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1 中片幅 Kodak 100T 邊框 均衡.jpg

整理底片的心得

在整理底片的時候,找到這張2015年11月拍的樣子。雖然在檔案上只有留下未命名005,但你還是可以在底片的產生日期來找到他的時間。當時幾乎早上拍完照後,就急著將底片沖洗出來,整體的時間大約不會相差太遠。

不過放在文章裡面,白色的效果還是比較好,能夠比較好的融入在文章之中。這裡又要提到這種邊內距(PADDING)的視覺空間,到底是藥用CSS/Html的語法來填,又或著是在輸出影像的時候就要算好,這本身就是一個難題。譬如說現在自適應網頁越來越盛行的情況下,CSS的結構有時候就會被破壞。大多數撰寫文章的時候也都是用電腦端來處理,這意味著原本設計的間隔、字距與圖片的距離就會變得不同。

2021-06-01 中片幅 Kodak 100T 邊框.jpg

這張圖用了30%的底做襯底,為了凸顯中片幅邊框的黑以及字標的橘紅色,相比起白色的底看起來要突出得多。

用手機來看文章本身就產生了部分的失真,這一點跟影像也很像。你很難固定讀者要怎麼看你的輸出(文字、影像),所以這也是展覽(藝術館)存在的意義,空間帶來的儀式感,本身就會影響我們對作品的看法。

2021-06-01 中片幅 Kodak 100T 邊框 白色.jpg

如同藝術館這個空間本身就是一頂皇冠,也只有被加冕的作品,才有別於那些複製/臨摹的影像。這也是為什麼偽畫即便是偽畫,但只要被加冕之後也會原地轉生。

2021-06-01 中片幅 Kodak 100T 邊框 均衡.jpg

然而不同比例的表現其實也會影響視覺上的比重,譬如以正方形的結構(最外圍的比例)採用固定的距離(設定60px),上下兩端的黑線就會變得比較狹窄。加上左右兩邊的字樣其實會讓整個視覺變成從左到右。

2021-06-01 中片幅 Kodak 100T 邊框 均衡 Notosans CJK TC Light.jpg

然後這種比例在調整的時候,還是以我自己的視窗(銀幕)還有比例來決定。所以有時候拿到手機上來看就會變得很奇怪。這或許也是某一種羅蘭·巴特說的作者已死,就像是你永遠也不知道你煎的這塊牛排,吃的人要用叉子還是用筷子。

不過針對每一個載體做的適應化,本身也是現代小編的必修課之一,某種程度來說這種限制本身也是另外一種視覺突破的地方。

說回暗房

這種邊界的概念其實就來自於相紙的尺寸,以及固定相紙的尺的位置,在數位時代大部分人可能就會用原始的影像直接上傳,由瀏覽器或軟體來自動符合觀看的樣子。但是在暗房一開始就決定了你要的外框(Outlet)所以你只能往內縮放你的畫面,在這個過程中就無可避免會遇到構圖與重新取景的問題。

譬如說大部分規格都是以4X6與8X10這類2:3與4:5,同時因為不同的相機的取景框也不見得符合36mmx24mm的比例,中片幅就更加明顯,天生就有四種不同的片幅(還有更長的6x12)因此規劃這種比例在過去暗房就是一種事前作業,包含如何置中(這件事情也很麻煩),有時候在放相前還會先需要置做輔具(跟製圖一樣)。 

以前總覺得底片有白框沒放到有點浪費,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以放到滿為主,但因為缺乏了白框的視覺引導,很多時候讓影像變得很浮躁。也不曉得為什麼作品加上了白框,其本質上就更像照片一些。

這一點在底片上也有類似的感覺,當底片加上了齒孔與底片的編號,他又比一般的影像,更像底片一點。

書接上集:

底片|要怎麼歸類自己的底片
看到人家在分類電影的時候用的方式
來檢討一下這幾年用的歸類方法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關於底片這件事情
    全站熱搜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