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近車坊牽來一台本田四缸大重,車主在三月底需要驗車,但是車子久放了一陣子,幾天前想牽出來發動卻沒有辦法,所以隔個幾天就到車坊裡頭了。
說放很久其實也沒多久,大約三個月,車主這樣子說。
一開始Klaus簡單撿查了幾個地方,後來判斷化油器堵住,於是將化油器大部分解、清潔、重組。
- 這個就是CB350F的化油器總成
- 下方拆去浮筒的內部
- 油門鋼索的同步拉柄
- 修化油器什麼,椅墊一定是第一個先拆的東西
- 拆開分解內部零件
- 細部零件特寫
車坊在兩年前就買了一台超因坡清洗機,這幾年下來清過不少的化油器。如果你打算自己整備自己的車輛,超音波清洗機是一個蠻划算的投資。
因為即便有GUNK這類化油器清理溶劑,還是很難溶解細部困在油路內的雜質,所以兩者搭配使用效果相當不錯。
這裡來提一下這一台1972年上市的Honda CB350 Four
和當時推出的CB350其實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譬如尾燈、椅墊都相當類似,油箱特別的做了凹槽。
最引人注目,也是Four這個字的由來,就是那碩大的引擎延伸出來的四根排氣管。四缸四出這個配置在2017年的現代,已經相當少見了。
四衝程四缸,總排氣量為347毫升,這台車的淵遠流長,是本田許多當代四缸車的範本。製造的時間不長,僅僅只有兩年,從1972到1974年。
在當時是世界上最小排氣量的多缸車款,在1974年後,排氣量提升為400毫升,型號為CB400F,接著陸續經歷幾次改款與更替,現代的車款為CB400SF。
在當年其實雙缸車款的評價一直比較好,包含比較大的馬力,車體比較輕,同時也便宜一些,但還是許多人覺得CB350F騎乘起來的感覺更好。
三十四匹馬力在當代可能都是某些車馬力對折再多一點,不過綿密的引擎與獨特的運轉聲,讓這些經歷45年的老車,到現在還是許多人想收藏的車款。
在簡單調整過之後,都要進行平衡。
不過這類四缸四出的車都有一個額外的好處就是,你可以藉著排氣管的風壓做簡單的調整,不太正統,只憑著師傅的感覺,但是有用。
不過當要開始進到比較複雜的程序的時候,你還是要仰賴四缸平衡錶給你相對的回饋。
之後會寫一下Klaus對於四缸平衡的一些心得。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