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dak Tri-X Reversal_Nikon_F5.jpg

說不上得心應手
但是能成為日常的習作

學會一個新的沖洗流程總是有各種過程;有時候拍完一捲底片後也在斟酌是要用還沒有熟練的沖洗方法,還是就保守的用老經驗的方法。但這就是一個要原地踏步或是艱難的往前踏一步的過程。


▍意外的番外篇

這次是黑白正片反轉沖洗的第八輯,中間偶然跳過了一個沒有計畫要寫的Fujifilm Presto 400的番外篇,意外的保存得還不錯,正片流程也很順利地跑完了。這類底片的測試有時候也是兩難,是要好好的拍完然後賭一把他會順利顯影,又或是拆成兩個部分先處理前面六張,而後再看看結果來決定要用什麼方式來處理,是要增感、減感、打薄、負沖還是直接他成為一捲練習底片。

急性子總是這樣,像以前在暗房打試條的時候,按照舊規矩就是先將原本的相紙裁成四分之一,分別用隔板印上六到八格色階來判斷適合的濃度。沒有在管濃度的我就是一張下去,濃度適中就是神來之筆;要是差了那麼一點舊是再對畫面做細部的調整,總之試探性的實驗好像從以前開始就不太是我的風格,真的是大膽的假設,然後大膽的求證,結果通常就是極好,或是剛剛弄半天的時間通通打水漂。


Kodak Tri-X Reversal_Nikon_F5_頂崁街的小精靈.jpg


▍頂崁街的小精靈

如果你常來工作室面交,他就會在全家前面的機車上等你摸摸他的頭。工作室附近有幾位貓媽媽,雖然流浪動物與TNR的議題最近還是紛紛擾擾,我自己也算是不贊成放養與隨意餵食的那一派;喜歡就帶回家。不過工作室附近的平衡算還相當不錯,這幾年的貓口就蠻固定,地盤也維持了大約三年到五年左右,可能是整個社區有四五個貓屋,外來的貓比較不容易在這裡找到適合的地盤。


▍這次的相機

很久沒有拿回Nikon F5,對於想快速測試底片來說,Nikon F5算是各種功能都相當完整,譬如多重包圍曝光,各種自動模式與手動模式;我習慣帶著孩是蔡司的MP50,這一顆鏡頭屬於中焦段的微距鏡頭,我自己特別喜歡對焦距離特別近的組合,一來是可以組合出非常靈活的拍攝距離,可近也可遠,在非常緊迫的場合也可以盡可能的拍攝到目標。在非常靠近的狀況下產生的景深,又有別於大光圈的成像圈模糊,能兼顧銳利與虛化。

另外一個就是我特別信任Nikon F5的曝光,包含他自己自帶的三種測光模式,在極端環境下的選擇也不見得要靠自己心算曝光補償,在巨大的光差下也有點測光可以使用。我自己雖然有兩把點測光的測光錶,但很多時候測光處與相機拍攝角度還是會有略微不同,另一方面也是拍攝的主題並非不動的大山大景,像是追著貓走的時候,要順勢拿什麼東西出來都會讓野貓的警覺心拉滿;只是偶爾他會覺得你要拿罐頭,就直直的往你走過來。


Kodak Tri-X Reversal_Nikon_F5_sitdown_Please.jpg


▍孰好孰壞

很多人在推薦相機時容易跑到一個極端的環境,譬如包山包海、譬如顏值滿分。我平常其實也更習慣用Nikon FE2這樣的相機,只是不知道為什麼我這一台總感覺有一種移焦的感覺,說不上來就偶爾準焦,偶而又好像前移了一點點。但就因為那一點點,在取景的時候又合上裂相,總之心頭就是懸了一根針。相反來說Nikon F5的對焦指示就相對令人放心,在昏暗、非中央點、無自動對焦的狀況下,只要對焦的箭頭指向綠燈,十有八九能準上一兩張。

雖然我總覺得Nikon F5有很多優點,但相比起機械感與顏值,撇去工作上的信任度與每一張都希望成功的壓力,散步的時後我可能還是會更喜歡小一個尺寸、輕上一個單位的Nikon FE2,我想這就是底片相機有趣的一環,數位的選擇很固定,在市場的長期試煉下,都幫你做好了各種能包山包海的解決方案。雖然方便而且不太會有錯的空間,但就失去了個性和不同的可能。底片相機本身就是種缺陷,於是當你使用某一台相機的時候,你其實是接受了一種有缺陷的拍攝手法,用你的方式來克服或是順著這個缺點來進行創作,在各個方面,底片人從選擇相機的時候,就開始成長出創作的差異性。

因為好像沒什麼好說沖洗上的事情,就說了幾段的日常。


Kodak Tri-X Reversal_Nikon_F5_Pentax67_過片桿.jpg


▍這次的新嘗試

這次開始進入到經濟性的測試,也就是大量沖洗以及藥水管理的環節。
雖然說是開始著手這部分的實驗,但就這次的結論還是一次性使用

對於藥水的保存性跟壽命還是一個問號


▍漂白的組合

漂白是正片反轉裡面特別重要的一個流程,在前幾輯的推算裡面,我覺得乳劑軟化與剝離的狀況都由在一道產生;在一些掃描上的細節也會發現,漂白不足的狀況下,容易在底片乳劑面產生漂洗的銀重新附著的狀況,看起來像是有方向性的灰塵流動的痕跡。過去的經驗裡面有嘗試過


1.減少稀硫酸的比例:
像是將原本設定好的濃度稀分別稀釋1:11:2

只是過度的比例會導致漂白效率不佳,漂白時間從兩分鐘延長到六分鐘,最長到十分鐘還有部分有殘留的銀。
但是在測試的過程當中,我也有發現有些作為反轉用的黑白負片,漂白的時間相比起專用正片,有更短的漂白時間。
相反的專用的黑白正片,例如Fomapan 100R,他本身有一層獨立的咖啡色抗暈染層,判斷是否完全漂白一般就是依賴這層咖啡色是否漂洗乾淨。


2.減少錳酸鉀溶液的比例:
之前為了方便儲存有製作1:100的保存液

心血來潮使用這個超高濃度比例來做漂白,底片直接在漂白裡面溶解,所以看起來過錳酸鉀過多也會有類似的問題。
同樣用測試稀硫酸的方式來減少酸鉀溶液的比例,結果跟減少稀硫酸有類似的結果:漂白時間拉長漂白效果降低無法達成完全漂白的目地

首先也排除了壽命的問題,像是藥性衰退,原本六分鐘的流程改由兩次三分鐘,重新使用新的漂白液體來處理,結果依舊不理想。後來直接調配標準濃度的設定就在一分鐘內漂白完成。


▍問題依舊存在

在標準濃度之下,在二次顯影的時候依然有發現外側的乳劑有軟化的過程,雖然沒有脫離或是皺縮,烘乾後的狀況也沒有特別的乳劑變化。過去在第六輯裡面有討論到底片乳劑會影響到這部分的反應,這次統一使用新鮮的底片來說,我認為漂白的時間與濃度還是會影響乳劑膠合的狀況,而且即便是低濃度的狀況,乳劑還是會有軟化的現象,使用海綿做收乾步驟的時候,可以發現接近齒孔的乳劑面有拖動的痕跡。

或許過期或是保存不良的乳劑會加重這種狀況,但感覺酸洗的部分依舊有可以調整的空間


Kodak Tri-X Reversal_Nikon_F5_Pentax67_轉盤.jpg


▍二次顯影的時間

二次顯影再我的認知當中應該是最不影響成果的步驟,不過在今天的實驗有發現過度顯影似乎會導致乳劑膨脹,雖然不至於會讓乳劑脫落,但是會有點像是年糕一樣,在乳劑面浮出來,在烘乾完後,就會導致乳劑面上有類似泡泡糖吹破之後留下來的皺摺。目前會格外控制顯影時間,達到最高的濃度之後,就盡量不˙要在二次顯影中停留過久的時間。


Kodak Tri-X Reversal_Nikon_F5_MamiyaC2_Seikosha.jpg


▍階調與顯影劑的選擇

目前我習慣用的比例還是使用D72(1+2)的比例,顯影時間一般歸類在五分鐘左右,這次做了幾個變動,換成七分鐘以外,也加入用原時間但採用滾動的方式來攪拌。意外發現滾動沖洗的階調,似乎特別強調出中段與暗部的層次,整體雖然走向Low Key但整體的氛圍格外讓我喜歡。算是之後可以繼續做實驗與組合的步驟。


成為可以習慣的創作媒材

希望在寫到第十輯之前就可以運用自如

\(゚∀゚)/


延伸閱讀

暗房│如何沖洗黑白正片
簡單的黑白正片結構以及科普介紹

暗房│黑白正片反轉沖洗/實作心得(1)
如何第一次沖洗就上手!

暗房│黑白正片反轉沖洗/實作心得(2)
更多的黑白底片沖洗起來會如何?

暗房│黑白正片反轉沖洗/實作心得(3)
第一次出現馬基線的狀況

暗房│黑白正片反轉沖洗/實作心得(4)
雖然沒什麼內容,就是失敗的檢討

暗房│黑白正片反轉沖洗/實作心得(5)
改良的調配藥劑的方式與心得的檢討

暗房│黑白正片反轉沖洗/實作心得(6)
繼續改良流程的心得與失敗的案例檢討

暗房│黑白正片反轉沖洗/實作心得(7)
翻到第七頁了,這裡說的是各種小調整與實作結果

突然間有了個番外單集

雜談|黑白正片作業
理論上是第八集,總之突然間拿到一捲舊時代的黑白底片
那麼就來做成正片吧!


實用文件導讀

萬事起頭難,這是你的第一步:

說明書│廢綠羊讀《APPLICATION SHEET REVERSAL PROCESSING:黑白正片沖洗應用手冊 》
黑白反轉沖洗的配方、流程以及我的小建議

arrow
arrow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