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簾就是要改鏡頭
不然要幹嘛

這台2000FCW每講一次我就要說一次後簾漏光的事情!XD
這篇文章我會介紹目前手邊常用的三顆廣角,分別是哈蘇本家的CF Distagon 50mm T*,以及這次不改鏡會死的Nikon Nikkor-D 40mm與Arsat Fisheye 30mm f3.5。

| ̄ ̄ ̄ ̄ ̄ ̄ ̄ ̄ ̄ ̄ ̄ ̄ ̄ ̄|
|後簾就是要改鏡,不然要幹嘛!|
|______________|
   ヽ(・ω・)ノ ⋯⋯

再說一次

一月份的時候Hasselblad 2000FCW入手,不過因為原本都是使用Hasselblad本家的C鏡頭,所以一直沒利用到2000FCW的後簾。後來才發現這一台後廉有閉合不全的問題,但是因為一直使用C鏡的原因一直沒有發現,過完年後回去店家詢問就變成人為。(・ω´・ )李組長眉頭一皺,把那張保證書直接丟回櫃台,大不了一輩子用C快門。

保你媽,你全家都人為
σ`∀´)σ...你看看跟店家買就變成這樣
一氣之下直接再買兩顆鏡頭

從芝加哥回來之後,2000FCW還是老樣子,不過因為不使用後簾,所以也不用裝電池。在C快門檔位下,2000FWC的快門簾幕作動與503CX相同,按下快門後簾會打開,快門鈕離開後才會關閉後簾,我是後簾偶發不回歸,在一般鏡頭全開的情況下會在畫面的右方產生線性漏光。不過因為C鏡在快門結束後,會呈現完全閉合,過片的時候才會打開光圈,這個時候前簾會拉回原位,於是就不會漏光了。

但是與SL66相同,後簾如果沒有回歸定位,機身過片系統會卡住。又因為這一台的後簾行程只差2mm閉合,所以已經到達可以過片的間隔。跟修相機的朋友聊了一下之後,有可能是作動的彈簧年久疲乏導致力道不足,沒辦法產生相同的力道推回定位。

不過既然都買了,店家也撇得一乾二淨,那麼就好好的用他吧!至少我是這樣想的。。゚ヽ(゚´Д`)ノ゚。

哈蘇本家的入門廣角
Hasselblad CF 50mm Distagon T*

在芝加哥前夕,哈蘇鏡頭群多了一顆CF Distagon 50mm f4,我其實一直很喜歡中片幅50mm這個焦段,在最早的SL66時期我自己也搭配了一顆Distagon Non-HFT版本,比起Planar,我更喜歡這一顆略帶廣角的表現。

2019-03-21-019-9099-BW-120-Greensheep-Ilford-PANF-06.jpg
芝加哥LOOP區往西邊看的三棟大廈

在離開台灣之前,準備了兩顆鏡頭要修改為哈蘇的卡口,分別是Nikon Nikkor-D 40mm f4與Arsat Fisheye30mm f3.5。

別人家的孩子比較可愛
Nikon Nikkor-D 40mm 

這一顆鏡頭的原生卡口是對應Zenza Bronica的中片幅相機,當年Bronica以機身製作為主,所以鏡頭轉由委託Nikon製作。雖然濾鏡開口是有點誇張的90mm,不過相比起蔡司設計的F-Distagon,整體的重量與體積還是小上一些。過去跟大歐商借過Sinar後期的數位浮動式Distagon 40mm,可以明顯的發現Bronica在重量以及體積上還是有不少優點。

這一支鏡頭有分單層鍍膜的版本與後期多層鍍膜,編號上是Nikon Nikkor-D (單層鍍膜),與Nikon Nikkor-D.C(多層鍍膜),不過這兩顆鏡頭在市面上還是相對冷門一些,主要是因為Bronica設計的機種在市場上一直算是比較冷門,相對的鏡頭也比較不有名,不過也因為如此,很常被後簾類型的相機抓過來改鏡頭。

a92592-10.jpg

a92592-12.jpg

a92592-17.jpg

德系血緣蘇聯製造
Arsat Fisheye 30mm f3.5 

如果說Bronica冷門,那麼這一顆鏡頭又更冷門了一些。Arsat的淵源雖然也跟德鏡有關,不過因為屬於二次世界大戰後,分裂的東德,後來輾轉到烏克蘭製造,這一系列被統稱之為蘇聯鏡頭。比較為人熟知的P6卡口也是源自於德國Pentacon系統,Arsat在後期也增加了MC(多鍍膜)的版本,相比起同規格的Zeiss設計的鏡頭,光學品質可能不及德國的製作工藝,不過價格水準上就顯得親民不少。以相同多層鍍膜的後期Hasselblad CF 30mm f3.5,平均的價格約在3000美金左右,Arsat製作的30mm f3.5,除了扣了一個零,還打了八折,在海灣上平均價格大約在250美金左右。

在魚眼的範疇當中,對光學的要求相比起來沒這麼重要,如果要追求廣角與光學校正,哈蘇本家的Biogon 38mm或是退一級的F-Distagon 40mm都是光學素質更好的選擇,拍攝魚眼的目的,最主要還是那誇張的變形,讓畫面有特殊的張力,銳利、校正,在這個目的下反而就沒這麼重要。

不過雖然是這樣說,但是關於這顆鏡頭的修改卻查不到太多資料,在Flickr上的Arsat社群,距離上一封貼文已經將近十年前。大部分雖然陸續有國內外的討論提到蘇聯的P6卡口魚眼,只是對於改鏡與轉接都不太齊全,更多數的轉接都是由P6卡口轉接成645卡口使用。

Arsat原生有兩種卡口,分別是早期哈蘇1000F的螺紋卡口、以及後期的P6卡口。原本我手中這顆鏡頭的卡口比較特別,原鏡主事使用Kiev 60 TTL,但是買到的鏡頭是Kiev88版本,但是為了某些緣故對鏡頭後緣做了改造,但還是裝不上Kiev60,直接放進去會打到Kiev60的反光鏡,說起來也是很有趣的鏡頭。

Kiev-Portra400-001.jpg

Kiev-Portra400-002.jpg

因為在Kiev上會打反光板,會以只好用手握著人肉轉接(・ω´・ )

後來與師父討論之後,我們也是煩惱改在哈蘇上究竟會不會敲到反光鏡。禮拜二剛拿到,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哈蘇觀景窗拆光,把鏡頭放進去卡口前面比對一下距離。幸好把後端的濾鏡拆除之後,反光鏡作動範圍就不會跟鏡尾衝突,只是就不能安裝濾鏡了。魚眼鏡頭也因為設計的緣故,沒辦法在鏡頭的前端安裝傳統的濾鏡,甚至連蓋子都是特別設計。

a92592-01.jpg
魚眼在距離非常近的時候變形量其實並不大,相反來說對焦距離也非常的近,幾乎有30cm之譜。

a92592-03.jpg
在對焦方面也很簡單,幾乎可以流用SWC那種超焦距對焦的盲拍方式,比起38mm,30mm的超對焦距離又更短一些,在光圈f8下,SWC三公尺外的會進入超焦距,而Fisheye 30mm在一公尺外就可以實現超焦距,對於光線充足的白天下盲拍,會是很棒的"自動對焦"鏡頭。

最後要謝謝巨眼之門的JEFF完成這次的鏡頭修改,改裝的文章備註在參考資料裡頭,對這兩顆鏡頭有興趣也可以參考JEFF的改裝流程。

參考資料

●Arsat 30mm f3.5 Hasselblad 1600 接環改 Hasselblad V 接環
●Nikon Nikkor-D 40mm f4 Bronica S2 接環改 Hasselblad V接環(使用對焦筒)
●巨眼之門改鏡研究室

 

 

arrow
arrow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