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 Motor工作室裡頭的墊片小精靈祐亘
前言
前一步講了各個版本離合器片的不同,那麼後一步就要來實裝看看了。
[關於]條碼貓/關於離合器片這件事情/Kawasaki B1/250
工作室這幾天剛好再處理一台追風,車主訂製了許多客製化的零件,像是卡鉗、錶架、手把,下午過去的時候,Klaus剛從外頭回來,把需要打孔修邊的零件送出去。
回來的時候把車坊裡頭兩台車的汽缸給拿了回來,一台是野馬、一台則是CB100的缸頭。
一月出的時候才剛剛過9000英哩,二月剛開始,就默默的敲了一萬英里的門口。
離合器片其實從國外寄來好一陣子了,但也不急著換,畢竟在半年前Klaus剛幫我換上日製離合器片,這樣算算可能還用不到三千英里。
平時騎騎也還堪用,高轉的打滑倒也無傷大雅。
不過因為幾個月前換了新的機油泵,雖然說是國外庫存全新品(NOS),但是裝上後。停車時總會有一些漏油,所以這次趁著檢查機油泵的時候,一併更換離合器片。
(´_ゝ`):條碼貓
更換離合器片
更換離合器片首先要拆到第二層汽化蓋,首先要卸下第一層汽化蓋(料號:14030-003/Cover Carburetor),接著拆下第二層(料號:14032-015Cover R.H engine cover)。
這裡的小技巧就是,如果你要拆到第二層時,要先把機油放出來。不過如果你只是要調整化油器、離合器推進器或是機油泵,你可以將車子打側柱,這樣子機油就不會溢出太多。
條碼貓目前的汽化蓋(Cover Carburetor/14030-009)是設計給F21M的版本,在放置化油器的地方增加了一些空間,也因為F21M的橡皮上蓋,
不會有過去流用PWK這類直拉化油器要自己製作像皮蓋,雖然手作可以精密的細修,但總有漏氣的小疑慮,如果能用原廠的設計其實會相對簡單一些。
上一次更換墊片的時間大約還在一年前,安裝得當的墊片,不容易在拆裝時沾黏與破損,同時也維持相當好的氣密性。
目前化油器的設定也是F21M的版本,油嘴在前一次整理也調回原廠的號數。
第一次看到他就幫他取了「長頸鹿」這個名字。
這裡就是第一層拆開後的樣子,可以直接看到離合器窗
下方則是機油泵。
這裡來看一下拆下來的離合器片,因為使用還不到一年,顏色都還相當漂亮,沒有燒得焦黑。
F4版本的加重離合器
使用後的離合器厚度是3.89mm
原廠的未使用的厚度大約在4.08mm
Klaus說磨到我這麼厚度,也已經算去了大半的壽命了。
F21M的離合器片厚度,僅有2.91mm
這一顆就是一年前從國外買回來的原始F21M的離合器總成,
當這類零件沒有泡在油裡面,生鏽是無可避免的事情。
左邊是Klaus特製的鋼琴絲、又邊則是舊的彈簧
兩相比較,台灣說的加重離合器,跟F21M使用的孔位其實大致上相同
不過為了慎重起見,Klaus還是針對每一個齒溝與深度作了一些測量
包含底板跟壓版的差異
每一個都拿來夾夾看
壓版也沒有漏掉
各種零件
當初買回來的離合器片,磨得可真平了。
把原本生鏽的壓版清潔一下
\
假組
對位
合上
上底板
交叉測試
比叫總成的各項尺寸
上特工
這個特工的用意是要壓縮彈簧,如此上蓋的螺姆才可以鎖住逼緊離合器片
Klaus:這個一定要用特工來鎖緊,一般你用手是鎖不上去的。你這加了高強度的螺絲又擠了五片進去,如果彈出來大概會打出一個洞。
逼出一個螺姆的孔隙之後,就可以鎖上離合器了。
接著對準孔位,就可以安裝上車了。
這裡鎖緊的過程得用上衝擊起子(氣動),如果你是自己DIY的朋友,就要用一點小技巧來鎖。
機油泵(蹦)墊片更換
拿出第一層的外蓋,把機油泵拆出來。
舊型的機油泵比較特別,它後頭的固定齒輪使得它得將第一層整個拆出來才可能解下,在過去1970以前設計的車種,
包含F21M與F3都是屬於這類舊式的機油泵,話說雙獅也是這樣子的機油泵。
一共有兩個墊片O環需要更換,Klaus在拆下的時候,稍微捏了一下舊的。雖然沒有破損,但是有些僵硬。
可能是這個原因導致止不住油,以防後患就通通更換成新的。
如果你的B1在停車的時候也會滴個幾滴,即便沒有破損,也可以考慮作一些預防性的墊片更換。
值得一提的是,更換過後煙明顯小了一些。
直流與交流點火測試
這個點火系統其實很有趣,原生的F21M的發電機為交流點火,也就是高壓線圈直接由發電機供電。這與B1的直流點火不同,
好處就是它不需要電瓶供電,所以即便無電瓶/電壓低,照樣可以發動,因為它直接由發電機直接點火。
不過交流點火較不穩定,這個結果就是冷車時變得相當不好發動,同時交流發電機的緣故,他沒辦法像B1一樣藉由逆轉電流來帶動轉子,作為電發的手段。
所以像是B1S/B6/F4這類交流發電機,皆為無電發的車種。
但是交流發點可以改成直流點火,將高壓線圈的電路從電瓶拉電就可以了。
過去幾次反覆測試的結果得到幾個小經驗:
交流點火的火花相當強勁,電弧將近兩公分,騎乘起來的感覺相當猛爆、加速凌厲,一轉動油門,速度就像是由腳底直沖腦門般,整個人像騎上一頭發情的雄鹿。
直流點點火則相對小了一些,騎起來溫和許多,震動也小,在市區的感覺比較好,冷車的啟動性好上很多。
Klaus今天拆完電系之後,下次要著手作一個切換系統,可以直接切換交流/直流點火,這樣在適合的時候就可以各取所需。
這次會跟Klaus提這個的原因是,直流點火的狀態下,發電機的回沖感覺有些不足,雖然說直流點火仰賴電瓶的電,不過因為F21M的發電機效率太好,只要一發動,
瞬間的電流就足以高壓線圈使用,雖然要裝電瓶,可是電瓶其實可以不用電。
不過怠速的情況下就會熄火,過去幾天在晚上等紅綠燈的時候,偶爾會有幾次怠速就這樣熄掉了。
日本鎖頭,這裡我沒有聽得很清楚。不過如果要改成交流點火,過電的電路就必須使用這類的才行。
鑰匙的方向跟永豐的鎖頭是相反的,同時也少了最後一段的駐車燈,只有三段。
題外話
今天在工作室看Klaus換離合器片的時候,俊緯帶著他的小貨架跟B1防燙蓋來裝。
和一般的長尾架不同,這次是嘉義扛霸子恰吉特別製作的白鐵文架,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德克工房詢問看看
下一個計劃
Next Project「B1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