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底片050105-底片.jpg

折片頭│這算是拍完底片的一個好習慣,可以避免之後拿到以為拍過的底片,算是做一個小小的記號。

ILFORD XP2算是一款很特別的底片,雖然上面寫著黑白底片(Black&White),不過他的顯影系統卻是C41彩色系統。過去柯達也有推出過類似的底片,叫做BW400CN,大多數前輩都稱這種底片為「假黑白」。不過倒也不是因為他是不是黑白底片,而是他採用了彩色的轉染方式,因此最後留在底片上的其實跟彩色底片一樣,是轉染後的色雲(Dye Cloud),雖然解析度會稍微比銀粒子小一些,但是在粒狀度跟感度方面,卻有不錯的表現。

 

最近的底片

可能是最近拍太多Kentmere與Fomapan的底片,對於黑白底片總有一點慣性,今天晚上調了D-76跟Xtol,平衡一下這半年一直使用的黑白顯影劑口味,這半年來一直習慣的顯影劑是HC-110,比起其他兩種好像少了一點個性,不過沖出來的心得也很平均,Xtol有特別的感度提升、D-76則是對粒子和階調的呈現特別溫潤,HC-110的感度跟D-76一樣會打折、粒子沒特別的細,但是好處就是很方便調整比例,在時間與溫度上的微調就比較得心應手,另外一點就是稀釋比例含水的程度相當高,所以控溫方面只要直接配好溫度,調好就可以了,其他兩款的比例都必須先裝罐預溫才行,在前置的部分就要花一點時間。

保存方面也需要多費心,一份XTOL會需要五公升的容器,D-76也約莫要四公升,如果像我一樣有蠻多顯影劑同時在使用,有時候一款顯影劑會放上好一陣子,就需要比較常注意抽空氣跟儲存罐的分類,D-76跟Xtol和大多數顯影劑都是透明無色,摸起來會有點滑膩感,如果沒有做好記號,混用了話時間跟顯影方面就會有不少麻煩。HC-110的黃澄澄的顏色就很不容易搞混,加上要用之前才會調配,所以比起各種預先調配的粉劑,可以減少在暗房操作時的失誤。

JPEG01JPEG.jpg

微光

這幾天陸續在車坊拍了四卷底片,用了兩台相機Contax G1跟EOS 1N,兩台電池在幾個禮拜前拔出來,這幾天要拿出來的時候的時候到處找電池,後來還是直接去林屋買了兩顆CR2跟一顆2CR5。四卷底片都使用1600來測光,在車坊的燈光下大概也都能夠在光圈2.8的情況下,快門控制在1/30到1/30左右。這幾天翻到之前用Pentax67配上Acros100的照片,都忘記當時到底是怎麼把這麼一大台相機拿得這麼穩。

undefined

Pentax67│105mm│Acros100│Xtol

0105-底片030105-底片.jpg

 

重拾隨身機

說起來G1真的是在隨身交換相機當中,我自己覺得相當棒的半隨身機種,具有自動對焦、蔡司光學和為數不少的調整參數,相比起一些高規格的隨身機,除因為可交換鏡頭的緣故胖了一點,不然即便相比同系列的老大哥Contax T2與T3,性價筆來說都不會相差太多。不過可惜的是我拿到的這一台液晶有一些淡化,雖然集中在紀錄張數(小框)上,大致上不影響拍攝,不過總覺得有點遺憾。不過在使用上依舊覺得旁軸自動對焦,除了震動相較於單反輕微許多,讓在微光的場景下也可以讓快門下探到1/30秒,同場景拿著EOS 1N就要屏氣凝神了。

JPEG02JPEG.jpg

不過缺點還是有一些,就是Contax G1跟T2一樣不能留片頭,這就有點可惜了,在這裡就不得不稱讚一下T3,能夠自己留片頭真的很棒。

0104-G1會發光010104-G1會發光.jpg

昨天晚上在整理相機的時後意外發現,G1上的綠色塗料在螢光燈下會微微地發著光。

底片紀錄

2018/01/04

Kodak 500T 5219
ISO 1600
Contax G1
50mm f/2
車坊、Kawasaki B1、翻修中、男子漢
XTOL 25C 10min STOCK

2018/01/05

Ultrafine 400
ISO 1600
Contax G1
50mm f/2
車坊、Kawasaki B1

ILFORD XP2 400
ISO 1600
EOS 1N
35mm f/2、28mm/f2.8
走路去吃晚餐、車坊

ILFORD HP5 400
ISO 1600
EOS 1N
35mm f/2、28mm/f2.8
走路去吃晚餐、車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