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記|⚐五月三十號:六點二十九分

很喜歡的一台相機
每次來這裡都會有不同的貼紙
貼成不同的街景
彩色正片剩下最後幾張
打開閃光燈的時候感覺有驚擾到旁邊的人
特別喜歡這個日文組合起來的笨蛋字符
Canon LUNA傻瓜相機
Kodak 100D彩色正片

六點二十九分


——
幾天前才說要早點睡

只是遇到一些想研究的東西的時候

還是會消耗累積已久了睡眠習慣

會晚睡得很多原因,從以前到現在都是這樣

在漫無目的地尋找中

找到特別讓自己眼睛一亮的事情時

便會想一股作氣的把它完成

感覺很棒呀!

只是身體已經不再是是二十五歲的樣子

現在要想想要怎麼在陽光照進窗戶的時候

好好睡著

掃描器


——
這幾天在整理掃描器

這台掃描器算一算也有五、六年,它的人生大概已經過了十餘年,算是個零零後的人。

底片掃描器最常在處理的就是滾輪老化後,會開始發黏,接著就會在每次的滾動中越變越小

有時候會裂開,然後就會陷入一種進退不得的狀況。

 

現在它大概處於快要開始黏的時候,新的片匣大概是四萬五千塊,

單換滾軸不曉得划不划算,可能也得要二萬出頭。

 

為了避免事態變得複雜,花了一點時間把APS的軌道給清理了一番
把同軸的滾輪給卸下來,希望可以減輕一些135主軸這裡的壓力。

 

對焦


——
趁著這次又把對焦的部位重新做了一下調整

目測法就是比較花時間,跟之前做的設定沒有差異太多

試了幾個數字放大300%來看差異倒是不太明顯

另一方面也可以說原本的設定調得就相當接近焦點

不過還是好想要買專用的對焦片呀...


整理正片


——
這兩天拍了三卷正片

正片真的有種奇妙的、說不出來的儀式感

也是少數我會好好地坐在燈箱前,用一把銳利的剪刀
慢慢分成六格,再放到無酸保護套裡面

一般的負片會有一點懶惰
掃描檔案確認沒問題後
負片就變得有點多餘的存在

實際上要再翻出來的機會變得很少
成為了現代拍底片的人們
有趣的悖論

底片是個什麼樣的存在
一個短暫的媒介
或只是一種儀式的祭品


正片的流程


——
最近再算沖洗正片的成本
藥水的成本仔細算起來是負片的五倍左右
長時間的補充在目前看起來風險還是很大
所以用單次有限量沖洗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好處是大致的流程都已經更熟悉了
接下來就是針對顏色與增感時間的測試

 

不過每次遇到要增感正片的案子
通常都不是好事情

 

有過期的(這個增感也沒有幫助)
有設錯感度的(這個增感也是細節盡失)
所以我也不曉得去測試增感的時間到底有沒有幫助

不過富士原廠有提供自家產品的簡單導表
可以直接簡單的抄作業就可以了

 

每次雖然都記得
不過都喜歡再複習一次


——

正片的流程其實複雜一些
但說起來其實也不是很難

主要的流程像這樣子

A.首顯→B.首洗→C.反轉→D.彩色顯影→E.預先漂白→F.漂白→G.定影→H.二洗→I.水洗

所以主要的藥水有六道,這也是柯達發展的時候稱之為E-6數字的原因

C.反轉流程之後就可以開燈操作,這也是正片流程相較負片比較好玩的地方
最近在研究的一部分也跟反轉有關係,一來是反轉這一倒是帶酸性的藥水,如此很容易影響到後面的彩色顯影的酸鹼值

大多數時候我都是用光反轉來取代這個流程,現在研究的是曝光的照度與時間要多長,才能夠完整的做完二次曝光。

D.彩色顯影再手冊裡面有提到說,因為前一道具有汙染性的緣故,會有調整PH值的時候,一般都是用氫氧化鈉與硫酸來調整
至於這個調整剛好牽涉到洋紅到綠之間的關係,所以這也是補充系統最需要考量的部分。

買支好用的PH錶吧!


——

首顯建議的溫度是38度,讓底片走六分鐘,水洗有點隨意,原廠推薦是兩分鐘就好,反轉也是兩分鐘,不過不太在意溫度,與水洗的溫度類似即可,從24度到39度都沒問題。不過因為接著下去是要準確控制溫度的彩色顯影,所以寧願高一些,也要避免在進入彩色顯影的時候要重新拉回溫度。

彩色顯影的溫度也是38度,時間是六分鐘。


——

建議的補充量

首顯一卷是建議補充72ml
反轉一卷是建議補充36ml
彩色顯影是建議補充71ml
漂白到是補充的量很低,只要7ml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reensheep 的頭像
    Greensheep

    綠羊萬萬歲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