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問題可以講十年
過期底片其實一直是一個有趣的議題,過期的底片到底能不能用,答案是可以但也不可以。
一卷與一箱的差別
大部分過期底片拿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測試,先了解底片的實效感度與可以用的感度範圍後,這捲底片才有使用的價值。
但如同所有的美食家一樣,一個東西好不好吃你只能吃了才知道,一捲底片他實際長什麼樣子,也必須將他放入相機、適當的曝光後,沖洗完才能夠知道什麼樣的曝光最適合他。
-
-
無腦的使用
不是一件好事
很多人拍底片的時候會帶著數位的壞習慣,也就是邊拍邊修正、又或是先拍,剩下的帶回家處理。底片本身就非常重視前置的過程,譬如說錯誤的曝光、不正確的光線下,即便可以藉由沖洗來補償、掃描來彌補,但他終究是補救而來的樣子,在曝光這件事情上,能在拍攝的當下做好正確的補償,就可以盡量地保留細節與讓顏色飽和。
如果你手上只有一捲底片,你也不太清楚他的狀況,那我就不會建議你拿去拍婚禮、久久一次的聚會或是百忙之中挪出來的旅行行程。
雖然意外是有趣的
但大部分的意外都是徒勞。
說回數量上的問題
在購買過期底片的時候我依舊會建議同款的底片最好能夠一批次的購買,如此當你測完底片之後,你可以更有把握去使用剩下的底片。但這種拍法也有一定的風險,如果整箱都有嚴重的灰霧,那就會獲得一箱不知道該怎麼樣的底片。
曝光,曝光,還是曝光
過期底片影像顏色的問題其實來自於濃度,如何去平衡這些濃度,最粗暴的辦法就是用更濃的濃度來壓過他,也就是加倍的曝光。
那為什麼不要用沖洗(增感)的方式來提高濃度,因為片基的灰霧也會因為增感的關係變得更加濃厚,那麼原本就已經不太明顯的曝光量,就會消失在片基的濃霧之中。
-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