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001-Y001.jpg li1622.jpg   

前言


來談談最近在川崎車友圈以及偉士牌圈常常被提到的一款二行程機油,連翔哥最近都把他鍾愛的力豹仕溜油換成中油金瓶(賽車級機油),也就是這次想提到的機油。雖然我在過去有寫過二行程機油的迷思,我也知道沒什麼人看(ˊAˋ嗚嗚),但是我今天還是來提一下:[筆記]二行程機油的迷思 

迷思這個字來自於希臘字,意思是是一個可能真實或不真實的故事。迷思通常十分古老,也就是說沒有記錄或其他證據可以證明它們發生過。通常迷思由老人向年輕人講述而流傳下來。一些迷思也許起源於真實事件,但經過人們的講述與重新講述,它們的一些部分可能已發生改變。所以他們不夠「真實」。它們可能已經錯誤地改變了,或變得更有趣,所有的文化都有迷思。

在機油討論上面,其實常常看到大家在迷思裡面,想找到一個對的選項(真理),可是,迷思之所以是迷思,就是我們一開始就用錯討論的方式了。

 

two-stroke-compress.gif

引擎就是一個壓縮燃燒的機器,有東西被燃燒,哪有不積碳?

消費者心理學與品牌陷阱


在消費市場裡面,低價的常態性消費產品常常會有的現象就是產品與產品之間的定位相當不明確,比較常見的產品有刮鬍刀、洗髮精或是衛生紙,這類產品常見的行銷方式就是價格,雖然你可以做出比較高階的產品,例如你可以做出三層的衛生紙,但是必然會達到比較貴的售價,對這類以數量為主的市場,這類售價反而會讓銷售更不容易。 所以你會發現這些產品比起在產品上的研發,更容易專注在品牌的意識與廣告心理戰。

洗髮精就是一個相當淺而易見的事情,有時候你會買這一牌的洗髮精,單純只是這次代言的明星頭髮Photoshop的比較柔順、男明星的肌肉比較大塊。

機油也有類似的市場,像是機油廠商常常會贊助賽車比賽,例如Mobil1或是嘉實多,但是實際上就算這些大廠有新的科技,他也不一定、會是要利用在消費市場上,最多就是告訴你我把錢花在買F1的看板。而贊助的車隊是否拿到竿位,也不見得真的是機油效能很好,有許多的因素成為賽車的冠軍,但是機油廠商就是需要這類意識掛勾,最快的賽車、用最好的機油,於是大廠的定義有一點變成花越多錢贊助公關,就變成大家耳熟能知的大廠。

其實買大廠比較務實的就是不會買到假油(也可能相反,仿油基本上都是瞄準頂級機油市場,所以太在意品牌也可能正中下懷),但是我也不是很明白,會有人敢用來路不明的分裝油,就外瓶上寫了「爽」「飆」「極速求敗」就願意買了呢?(Mobile01開箱小老婆開箱)所以老實說我還是很不了解消費者行為。

146-1307-motul-introduces-new-lubricants_0  

機油的好與壞究竟有沒有差別,務實上很難去評斷,固然「車手」總有很多評斷的形容詞:像是熱衰、拉轉順暢、加速猛爆、清潔力好這些評語,但是老實說,究竟是幾度才是熱衰,拉轉拉到幾檔才算順暢,加速從一百公尺八秒進步到七點九秒算不算變得猛爆一些,在一盤烏漆媽黑的油盤裡面,究竟要怎麼樣才算清潔力比較好? 正常的消費者也幾乎不會拿儀器去測機油的電阻或是測驗抗剪力,大部份會遇到問題通常都是引擎出怪手,或是十萬大保開引擎(看到油泥)之類才會發現機油的好壞。 在一些鼓吹三千換機油(汽車)的網站上往往可以看到引擎油泥圖,可是稍微想一下一台正常的汽車有這樣子的油泥,除了車主保養不佳以外,其實有更多造成機件故障(油泥堆積)的原因,如果要單純推給機油不好、更換里程太長,都是太過果斷的評語。畢竟,在許多國家機油都是以萬公里為更換基礎,甚至有國外一萬更換機油、同款進口車種卻變做五千公里、又或是有人認為三千公里就更換才是愛車的表現等等。只能說在臺灣愛車的表現已經超越機械的常識,而成為一種比較面子和證明越是花錢照顧車輛、則越懂車。

上面提的是四行程的機油,但是這次我想提提二行程機油。

vEc1BDN  

借一下PTT BIKE版板友《Chi5566 (騎56)》的照片(PTT文章):後來發現是翔哥回的,顆顆。其實翔哥這裏的回答有一些問題,像是國光白瓶不適合B1,究竟是哪裡不適合呢ˊAˋ?

國光二行程賽車級環保機油


 回到主題,這次我想提的是一款國光二行程賽車級環保機油,這一支機油其實在中油出現很久了,只是要買到還真的不容易,一方面也是二行程的機車逐年變少,第二個就是可能進了貨大家還是習慣買最便宜的白瓶。其實當初我也在中油的商品店買過,當時也是因為覺得白瓶很多煙,想換「好一點」的油,但是之後再讀到機油標章的時候才發現,比較貴的這一瓶機油竟然沒有送JASO評測(僅在罐身的角落寫上新細明體的Jaso FC),在JASO的官方網站上CPC(中國石油),在2015年九月一號的送測清單(連結)裡面,CPC只有送測一款機油,通過JASO的最高標準FD,別意外,就是你常說煙很大的白瓶養樂多。

螢幕截圖 2015-09-20 18.56.23  

附註:中油在之前有曾經送測白瓶、環保綠瓶、和賽車金瓶,無煙120那瓶則是完全沒有出現過在JASO的清單上,但是金瓶很特別的地方在於他並沒有使用JASO規範的標章,僅隨意的在機油瓶下方寫JASO FC,在JASO的標章規範上這種標注方式是無效的,而新的送測清單可以參考上方,中油僅剩下唯一一瓶白瓶通過測驗。

螢幕截圖 2015-09-20 19.22.26  

如果你仔細讀過JASO對二行程機油的實驗測量(JASO M345),FC和FD最大的差異就在於排氣系統的清潔度,潤滑效果FB=FC=FD。 這裡先提一下FD特別的地方:在JasoM341測試底下,FB與FC只要通過六十分鐘的燃燒測試,檢測機油對活塞和引擎的清潔性,分數越高,代表機油在高溫下不容易積碳、更容易燃燒,在這些前提下要維持一定的潤滑度。注意的是FB跟FC的測驗裡頭並不要求活塞測裙的清潔度,但是在FD測試當中特別多了一這一項,同時,FD的測試時間延長為三倍,一百八十分鐘。

螢幕截圖 2015-09-20 19.23.17  

最後則是二行程車主比較在意的煙量(JASO M342)),FC與FD在測試數據上是一樣的,標準都是85分,以及排氣系統堵塞測試都是90分,所以如果你很在意煙量,FC跟FD的合格標準,是一樣的。 可是我們並不能說FD就會比FC好,或FC一定不會比FD好,因為在實驗數據裡頭,FC與FD比較明顯的差異僅有在燃燒零件的清潔性上,其餘的測驗只能跟你說他們都通過最低的標準,並不在於他們誰比較好。

螢幕截圖 2015-09-20 19.23.59  

標章對我們有什麼意義?


標章給我們的意思其實只是廠商為了要證明自己的機油到達的水準,用科學去量化機油的數據,這個比較的意義僅是在有限的測試底下,給予消費者一個參考。 當然我們不能說沒有送測的機油都不好,也有可能是機油廠商沒有多餘的經費送測,又或是這隻機油的售價低廉,化合物添加物不夠沒辦法通過標章的情況下,廠商可能會選擇不送測。另外一個則是高性能機油通常會添加高氧化潤滑機油一樣,這種機油對於在高溫下有極佳的潤滑性,但是並不耐久,這種特性很適合二行程引擎的特性,但是這類燒不乾淨的機油對於排氣系統根本就是一場災難,機油廠商也知道,所以送了也不會過。

螢幕截圖 2015-09-20 19.27.59  

以Motul的產品來看,Kart Grandprix 2T這款適用於高轉速的混合用油,裡面通常都會有一定比例的蓖麻油(Castor),對JASO這種通勤用的檢驗標準下,就是屬於不會過的那一種。

所以你看只要有Castor成分的機油,也幾乎都沒有標章。 這個標章僅能給予有限目的,第一個:日常通勤使用。第二個:以長久的機件運作為前提。第三個:標章的高低以清潔性大於潤滑性,必須先有潤滑性才去考慮清潔性,所以清潔性比較高的機油會在這個標章得到比較高的評價。第四個:沒有這個標章不見得是不好的油,但是,你要怎麼去評斷沒有標章的油好不好?

螢幕截圖 2015-09-20 19.31.59  

另外一款Motul的高階油710,可以發現他除了是酯基全合成,而且有抑制排煙的配方,所以他就有送測JASO,這裡下方表格的數據貌似有些誤植,有興趣可以查查JASO在2015年份的送測清單(連結):第316項:Motul 710 2T,送測號碼:033MOT064,送測結果:FD

 

我們有沒有機器、化學技術去自己評測呢?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常見的評測方式是自己騎騎看,然後抒發心得,由使用者經驗來評斷這瓶機油的優劣。第二種方法當然是一種參考,但是往往有需多人喜歡當作全部的評測。其實也沒什麼不行(額)但是如果你看過「耐力寶」遠紅外線避震性能部品(Mobile01上的討論)又或是各種機油添加劑或是神秘礦石省油的性能套件,我覺得人性備受考驗。

hpm_etec.jpg

hpm_etec2.jpg

dynotests.jpg

這些圖片是來自於機油廠商Amsoil所做的燃燒實驗,經過長時間運轉後拆開機件觀察的結果。一般人有沒有辦法長時間使用單一油品、單一的測試環境下,連續運轉後大拆引擎呢?這類實驗最困難的地方就在於數據的重現,以及盡量的減低變因,這些事情都是身為消費者的角度很難做到的實驗。

所以我喜歡先從標章先做一個參考,再去參考其他人的使用者經驗。不過老實說大部份使用者的經驗常常彼此矛盾,有的人用了很順、有些人用的很頓還兼冒煙,彼此調和的比例也不同,所以除非你能完全複製車友的行車情況與機件運作環境,不然我覺得大多數時候都比較像是在談「我的屁股有多敏感」,跟油好不好稍微離得有點遠。

當然我認識在玩KAYO的賽車手,調教避震器的時候,可以準確地跟你說這台車的阻尼跟油壓狀況,在還沒有使用儀器校正之前,憑著感覺就可以抓出一台車大致上的設定,但是我想這類車友應該很難到處都是就是了。 

車友良心推薦


最後,回到這款機油:其實最早在川崎圈知道這款油,被推到一個有點莫名的...有名,這幾天剛好在偉士圈也看到這瓶機油被提出來,我就很喜歡當烏鴉:這瓶機油犯了幾個問題,賽車級跟環保本身就是兩個很尷尬的處境,這個賽車級到底是... 我覺得似乎只要產品上寫了賽車、或是放一張賽車的照片,大概消費者就會覺得這個產品的等級很高,真的嗎!!?

第二個問題就是這一款機油沒有送認證,僅在右下角標注JASO FC,而且這種標示方式根本與JASO規範的無關。像我前面所提到,一家廠商不送測有許多理由,可能是為了省錢、也可能是產品定位不符合JASO的規範,這些都無彷,但是明明沒有送測卻在產品上使用JASO的字樣,我覺得就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尷尬。對於此地無銀三百兩還有一個字眼就是合成油這件事情:許多玩油的玩車達人很喜歡合成油這個字,因為這一合成,就比基礎油高級許多,可是事實上,合成油也只是用基礎油加入添加劑去達成一些化學特性,比較高階的合成油會在製油的時候提取比較高階煉油的產品(例如酯類),所以這些你就可以從售價來看這些油,真正的合成油(Synthetic)售價往往很高,而許多半合成油(添加固定比例全合成或單純加入添加劑,semi-synthetic)會玩文字上的遊戲,打著合成油的品名但是實際上跟合成油還有一段不少的差距。見獵心喜的玩車朋友遇到價格便宜、又能夠買到合成機油,又何不可呢?但是真的買到好的油嗎?就留給每個人去解釋了。

19711.jpg

學著獨立思考


二行程的機油僅是二行程引擎運轉中的一個部分,排氣的煙終究只是一個結果,而導致這個結果的原因有很多,無論是混合比、排氣管的堵塞程度、化油器的供油、甚至是引擎的溫度,都會影響到排氣的煙霧,務實一點可以從測驗排氣的機器去測試實際的分析,像是例如CO2可以當做燃燒完不完全的判斷。事實上許多排氣檢驗不過都來自於排氣管累積的油泥害的、其次是混合過高的混合比加上長時間低轉速在市區運轉,然後塞住排氣管,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機油其實在燃燒的物質裡面算是很低的比例,1000c.c裡面只有20-30cc的機油,每一次汽缸燃燒的機油量可以說是極少,一個健康的引擎實在很難因為這微量的機油不同,而導致煙霧的大起大落,如果有人說換了一款機油就能大幅度改善二行程的煙,就像是我去了巨匠我就從電工變成設計師一樣,有可能但是中間省略很多事情。

雖然車圈裡頭人云亦云的事情向來都不少,不過我覺得偶爾翻翻國外對機油標準的看法,我覺得在週末下午茶時間配個飯也是不錯的。

延伸閱讀


[筆記]二行程機油的迷思 

[開箱]好機油不用嗎? eni i-Ride scooter 2T Top 

[關於]二行程機油這件事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