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8-X_Pro_Reversal-02.jpg

食譜

這次的食譜與命名都來自Tumblr的文章 ★X-Pro Reversal, Perfected ,部落格主 ★Film and Tubes ,如果要命名了話,應該會把這個流程叫做...「倒過來顯影的反轉流程」或是「Eden Reversal!」(XD)這裡會翻譯一下原文張的流程,以及最後我自己實作的修正與方向。

原作者的心得

這篇文章其實已經是去年三月份的紀錄(突然覺得底片圈有這麼大的實驗結果,同在一個底片圈,竟然這麼晚才知道,底片圈說小又好像真的有點寬廣)原作者測試了不少底片與方法,總結了一些他的心得,這裡就簡短提一些我覺得比較重要的部分:

在這幾次的測試當中,原作者測試過真正的正片(以E-6為沖洗目的的底片)以及一般的彩色負片(以C-41為沖洗目的的底片),就我的觀察來說,他的正片成果意外的好,負片的效果則跟想像中差不多,基本上會帶有片基的色偏,同時怪顏色的現象也不少,以LOMO實驗性來說效果不差,不過要用一般彩色負片取代真正的正片,我覺得在顏色的處理上可能要下點功夫。

處理溫度是加溫過後的華氏102度,約等於攝氏38.8度,基本上就是彩色沖洗的標準溫度。所以如果你採用室溫沖洗,那麼這篇文章的比例跟時間都要重新調整。我自己因為使用是ECN-II系統,所以我的標準溫度是41.8度,在國外的討論當中,有提到ECN-II的顯影劑裡面的主要顯影成分CD-2更接近原始E-6顯影劑的顯色成分,不過就我們觀察來說,C-41流程中的CD-3經由調整時間與溫度,也可以達成CD-2的效果,所以善用手邊的顯影劑即可…(因為實際上ECN-II沖出來時間不正確時,顏色也是挺怪的)

這裡作者有提到保溫的過程,因此如果你有水浴或著半自動的JOBO沖洗設備,在執行起來會比較容易。寫到這裡我想到一個如果我先在沖洗罐中,將底片彩色顯影完畢,曝光完畢後晾乾,裝入沖洗機的暗罐,然後在黏上導片,這樣就可以用自動沖洗機沖洗正片了(!)感覺工作室的FP-550B有新的活可以幹了。不過在後續的觀察裡面,後面的時間應該不是負片的"標準時間",實際的顯影時間應該要再延長,濃度才能達到理想的數值。

說到沖洗器具,原作者有提到不鏽鋼片圈(Stainless Reel)會比較好用,這個步驟是首顯結束之後,再曝光時會需要將底片取下,然後再重新上片,如果你用的是塑膠片圈(像是Paterson與JOBO),比較容易在重新上片的時後黏在導溝上頭,導致乳劑刮傷。不過原作者有提供一個小技巧,將底片泡在水裡面上片會比較好潤滑底片與片圈之間的摩擦。我自己的經驗時,如果你很在意邊緣的完整性,其實你可以不把底片拿下來,直接在片圈上曝光,就之前的黑白反轉沖洗經驗裡頭,其實攤開來跟捲在片圈沒有太明顯的差異。不過攤開來曝光可以順便檢查底片上顯影的程度,在黑白反轉顯影時可以重複確認有沒有未漂洗乾淨的銀鹽殘留。

流程

原作者使用的是Kodak HC-110 A式(1+15)
其實我看到社團裡面比較多人用的是ILFORD DD-X(1+4)不過在原文章也有提到,任何顯影劑其實都沒問題,只是你要去測試正確的濃度與時間,我自己可能會比較喜歡Kodak D-72(1+3)不過暫時還是以原作者的比例與時間來作調整。不免俗來講一下價格,A式的HC-110沖洗600ml大約會需要37.5.c.c的藥水,約莫是30元左右,目前我還不建議補充或是過量沖洗,但是就過去的經驗,A式的活性可以顯影約五捲標準的135底片不需要增加時間,但是在基準測試裡面,我會用單次顯影(One Shot)的方式來作沖洗,所以一個晚上沖洗五卷底片就要噴個幾百塊錢啦!ヽ(●´∀`●)ノ有點貴ㄋ

首顯的時間
六分鐘三十秒,連續攪拌十秒鐘,接著每三十秒攪拌一次。攪拌次數會影響亮部的細節,原作者這裡提到他之前搖過頭把暗部的細節都弄爆了(Blown Highlight),但是增加攪拌的次數可以提高暗部的濃度(Shadow Development)另外一個發現是攪拌得比較少了話,比較容易會帶有色偏(Color Cast)如果你攪拌的次數較少,原本如果預計要顯影六分鐘三十秒,那原作者會建議你要延長到七分鐘三十秒才能達到正確的感度(Box Speed),或是你要多曝光1.5格來彌補不足的顯影濃度。

首顯結束之後就洗一洗,如果你比較認真也可以在這一道加入停影(Stop Bath)。

接著就可以把底片拿出來曬太陽,蠻有趣的是原作者不建議你使用鎢絲燈或著是陽光,可能是有部分的光譜照射不到或是... 但是就我的經驗時,只要不是太特別的光源理論上都不會對反轉造成影響,像我的工作室暗房的主要燈光是日光燈,目前看起來不太會因為光源的不同而造成影響。這個步驟我會建議可以多一些,盡量確保光照的均勻與足夠,如果你在最後發現底片有條文或是不規則的條紋,那麼我就會建議你在光反轉的步驟時間要再延長一些。

二次顯影的流程其實就跟彩色負片沖洗差不多,這裡就不多解釋,如果你預計的顯影捲數較多,則按照沖洗建議延長時間、確保顯影劑的藥力足夠。在這裡突然想到我第二次的嘗試沖洗遇到的濃度不足,也有可能是沖洗捲數過多導致消耗過快,而沒辦法達到第一次的沖洗濃度。就目前猜測反轉消耗的顯影藥性,貌似比起正常顯影方式來得多。以邊緣的黑邊來說,最少要達到足夠黑的程度才能夠確認藥性足夠,雖然過度也可能會造成顏色色偏,但若藥性不足整體,除了暗部濃度不足以外,色偏的狀況還是會產生。寫到這裡看起來連彩色顯影劑都要採用單次顯影的方式來實驗。ヽ(●´∀`●)ノ更貴啦

後面的流程就是漂白與定影,接著穩定之後海波跟水洗。這裡的流程都可以反覆操作,如果你覺得漂白不足、定影不夠,都可以再拿回去處理。 原作者也有提到,他會建議你在"穩定"前先檢查一下底片是否漂定完全,如果不構還可以再拿回去多泡一陣子。

排錯
Troubleshooting

好的,來射問題了。一樣我翻譯幾個個我覺得比較重要的問題與回應:

黑白顯影劑的選擇

其實都可以,原作者也有試過不少的組合,譬如Kodak D-76或是別的,但是礙於顯影時間與濃度考量,最後選擇了濃度比較高的HC-110來降低顯影需要的時間,像是Kodak D-76在相同的顯影環境底下,要達到同一個濃度需要顯影18分鐘。而高濃度的顯影劑除了可以節省時間以外,貌似在控制色偏的問題上也有點幫助。

底片濃度不足

如果你的底片看起來有點褪色,黑色邊緣的部分不夠黑,那麼主要的問題就是你的彩色顯影劑耗竭,重新調整你的比例或著使用新鮮的顯影劑來處裡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就我遇到的問題就是可能要避免大量沖洗,其次是大量沖洗可能要額外補充顯影劑來穩定藥性

2020-03-18-X_Pro_Reversal-01.jpg

底片上只出現單色

這個狀況原作者也有遇到,他後來發現是他的彩色顯影劑受到汙染。解決方式也是保持顯影劑乾靜與新鮮。

來講一下我的實驗結果

Kodak HC-110 A式(700ml+40ml)
使用的溫度是41.8度,連續攪拌六分鐘

第一次的實驗邊緣達到足夠的濃度(黑邊)
第二次的嘗試沖洗卻導致濃度不足,不過顏色正確得多,同時箱入了實際的正片沖洗

底片的樣子

Fujifilm RVP100
暗部濃度不足,顏色大致上正確,略偏黃色

Kodak Retrochrome320
暗部濃度不足(不過原本柯達的過期底片濃度就會偏低)
顏色意外的蠻正常

2020-03-18-X_Pro_Reversal-03.jpg

彩色負片的部分

暗部都不如第一次實驗的成功
調整方向應該會加強第二次彩色顯影的時間(使用補充液、而非工作液)
延長顯影時間與顯影溫度(延長時間可能是一個方向,不建議提高溫度)

​​2020-03-18-KODAK-500T-Reversal-01

彩色負片的確可以反轉,不過礙於片基顏色的干擾 
基本上我覺得理想不可行,不過念頭一轉
Rollei CN200 這類無琥珀片基(Orange Mask)的底片
或許就是不錯的負片轉正的題材

只是...

印象中同為族系的Rollei CR200顏色並沒有正派的Fujifilm或是Kodak來得好
不過就原作者的範例來看,其實Rollei CR200的顏色相當不錯!

2020-03-18-CR200.jpg
★X-Pro Reversal, Perfected

總結

這種簡單的沖洗流程其實可以讓你的彩色暗房變得更多元,準備的藥水也相當簡單,對於藥水管理也會更加友善。不過對於不同底片所採用的比例與時間,則要逐格去嘗試。一般來說我還是建議使用在E-6底片上,C-41底片的確也可以反轉出影像,不過礙於片基的問題,可能還要想辦法克服片基顏色的限制。在簡短的嘗試之後,這個有趣的顯影方案,的確可行。

接下來就是針對細節的逐步修正了!(゚∀゚)

arrow
arrow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