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06-CN-120-Lomo-100-HASS-08.jpg

這兩天沖洗都遇到有一些脫銀不良的問題,雖然按照說明書提高補充量或是延長時間都可以達成一樣的效果,不過為了效率與流程,我傾向在遇到脫銀不良的時候,更新整槽的藥水。

目前的漂白時間採用循環補充,採用第一漂白與第二漂白,由第二漂白向回補沖回第一漂白。在電影底片(ECN2)的流程當中,與一般的C41流程多了Prebath與Stop Bath的動作,同時在每一道之間都有水洗的步驟來降低藥水之間的汙染。目前我的流程是這樣子

預溫(十五分鐘)→顯影劑(41.8C)→水洗→第一漂白→第二漂白→定影劑→去海波→水洗

顯影劑的補充量為200.c.c,依照增感的格數會酌量增減道300.c.c,第二漂白的補充原液是200.c.c,,而第二漂白的廢液則補充回第一漂白,這個做法可以避免過度補充造成的液體浪費,第一漂白兼具了緩衝與停影的作用,不過我並不建議省略中間的水洗,因為顯影劑與漂白混合容易產生氨氣,會有炸罐子的危險。

炸罐子倒也不是說會爆炸,而是紅蓋子會在旋轉中被膨脹的氣體彈出,液體就會滲出,除了液體流失之外,還會造成水浴汙染。

預溫的時候也建議要將蓋子拿起來,注意水位不能蓋過罐口。這個部分有兩個看法,在一般的彩色沖洗C41流程當中,是建議乾式預溫,也就是直接在水浴中讓罐身加溫。濕式浴溫則是直接浴濕,黑白沖洗通常都是採用後者,不過一般的滾式機沖或是吊掛式機沖是不預溫的,浴溫主要是為了顯影罐在接觸時照溫度驟降,而大多數情況下,水浴槽的溫度與藥水溫度都必須比預想的溫度高0.5度左右,在整體的顯影流程當中,也會有0.3~0.6度的震盪,如果能將震盪空置在理想中的顯影溫度,對整體的發色與色彩平衡都會有比較好的效果。

在黑白的時候會使用去海波,不過目前大多數的主流都傾向不使用,主要是現代的底片殘留量較少,水洗的時間在去海波與不用之間差異的時間可能相差無幾。不過現在使用的原因主要是清洗片圈,避免殘留的銀氧化導致片圈表面返銀。

分類選擇了食譜分享,沖洗底片的過程大概就跟煮菜很像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