

Pyrocat-HD(1:1:100)9mins stand/Ilford FP4+ 125

在這篇文章我們會稍微介紹一下Pryo顯影劑的歷史,比較不同配方的Pyro型顯影劑的差別。Sandy King是在國外分享Pyro配方相當有權威的攝影師,Sandy King覺得Pyrocat-HD的配方是他在Pyro型顯影劑當中最好用的。

Pyro的發展

所有的染色型顯影劑都來自於聯苯三酚(Pyrogallol)和鄰苯二酚(Pyrocatechin)這兩款顯影主劑。最早以聯苯三酚作為顯影劑是用在銀版攝影(達蓋爾攝影法)當中,比起蛋清或火棉膠這些有機顯影劑都來得要更早。可以追溯到1851年化學家勒尼奧(Regnault)發現這個顯影主劑,同年被攝影師弗雷德里克(Frederick Scott Archer)應用在他的新攝影發明上:棉膠濕版法(collodion-wet plates)。

螢幕截圖 2015-11-08 08.47.01  

在十九世紀成為相當流行的顯影成分,成為當時美國西岸主要的幾個大尺寸濕版攝影師御用的顯影劑鄰苯二酚(兒茶酚),就是茶葉裡頭常見的成分。在十九世紀末的時候已經被廣泛使用,比起同樣是Pryo家族的聯苯三酚,兒茶酚相較起來更穩定一些。在二十世紀初鄰苯二酚逐漸退流行,更多新的顯影劑配方取代了這個十九世紀的配方。

聯苯三酚在當時被給予的評價是:清晰而且銳利的影像同時階調比起其他顯影劑都來得優秀,同時也是所有配方當中最有彈性的一種配方。鄰是聯苯二酚有幾個缺點,導致他在當時快速地失去人氣:

1.鄰苯二酚只在酸性環境才會穩定,在亞硫酸鹽或碳酸鹽的催化下會快速的劣化。這個氧化的特性使得要藥劑的活性在調配好之後的壽命非常的短、氧化的非常快速,但也是這個特性讓底片上的染色效果比普通的顯影劑好。

2.最重要的是,顯影劑的活性會影響染色影像的色階層次與影像品質,需要控制染色的層次,就得同時掌握數個顯影劑與彼此成分的比例,這一點在當時來說是很難達成的,太多的亞硫酸鹽會導致氧化過快、但是不夠多氧化趨緩染色效應又不明顯等等。

3.就算最後只留下Pryo的成分,氧化速率不足的情況下,損失的底片感度又相當可觀。

這些問題在當時化學知識還不夠的年代,一直是個很困擾的問題。當時遇到的問題就是Pryo很難達成一致的染色效果。如果用不染色的配方去雖然可以避免不一致的染色狀況,但是就失去染色的效果,然而會想使用Pyro的攝影師,就是希望底片上要出現均勻的染色效果以及其染色效應帶來的色調分離。

當代染色型顯影夜的使用

當數十年之後,Pryo這款顯影劑被人逐漸地淡忘,竟然就變成一種古典的顯影劑配方,像是ABC Pryo。ABC Pryo這個配方當時被許多西岸的攝影師很愛用,一直到今天還是被像是Michael Smith習慣用染色印樣的攝影師所推薦。據這些攝影師的心得,Pryo顯影劑相當的難以捉模,但是可以在染色的階調、細緻的高光分辨細節達到非常好的效果。

螢幕截圖 2015-11-08 08.53.15  

第一款針對現代底片的Pryo顯影劑是攝影師偉伯利(John Wimberley)1977年研發出的的WD2D配方(不是R2D2),在這個WD2D2的配方裡頭,偉伯利加入了米兔兒(Metol)去結合聯苯三酚,如此一來即使只有Pryo單劑的情況下也不會損失太多感度,同時在放像的時候,比起過去的老配方ABC Pryo也可以減少明顯的顆粒生成。目前這個不是R2D2的WD2D配方一直到現在還是蠻好用的,在Photographer’s Formulary還可以買到當年偉伯利現代修正版配方的WD2D+

 

 

 

 

 

螢幕截圖 2015-11-08 08.12.24  

不過真正引起大多數人興趣的Pryo顯影劑就要提到高登(Gordon Hutchings)的PMK配方(裏頭有三種主劑:Pyro+Metol+Kodalk),同時也是第一篇寫了一篇長長的文章,1991年秋天發表在View Camera期刊上,在年底被譽為Pryo教科書的「Pryo of Book」裡頭刊登。高登的PMK配方有幾個蠻重要的改變,

1.第一個是是在這個配方裡頭幾乎是跟通用顯影劑一般:對所有現代底片都有不錯的效果、不挑食、也適用於各種片幅。

2.改善了過去不好調配的問題,變得更簡單就能上手。

3.最早的ABC配方所帶來的染色不均勻的問題,在PMK配方當中也獲得改善:PMK的染色是青綠色,在染色區域會補足銀減少的地方,這些染色的比例大約就是銀離子有濃在的地方比較明顯。在低密度的暗部區藉由染色來提升細節,同樣的高光細節因為染色而得到更多細節。

(待續)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底片 暗房 攝影 pyro
    全站熱搜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