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6anaaXlKWW.jpg

前言

好久沒有寫菜單,上一次寫菜單的時候,已經將近八年前了。也許是因為考上了設計系,所以腦裡通通都是iMac/Macbook Pro之類的東西,當你開始用了Apple/Mac之後,你對菜單這種東西就有點無動於衷,只能選花一點錢跟花很多錢這樣。不過在2015年我也購入了Macbook,大致上也決定了工作室的電腦負擔繁複的運算轉檔工作,在外就是選圖與展示這樣的工作流程。

2016的年尾,這一篇算是關箱的文章,2017年,即將開箱的也是年紀一把的Xeon E6-2670。

[配電腦]舊核心新主機/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

從前從前

大概從小學的時候開始,就開始學著自己組電腦。但也不是什麼特別的契機,只是因為在聖誕節的時候,我拖著我爸去買了一片HALO:最後一戰的遊戲光碟,然後回到家後不能玩(大哭)。所以開始研究為什麼我家的電腦,不,能,玩。

halo-CE.jpg

2001年Halo第一代

HaloCEA_boxart.png

2011年的十年紀念重製版:不得不說在十年前,最強的武器是這把小手槍,一排彈夾解護盾,五發爆頭。

所以,我永遠我記得我第一張買的顯示卡是Geforce 6600。

005.png

這一台主機其實是2008-2009配的主機了,那時候是我剛上大學的時候,興高采烈的慶祝考上台藝大,磨刀霍霍的跟店員說我烤上設計系,我想要一台顯示卡超讚的作業用主機。

11-146-111-02.jpg

店員跟我說:「單純跑圖好像顯示卡不用很好,顯示卡是給遊戲用的。」

我也忘記那時候是配什麼顯示卡了,那時候把核心跟記憶體都配到頂,但不知道為什麼我的星海爭霸二特效都打不開(哭)

ScreenShot00850.png

主機菜單

ScreenShot00849.png

核心:
Intel Core i7-920 2.67GHZ(四核八緒)

主機板:
ASUS P6T Pro X58

記憶體:
DDR3 1333hz 三通道12GB(2*6)

儲存裝置:
SSD PLEXTOR 128GB M6 PRO*2 (RAID 0)
HHD WD Black 2TB
HHD WD Purple 3TB
HHD WD Bluw 500GB*4(RAID 0)

顯示卡:
Gugabyte Radeon RX 460 2GB

機殼:
NZXT PHANTOM 630

電源:
Sharkoon 400W 銅牌80+

20160726183112_big.png

概念

ScreenShot00852.jpg

2008年到現在好像差不多也將近八年左右了,這台電腦經歷過許多不同的小升級。最早以前的硬碟標配一顆藍標500GB,到後來組RAID陣列擴充到四顆,直到2011進到SSD時代,將原本的開機碟更換成Kingstone 64GB,2012-2014陸續更新更新了兩顆PLEXTOR 128GB(組陣列)。2010年的時候將原本開不了任何特效的奇怪顯示卡(?)換成9600GT*2做Cross-Fire,星海特效全開,但後來看直撥好像高手都是開最低特效(?)2016年為了Overwatch更新了顯示卡,換成RX460 2GB版本。

2016年,這一台陪了我八年的主機,今年要畢業了。

2017年,從主機板跟處理器更新為2016討論最高的洋垃圾神器Xeon E5-2670。

原本這一台就交給Klaus了,目的只有一個;打異塵餘生4。

1448604156-2535460991_n.png

 

交換

這次換給Klaus的主機移轉大概保留大部分的零件,大概只把硬碟拆下來而已。其中一顆SSD也是一起裝在新主機裡頭給他。雖然是舊的主機了,大概橫跨Intel五個世代,但做為現在的工作主機還是相當稱職,工作室處理轉檔的時候大概都是面對20-30MB無壓縮TIFF的轉檔線程,所以在接下來的更新裡面也逐漸往多線程多核心的方式來更新主機。

自從2014年畢業之後,就很少打遊戲了。不過當初會買RX460也是為了打Overwatch(一個禮拜XD),然後就砍遊戲了。

就以一個設計美工與攝影工來說,對於儲存設備的投資還是比較在意的,有興趣可以參考今年我寫過的DS716+II文章(還沒寫XD)

組裝完洋垃圾之後也會寫一篇文章來說討論一下這顆2012佔據所有頂規工作戰的處理器表現。

期待一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