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3

 

升上大一,該買電腦了...


"想問學長姐電腦的話買一般的筆電就夠使用了嗎??
軟體的話有要自己買自己抓或是學校揪團購呢QQ"


脫離高中最期待的就是大學生活,
新的同學、新的學校、新的教室還有新的電腦。
大部分人都會考慮買台筆電。


有些人想說筆電可以到處帶來到去、在外頭的時候也可以打打報告、
上課的時候也可以做做筆記等等。

「好吧,就決定買筆電了!」
既然是讀設計系,那自然而然就打開蘋果電腦的網頁。

 

promo_lead_macbook_pro
 

看起來最容易入手的筆電應該是Macbook Air 11"以及Macbook Pro 13"
價格差異三千塊到四千塊錢,差別在什麼地方呢?

 

B4

Air比Pro輕了近一公斤、厚度少了五厘米。
比較重要的差異在於儲存裝置,也是所謂的硬碟,Air用新的固體硬碟取代舊款的指針硬碟,
傳輸速度更快、更穩定、耗電量更少。缺點是容量較小、價格較貴、而且有寫入壽命。
不過呢,從開機的速度、讀取軟體的時間都比傳統式的好上許多。
也因為Air薄的點,所以它的電池就不像Pro一樣大顆,所以使用時間就少了些。

以前的Air鍵盤是沒有背光的,不過今年改版的Air加入了背光鍵盤。
這點很棒,在漆黑的教室裡頭,不用邊打邊找字是非常棒的事情。

 

B5

 

先來談談大學的課會用到什麼樣子的軟體。
一年級的時候會修電腦輔助設計,Adobe llustrator以及Photoshop。
二年級上學期會修網頁輔助設計,Adobe Dreamweaver以及Flash
其中穿插著一些可能會用到,例如InDesign,用來編排企畫書、報告等等。
如果有修杏蓉老師的課、以及在二年級下學期上道的企業識別設計,
都可能會用到InDesign來做版面編輯。

當然啦,llustrator也可以勝任,像我就是這樣子熬出來的。
但是你絕對不會想用llustrator做五十頁以上的版面編排。

哦,如果你有修林佳鴻老師的電腦插畫,那會用的Painter,
如果二年級你有修到3D建模,則會用到3D Max。

先來談談這些軟體在Mac上的支援。
Adobe基本上跨足這兩個領域很長一段時間了,
在以前,有些軟體甚至是Mac獨有的設計軟體,但是現在都趨於雙軌,
所以基本設計面來說是沒有問題的,在版本轉換方面也做得相當得好。

但是這裡有點需要注意,尤其是CS版本之後,CS3、CS4、CS5甚至到現在的CS6,
都有上面不支援下面的情況發生,尤其是InDesign。
llustrator的圖層會被鎖起來、有些則會跑版。

所以無論做什麼,要去輸出、報告也好,轉成PDF是比較好的選擇。
PDF基本上解決了跨版本、跨系統的選項。

 

recover-deleted-pdf-files

 

Painter也有出Mac OSX版本,
比較頭痛的則是3D Max,像是此類如(AutoCad)都沒有Mac OS的版本。
得利用Parallels來模擬Windos的環境,或是用Bootcamp執行雙系統。

哦,還有最常需要做的書面報告以及PTT簡報,
Mac裡頭的是iWork,也就相對應著Windows Office
Page、Keynote就像是Windows的Word和Ptt。
這兩張沒有絕對的好或壞,只要用得熟都能夠幫你達成你要的工作。

再來談談記憶體和處理器,這是Air和Pro的主要差別。
Air的處理器時脈只有2.0GHZ,而Pro則有2.9GHZ,
但這個差異在平常的情況下差異並不大,因為老實說我們並不會常常用完整顆Cpu。
而高時脈的Cpu也往往有耗電量高以及散熱的問題在。

記憶體,所謂的Ram則是暫存空間。舉個例子就像是你的書桌,
記憶體越大代表著你的書桌越大,可以放的書也就越多,當你在找資料的時候也越快可以拿到想要的資料。
硬碟則是你後面的書櫃,如果你的書放在書櫃裡頭,你就得轉頭過去拿,就慢得多。

bookstore

 

只是書櫃又便宜又大,書桌比較來又小又貴就是了。
常見的Ram推薦到4GB大致上就已經足夠,除非你有出大圖(4000pxelsx*4000pxels)以上的需要,
不然我認為4GB已經能涵蓋大部分的使用。

不過剪影片又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HD影片,記憶體像喝水一樣。
(如果你想幫忙宿營、迎新、送舊,你就可能會有影片後製的需求。
Adobe Premiere Pro、Affter Effect和Vages你都用不到,
你會用到的可能只是簡單的iMovie和Movie Maker而已)

以作圖而言,比較重要的反而是銀幕,而不是顯示卡。
顯示卡這東西其實說他重要,也不重要。
目前GPU(圖像處理器)比較多是用在影像串流解碼以及遊戲算圖上,
一般設計的向量計算、特效濾鏡,有幫助,但是好的顯示卡幫助不大,頂多是好得快些。

長時間作圖的情況下,15吋的銀幕一定比13吋來的舒服。不必開到1000%、再得用空白鍵小手手拉來拉去。
17吋的一定比15吋好、19吋也一定是17吋好...
但是銀幕越大,相對來說也會越重,耗電量也越驚人。所以往往折衷的選項就是15吋。

但是十三吋、甚至十一吋的銀幕也不是不能作圖,
只是在畫線條的時候,你會邊盯著銀幕邊想著十五吋的銀幕而已。
(哦,十三吋的Mac Air比十一吋的貴六千塊)

540476_10150841957522844_2080135629_n

(除了更大的銀幕,還有另外一種選擇,雙銀幕。)

以我的建議來說,我會推薦的是十三吋的Macbook Air($36,500)或是十五吋的Macbook Pro($54,500),
其實買到Pro是奢侈了點,可以往下推算到13吋的Macbook Pro,
但是中間的差異是15吋的是Macbookpro是四核心、而13吋的僅有雙核心,而15吋的顯示卡是雙顯卡,
由Intel HD Graphics 4000 與 NVIDIA GeForce GT 650M 繪圖處理器共同承擔重責大任。
這些東西差價兩萬塊錢,這是個可以好好考慮的選項。
說到這個,十三吋比十五吋輕一點,大概少了五百公克。


但是寫到最後,不免不說。
其實真的會在上課的時候畫圖的人其實,不多。(́=◞౪◟=‵)
你也知道其實大家買筆電的原因只是上課無聊的時候可以上上Facebook、推推噗,
看看Youtube。不誇張,那時候犀利人妻正流行,大家的電腦銀幕背後都是「瑞凡,我回不去了」。

cfecf4830569bce2572846aa13e842ee_n

 

加上系上目前新進了二十台 21吋iMac,
無論效能、銀幕大小、軟體速度都會比筆電好上許多,
如果不是非得在課堂上做,或是常常在外頭流浪,
不然借用學校的電腦或是系上電腦都是更好的選擇。

247523_10150204749857844_3129517_n

至於Windows的筆電了話,選項太多了。
長得好看,負得起,就買吧,沒什麼好建議的了。(΄◉◞౪◟◉‵)

(EN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