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inue by:[底片]要不要用過期底片?(一)  

Overfilm_1

常常來武昌街上的一家相館找老闆聊天,許多的過期底片都從陳老闆這裡入手。在半買半送的價格裡,度過學生那段沒有錢、又想玩底片的小日子。
Photo by Greensheep 
 

最早的濫觴

這得從一家相館開始。

最早沖洗底片、相片,我習慣長武昌街上的一家富士快速沖印,武昌時代。老闆和老爸認識,有時候他會給我一些小小的折扣,每捲底片少個十塊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老闆每次都會問我說;「什麼時候要嫁進來?」每次找老闆填單子的時候,也會跟老闆問一些底片和暗房的東西,雖然都只是閒聊,但是偶爾也可以從老闆那裡聊到一些過去老板沖印的知識。

「學這麼多要趕快嫁進來。」

之後和實踐的朋友聊到這家店,

「靠,老闆也問我要不要嫁進去。」

原來現這家老闆招攬客人的方式有點像是人蛇集團。(誤)

武昌時代

在這幾年沖印館面臨數位的轉型,大部分的觀看影像的方式從相紙轉為銀幕,沖洗底片和相紙的人少了,相館也逐漸越來越少,剩下的相館也逐漸面臨多元發展。像是在我家附近的相館附設洗衣和繡學號,大部分的相館也開始發展個人紀念品如印章、熱轉印T恤與各種在遊樂園可以看到的影像加值服務。

難得的是武昌時代的店面在台北車站後街,新光大樓的後面,卻靠著底片沖洗和為數不少的老客戶屹立不搖。

在從日本買了分裝器之後,就有了要片殼的小習慣。每隔幾個月去找武昌老闆,他總是拿出一袋空片殼出來。

「自己挑。」隨即轉身自己去忙自己的事情去了。有時候看著旁邊晾乾底片的架子上吊著滿滿的底片,常來這裡還會對底片不死感到十足的欣慰。

有一次偶然間看見老闆把櫃檯上的底片拿去角落放,我隨口問了老闆那些底片怎麼了。

「過期了,賣不掉‧」也隨口抱怨了幾句以前底片一個禮拜隨面都能賣掉幾百捲,現在幾十捲可以擺好幾個月。我隨口問了老闆這些底片有沒有要賣,老闆抱著一盒箱子看著我。

「過期你也要喔?」我點著頭。「好啦,這些便宜賣你啦。」

從老闆這裡,我拿到許多Kodak的負片像是Kodak Gold 200、Kodak Max 400與正片 Kodak Elite Chrome (EB3),尤其是這款正片剛好在柯達宣布EV100S停產前被我找到,那也不過是我在這裡買完兩個月後的事情。曾經風光一時,最便宜的正片(EB3)也就此畫下句點。

至於上面看到的富士底片400H與NPH 400,在有一天我和君山研究一台雙眼TLR相機的時候,一個智障穿片就毀了,沒能體驗到所謂的川內倫子清淡發色,就這樣像衛生紙捲筒一樣從頭過片到尾,就結束了。

呼,幸好是過期底片。

1270031_10151632034792844_1704473484_o

My friend and my overdue film.
Photo by
 Greensheep

一共毀了五捲底片我也不曉得怎麼回事。

呼,幸好是過期底片。(再強調一次)

這大概就是過期底片唯一能擁有的小確幸。

過期的味道

玩底片的過程中,很多人說:「我覺得底片有種味道。」我可以肯定的告訴你,是定影劑的味道。答案不會這麼煞風景,我想這裡的味道可以說是一種風格,底片的風格,這一點在Lomography上有很多風格可以選擇。也因為這些味道,讓底片多了一種神秘的面貌,而過期的底片又多了一層更神秘的面紗,況且過期可遇不可求,就跟陳年的紅酒一樣,在特定年份、特定牌子的底片可能還會隨著時間越有「風味」,以前我也總覺得這件事情很可愛,就像是過期發霉的藍霉起士,越放越有人愛。

但我覺得對底片而言,過期往往只會是一種傷害。

來談談大家所謂的色偏,這件事情應該只有在彩色底片上會發生,黑白底片的色偏(誒?)色偏發生的原因其實跟感光層感度下降有關。其實可以把底片想成是一種對光線有新鮮概念的食物,舉個例子,紅色感光塗層就像是在總匯水果蛋糕裏頭,濃濃草莓,隨著時間,草莓的味道會慢慢變淡,所以當你在吃這塊蛋糕的時候,你會覺得草莓口味(紅色)比較沒有味道了.在視覺上而言,畫面抽去洋紅色(magenta )就會使色調偏藍與綠色,這是過期底片期待色偏發生的事情:感光乳劑褪色。

GOLD03

Photo by Greensheep  with overdue Max 400

其次是過期的藥水與顯影方式,這也會影響到底片的發色表現。這部分在幾年前,在暗房裡自己學著手沖C41時,有遇過因顯影方式與藥水管理不佳而產生的色偏。這類色偏有沒有辦法產生好的畫面,有時候可以,但是大部分帶來畫面的影響是顏色暗淡,近似於曝光不足而感覺到的灰霧。

另外一個影響就是粒子,粒子在過期之後,受限於保存環境與溫度,越是高溫、高濕下,經過摧殘的底片會有誇張的粒狀感,那種感覺會很像迫沖增感而產生的粗粒子。

談回感度下降這件事情,絕大部分過期底片的拍攝建議都是過曝一格到兩格左右,因為變因頗多,實在也很多歸納出一個原因解釋。但是大部份的解釋是感光乳劑的感光能力下降,原本感光400度的底片,在過期一兩年後可能會衰減成320或是160,但是這又關乎於保存環境,如果是存放在冷藏、濕度穩定的環境裡頭,我也曾經拍過感光算足夠的過期底片。

至於其他種過期的症狀,還有像是發霉、受潮、乳劑掉下來(誤)或根本拍不出來。

過期底片的使用其實有些像是在丟摋子,參雜著許多變因,時間越久產生出來的變數也跟著越多。而這類效果也是難以複製的,我們通常可以買到十卷被丟在店家冷凍庫深處的過期底片,但是用完就是沒有了,沒有辦法再去找同樣過期的年份、過期的牌子,還有同樣溫度的冷凍庫。這在後期創作作品的時候是一個很大的隱憂,這意味著我們沒辦法掌握手中底片可能該有的方向,事實上,也沒有辦法掌握,因為他就是過期底片。

但是,這意味著過期底片就不能拿來攝影嗎?

max05

Photo by Greensheep  with overdue Max 400

走一種自己的風格

過期底片的特性剛好就是「特別」,就像是有各種生命與出生,有住再在冷凍櫃的、住在防潮箱的、有那種丟在抽屜被找到的,各種不同的環境培育出不同的底片風格。雖然這種風格難以被複製、也說不上有攝影獨特的偏好,因為那就像是煙火,沒有包裝的煙火,有些點的起來、有些能展現意外的美麗,當然,也可能只是一隻燃燒的雞腿。

不要問我為什麼是雞腿。

我想作為一位暗房工作者,他們會儘量避免使用過期的底片,就如同我前面所說的,他們不喜歡驚喜與不能控制的事情。在這種前提之下,才能夠在每一次的攝影作業中,得到預期中的效果。

但是身為一位攝影者,亦或是攝影人,我想問的問題是:我們在意的是什麼?如同在生活中發生的小事一般,有人能對一朵小花感動、有人覺得玫瑰才能代表真愛,但這不意味每個人都具備著相同的基準與目的。

max10

Photo by Greensheep  with overdue Max 400 

對我而言,我有時候會喜歡過期底片的不確定感,這種不確定感有時候是驚喜的開箱,在沖洗出來的那剎那覺得興奮,像是聖誕節拆開包裝的小孩一樣。但也可能是沖洗出一卷白片然後在暗房哭著找前幾天費盡心血的靈光,這種大起大落還蠻刺激的。

有時候你抓到了人生的那個瞬間,用了最好的相機與適當的鏡頭,但是最後卻敗在一卷過期的底片。就像是房子蓋了,結果忘記做門。

同樣的,在像是簽名圖章式的穩定複製當中,攝影師們同樣也在找那世界的獨特性與面對自己的生活與靈光,世界總是在變動與不變中尋見靈光,於是,最後回到我們一開的問題:過期底片該怎麼用?

裝進相機,夾上片軸,過片,拍了,就對了。

20140418_ADOX_KHS100_AB012

Photo by Greensheep  with overdue Adox CHS 100 and film,overdue Gold 100 was inside the camera.

不管什麼底片,唯有在世界中找尋美好的事物它才能真正有意義,像是松鼠一樣囤積底片,那對攝影一點幫助也沒有,無論是過期的、新鮮的與停產的底片,唯有在世界的光影下誕生出影像,那才是底片最後最真的意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