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老車筆記 (6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2022-05-23-Toyota-BZ.jpg

《2022 Toyota BZ4X》

你們會訓車嗎?

訓車是不會,但我車友開電車會挑電的品質。

他是這樣說的
玩電車最後就是玩電源。 用火電的瞬間加速力度大點,電流聲偏暖,用水電的電流聲偏冷,但加速較為延綿不絕,水電中,以石門水庫的電流音色最好,火電中以台中火力發電廠的電流音質最好,因為燒的無煙煤的比例最高。

1)同一隻充電樁,晚上8點到10點的時候加速就感覺有點偏慢,晚上11點之後聲音明顯偏暖,後來才發現高峰電用的是北部的水電,低谷電台中火電為主,鐵證如山!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2-16買東西的筆記.jpg

買東西的紀錄

因為很多東西放著就會不見
趁著還看得到就記錄起來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2-10-blog-2T-oil-5D3 (1).jpg

ˍ

難以量化的體驗

不知道你有沒有在各種的檔車社團裡面,裡面總是會有很多奇異的討論。

It is just strannnnnnnnge

機油、懸吊、底盤、輪胎總是各有說法的部品,不過看下來二行程比較特別,因為機油的魔力不知道為什麼在二行程裡頭得到了昇華,成為一種男人間的香水的感覺,一種機油會有各自表述。所以看這些討論格外的有意思,
ˍ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2-08-Honda-CB350.jpg

▍如何成為一個老本田的車主
#Hondatwin #CB350 #KMOTORS #關於老車這件事情
ˍ
〔正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適合〕
也因為如此,這種感情又特別珍貴
ˍ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2-02-06-老車修得好嗎-CD125-KMOTORS

過年後來講講關於老車這件事情
最近寫的東西好像都直接在臉書上打稿,有時候想找自己寫的東西都忘記放在哪裡
整理一下字好像也是有其必要

永星機車行有感

★永星車業商行是一間在103台北市大同區錦西街47號的機車行
目前在Google上的評分為1.6顆星

因為這幾個月都在黏各種本田車的FERODO剎車皮,順路去找國業修修補補的時候,都剛好會停在永星對面,這附近好像都開始都更,前幾年來的建築現在都變成圍起來的空地。永星其實算是蠻大的一家機車行,有的車種也蠻多,不過車修得多總會有一些不同的意見與聲音。不過就來講一下關於老車的翻修,其實一般的機車行對於翻修老車,我認為都算是比較粗淺的作法,像是一般維修大部分都只能做到外觀件,也就是拆下來烤漆、電鍍,但基本上大部分想買車的人就能夠接受,其他諸如電發、引擎狀況就沒這麼在意,也因為看不太出來所以也沒辦法。更多時候是老件難尋,一般很難在普通的零件行叫到像是川崎或是雄獅這種有年紀的車子。

Honda-CD125-CANON_Luna-Caption-Greensheep-Kmotors

Canon Luna Caption
Honda CD125

大多數的翻修方式都是堪用者流用、又或是將幾台車的零件挑選其中較好的部分再組合在一起,這就有點牽扯到該怎麼樣復原,以及性價比上的問題。畢竟一台車的零整比(零件與購買新車的價格差)一直以來都是買新的比較划算,在目前的機車生態當中,從零開始買零件組裝一台車需要花的錢,通常在一台新車價格的一點五倍甚至更高,對於停產的老車來說,整理一台車可以花到當年車價的兩倍甚至三倍都不是什麼問題。

討論裡頭車主本來只是想問問有沒有車友可以幫忙看車,往下一看滿滿一排都是對永星的負評,挺意外的是咱們騎Z400FX的家靖也在這裡修過,然後也是一鼻子灰。二手車好像本來就有滿滿的地雷可以踩,我覺得這可能是台灣二手車的普遍現象,一來是如果有錢可能就買新車了,那麼屈就舊車(或著二手車)那通常都是預算有限,那至於喜歡老車跟預算不足很多時候又剛好疊在一起。我以前也是這樣子起來的,那時候我想買競戰,不對,應該是賽道情人,但因為沒有錢所以只能騎家裡的偉士牌。說起來大學也實際修出了一台競戰,秉持著修什麼壞什麼的心情,也幾乎把能修的東西都修了一遍,對玩老車的人好像很正常,修不好算是一種玩車的樂趣。

HONDA CD125

老車真的修得好嗎

這是一個悖論。

幾天前在PTT有一篇文章是說,機車行修不好為什麼敢收錢。這個命題我其實眉頭皺了一下,我第一個想到的東西比較接近醫生看病,仔細想想好像又不太一樣,但偏偏我們這樣子的人又很喜歡把車拿來跟人類比,這樣譬喻起來有點驚悚,畢竟我們長時間在做器官買賣與器官移植,常常拔人家的腎來裝,然後把自己的腎賣了換一個更大的膀胱之類。

我以前也覺得機械的東西是修得好的,但隨著越來越深入機械的領域,認知到加工與精度的範疇時,公差與材料之間的關係讓我越來越體會到一件事情,

000048 - Acros100 - Hass06

機械能正常工作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沒有什麼東西理應是直上,即便是專門設計的東西,都會存在些許的誤差,這種誤差都在每一次的拆裝、加工中互相彌補,有點像是打靶,一般的東西很難一次就打中十分的位置,但可以很接近九分或八分,或著用一些方法把八分的位置移到九點五分(像是把靶紙畫大一點)以機車來說,很多東西都有一定的彈性,包含牙距、螺絲的尺寸,他其實在反覆工作的環境中加熱、延展、伸縮,跟新的東西會逐漸不太一樣,不同的位置也或多或少有些改變,這導致像是我們在拆汽缸的時候,四根天柱的位置最好按照原本的位置來安裝,雖然它們是同規格的東西,但鎖到別人家總覺得手感有些怪怪。

這裡額外提一件事情,也是在PTT講扭力扳手與螺絲。很多剛學會看手冊根拿到扭力板手的人,會有點執著在把扭力鎖對,但忽略了手感與螺牙的狀況、安裝的順序以及使用的狀況。以至於即便手冊建議是一個範圍(像是本田汽缸頭螺帽是鎖2.0-2.4公斤牛米)但通常幾十年的老車很難鎖到2.4公斤牛米,這時後如果你硬是轉到標準值就很容易扭斷什麼東西。東西都會跟著時間變老,金屬與螺絲也是,所以不是將老車上的零件換新就好,很多零件如果不是一起更換,反而會導致漏油與緊迫失效。

再講一個有趣的事情,就是以前翻新的時候遇過把一些螺絲換成白鐵(不鏽鋼),一來是避免生鏽,二來是有些規格的螺絲不太好取得,但是有些部件是不能用不鏽鋼螺絲來鎖鐵件,長時間震動會導致螺絲鬆脫,但這種問題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發現,而發現的時候可能也已經難以歸咎是店家還是車主的問題。然後白鐵就真的不會生鏽嗎?其實還是會,磁鐵能不能吸得住,其實也要看白鐵裡面的成分,但往往我們在討論材料的時候又常常以白鐵來溝通,但實際上不鏽鋼是316或是304,鎳與鉻之間的比例為何,這些可能都會影響我們常見對白鐵的認知,包含有沒有磁性(其實400系列的不鏽鋼因為不含鎳,所以會帶有些微的磁性,像是410的麻田散鐵系)會不會生鏽(往往是成份內的鎳與鉻濃度比例不同)這些都屬於看不見的數據,就很難一概而論。更多時候,即便是白鐵件也還是會因為環境中的化學成份與電化學而破壞表面的保護層,因此還是有可能會生鏽。

在認知到這些化學性質之前,我也覺得白鐵的東西就是不會生鏽,也因此比較貴,但我現在才理解即便是不鏽鋼,也可能會生鏽。

其實很多老車都沒有被修好,也永遠沒辦法被修好,這可能是一個哲學問題,畢竟沒有真正全新的東西,同時也沒有兩個同時一模一樣的零件,大多數時候我們很難同時更換老舊的東西,大部分都是一部分新的、與一部分舊的,又回到最前面買老車的客群,大部分人很難一次修好所有東西,因為預算的緣故,然而正是因為很難一次性修復大部分零件,所以只能有調件的維修特定幾個「看起來」壞掉的東西,但很多時候是別的零件導致某個零件損壞。

舉一個有趣的例子,像是川崎Z400FX這個時代的車系很常會發生機油壓力不足的狀況,但這個不足的情況又不足以亮機油燈,以至於在原廠的狀況下,機油壓力不足時會導致汽缸頭的潤滑不足,進而導致汽門與凸輪軸異常磨損。這也是為什麼以前川崎車主很常在討論機油的好壞(要很好的機油車才不容易壞,譬如要用到很黏的番號)又或是將問題轉向過熱,另外來安裝油冷排(實際上原廠也這樣子修改),但是你又會發現在同樣引擎,但是汽缸較大的車系譬如KZ550或KZ900的狀況就沒這麼嚴重,其實主要的問題來自於機油泵的流量不足,將Z400FX的機油泵更換成排量更大的版本就可以解決壓力不足的問題。

但問題是,一般會翻修引擎看到的都是汽門跟凸輪軸的異常磨損,大部分先判斷的都是機油更換的時間可能過長、抑或是指向機油的號數與變質,你沒有把機油壓力表直接插在車上騎,你很難直觀的發現行駛間壓力不足的問題。

然後車就壞掉了,即便你用了Motul最高級的300V、又或是每500公里就換一次機油,又或是換任何競技品牌的高壓線圈、點火考耳,加再多的添加劑奮力一搏,最終問題還是會回到引擎過熱然後騎熱了就沒力。

回到車真的修得好的件事情上,很多事情都是發生了才知道,即便是新的(就算是原廠)縱觀歷史還是有很多從源頭就發生的鳥事,川崎其實到近代還是常常發生一些很奇妙的設計問題,從千禧年的ER6N炸汽門、到忍400墊片瑕疵會漏冷卻水。其實即便是男子漢這種已經經過一個時代流用加以改進的引擎,依舊會有汽缸頭墊片漏油(得定期更換)與從ZZR時代就有的啟動鏈條打離合器外蓋這種問題。

如何看一台老川崎好不好

說真的,沒有拆開來看都不知道。記得十年前我從台中牽著小百合回台北,三萬塊的老傢伙,也硬是再花了兩萬多塊才能夠好好的騎,但一頭栽進宜河算是我的問題,所以這就是玩車,特別有趣的地方。


其實二行程車最簡單的幾個就是看火星塞跟看車好不好發動,不好發動(缺少電發)本身就有幾個隱憂,像是老式發電機跟啟動馬達做在一起,這類直流發電機的銅頭翻修起來就要花上五千到六千,而且往往伴隨著車台線的滲漏以至於有燒保險絲跟偷吃電等問題。
/
最好的車其實就是實動車,能夠正常騎的車,其實都不太會有什麼問題,反而是翻修好不怎麼動的車,那才是最容易要大修特修的車。

新車主說已經付了一萬塊的訂金才跑上來社團上問怎麼辦,版面上一片倒說能退就退,拿不回來就算了之類。這讓我想到如果是以前沒有社團或網路的年代,我想老車無底洞的故事又會多添一則。
/
B1或著C95這類有車台的車烤漆其實不是難事,烤漆一向都不是最難的事情,最難的是斟酌鈑金的狀況,同時週邊配件的孔洞與螺絲玩不完整都很重要。早期很多翻修的狀況都用黏的,譬如土除、有空洞的避震排骨這類地方,最簡單的就是用補土黏起來,但這些地方都是結構,久了或是車體應力這些地方都會裂開,而且會從最深的地方裂開,那外面再漂亮,烤再貴的漆,從底部裂上來都沒辦法用小範圍的修補來美容。
/
那這樣前面烤漆不就變得很多餘呢?
但事實上只看漆面了話,感覺錢花得很值得,但這種漂亮的外觀沒辦法堅持太久,這是很多漂亮的車,都沒辦法活著久的原因。

為什麼我喜歡老漆
#川崎 #雄獅 #本田 #KMTOROS
有一部分就是他沒辦法再更糟了,另一部分是這類原廠熱烤漆的零件,他的底層比起後期拋光再上底漆來得更加牢靠,很多二次漆做完只要兩三年金油就會開始泛白,烤漆這件事情本身就需要一定時間來烘乾,跟木頭有點像,太過急躁的流程短時間內看不出差別,但是長時間下來漆面裡頭的水氣都會慢慢浮出來
/
另一部分整台車做好板金跟底漆的金額,大多數都會超過車價的一倍到兩倍以上。
/
很多人烤漆的預算只有兩三萬的同時,玩老車的人都是拿一本以上的預算,這可能就是對這種工法與時間的想法不同。
//
但是換個方式來說,玩車跟買一台車本來就不太一樣,尤其川崎這種車,我也不太能說永星有什麼問題,畢竟很多車友大部分也只能接受這樣子的翻新(簡單來說就是烤漆漂亮就好)剩下的也就是拆裝的工錢。
/
至於川崎這車到底修不修得好,老實說玩這麼久我也還是不明白,畢竟大部分車主(包含我)都沒辦法拿出什麼太數據化的數字來科學討論,我們對於化油器的口徑、流速與燃燒狀況等等,都處於一種「這樣好像比較好」「如果這個調多一點會比較好騎」等,甚至大部分對車子性能的討論還是在「哪一種機油」比較好

大概也是今天的文章,雄獅社團友車友換了新的二行程機油(應該是飆油),我其實很推薦這一款機油,畢竟他是全合成當中最划算的選擇,一罐大概三百塊。
/
當然騎起來會變得怎樣,很多時候聽大家的形容詞都很玄妙,譬如油門變輕、加速變快、車子的噪音變小等等,其實也都好,畢竟機油這種東西在設計的當下,花在設計與行銷的費用都是為了這些心理暗示。退一步來說,雄獅或川崎這類早期旋轉閥的車種,低轉速與小口徑活塞跟低壓縮比,對於機油的要求本身就沒這麼高級,實際上日本石油認證JASO中的潤滑與散熱標準裡頭,分級上來看最基礎的FB與最高級的FD都有一樣的化學性,唯一差別只在於對排氣系統的清潔性(其實就是比較好燒,不容易殘留在排氣尾段)。

倒也不是說機油不重要,只是在一般走街的環境裡頭,機油的性能比較在於好燒不要冒煙而已,那如果是競技的場合,那要有的認知就是排氣管是一種消耗品,高黏度的機油堵住排氣管是遲早的事情,所以競技排氣管都是直通設計,回壓採用膨脹室的設計。那一般街道用的排氣管則是用隔板,因此如果在低負載的狀況下,燃燒不完全的油氣都會變成黏在隔板之間的油泥。

對很多老車來說,活塞只是幾百塊的東西,排氣管成千上萬,兩隻排氣管的車種再多一倍。

不過到現在看到二行程社團裡面針對冒煙這件事情還是再談機油,好像都沒有人好好聊一下化油器的調整,這件事情還是很奇妙。雄獅社團裡面分享機油的車主說這支油店家,好好推薦後交朋友價只要650元,幫你加到機油箱裡面。
/
或許像是我們這樣的車主都期待用量化的價值來評估服務的感受,化油器這東西實在太奇妙,花時間跟拆裝來調整,都不如一罐有著賽車圖樣的機油來的有光環,漸漸的我也能理解店家也習慣推薦機油來取代仔細講解,這些東西太複雜,還是機油實在一些。
/
但我總覺得這種錢只能賺一次,就像是外面換一隻300V要收到七八百,但如果你能把300V這個字打到Google上頭,那怕你只要打在搜尋欄上面,一罐最少都能省下兩三百元。
/
二行程機油也是如此,我也不知道那位車主在知道價格之後,下一次還會不會再買一次兩倍價格的機油。
/
不過也因為二行程機油的添加方式很簡單,工錢或是技術這部分就顯得比較普通,畢竟不像是機油有螺絲鎖壞這些問題。
/
一方便在修車的時候覺得技術有價,但在看機油價格的時候又覺得兩個世界,這或許是邊騎車邊修車特有的兩種立場與心情。

不過手工車最近也有一台W800在鹿港校長那修一修車主不開心,總覺得這種事情本身就虛虛實實,只能說可以找到自己喜歡修也甘願修的地方,比起玩什麼車、騎什麼車,都來得重要。
/
▍照片紀念一下去年的海力士(HILUX)照片上有日期總是方便我們去回憶當時做了什麼傻事。 #Canonluna #Kodak250D`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ropbox (個人)|greensheep|SQ|001.jpg

酒精汽油

印象中我接觸酒精汽油應該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剛開始騎偉士牌的時候,還是個學生。為了節省每天的路途支出,到處找有沒有哪裡的汽油特別便宜。當時自助加油的風氣還不盛行,看到一公升可以折0.8塊值階命中我的心。當時即便有自助加油的加油站,也都只能用信用卡。身為一個窮學生,信用卡真的是個神祕的東西,因為沒有打工的緣故連最基礎的學生卡都辦不出來。

這個時候
酒精汽油出現了

先不說要不要用信用卡,酒精汽油直接原地折價兩塊錢。九五汽油的辛烷值,低於九二汽油的價格,讓我千里迢迢都要跑去台北市加油。台灣目前唯一有酒精汽油的加油站,就只有台北與高雄兩家。其中又以台北的站點數最多,也算是某種特別的城鄉差距(或是實驗小白鼠)

燃料的鄉野奇談

其實玩車玩久了,也聽聞過很多各式各樣的燃料添加物,酒精汽油看起來已經算是比較平凡無奇的添加物,就化學上還說得過去。像是樟腦丸、柴油、去漬油、煤油... 只能說人有想像力的時候,連內燃機都怕。酒精汽油的推廣也一直存在偽科學的誤區。像是酒精汽油會傷車子、會縮缸還有爆震,我想只差沒有說車主一加進去早上出門都會跌倒。

說起酒精汽油的歷史

美國是最早推廣酒精汽油的地區,從歷史上來看也是面臨當時1973年石油危機的衝擊,降低進口石油的用量。當時美國推廣很快就導入E5、E10,酒精汽油目前最高的比例是E100(美國本地最多用到E85),就需要特別的引擎才能使用。在美國目前普遍都會提供E10與E15,一般的汽油裡面也有少量的乙醇來減少整體的環境排放。

不過說起最早用酒精的引擎,1908年的福特T型車,福特老爺子用的就是酒精作為燃料,但是就這麼不巧遇上了1920年開始的禁酒令,酒精的流通變得相當不容易,才讓汽油成為內燃機的主角。

我的車
到底能不能使用酒精汽油

二行程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問題,甚至動力還會再好一點。四行程也其實沒什麼太大的阻礙,主要就是台灣的酒精汽油比例太少了,一般以E15為分界點,E15以上的比例通常會需要一些額外的配套,美國常見的汽油其實也不完全是E0的汽油,會依照各州政府的環保法規酌量添加酒精。

灰心的是

二你常常可以聽到酒精汽油會傷車,但是卻常常像是聽電台般往機油跟汽油裡面加入各式各樣的燃油寶與添加物,這可能永遠是內燃機世界中,很難解開的迷信吧!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21-08-22-FUCHS.png

到了要買機油的時候


以 10W-40為例子

10W-40好像已經變成一個次時代的機油番號,現在主流的機油都往更稀薄、節能的方向走去,現在主流的番數都來到5W-30與0W-30,以好事多為例,0W或5W的品項就有六種,以前很標準的10W-50就只剩下【嘉實多Power1 4T】與【Chevron SN 10W-40】

最有指標性的自主品牌【科克蘭】只剩下5W-20與0W-20,不過科克蘭這一支可以說是創下全合成油最低價傳說,平均一罐不到新台幣80元,如果不是番數過低,我覺得這就是過去礦物油統治百元以下的殼牌白瓶與嘉實多白瓶的位置。

這次的比較

跟上次一樣,從兩種方面來下手,分別是最少錢購買到的【全合成機油】與【同番數指標下高溫黏度最黏】跟【最便宜買到最高的標章】另外就是添加物大賽,【最便宜的酯類添加機油】與【最便宜的酯類濃度最高款】

最便宜的全合成機油

跟上次一樣蝦皮打開一層一層過濾

Mobil Super 5000  $90* +SP +SY 15.6

eni I-Ride scooter 4T  $105 SJ 半合成2018 14.9 156 220 太老了吧XD

Shell HELIX HX7 $135* SN  半合成 14.37 154 F246

SRS ViVA 1 $140* 2019 +SN 14.9 VI 154 GAMERY 算是半合成吧

EURAL SPORTBIKE $170  SN 全合酯基 15.1 166 220 夭壽2021年三月 5W-40  160/  145全合 L SUPER LITE

FUCHS silkolene XP $170 SN 酯基 全合 15.8 162 214 +2019

SHELL ADVANCE ULTRA $140 SM 半 15.8 172 230 +2014年

REPSOL Elite Multivalvulas $145+SN +SY 15 TBN 10

Mobil S2  $229* SN 半合 14.2 155 234 TBN9.9

Chevron SN 10W-40 $125 *SN 半合 14 150 238 

MOTUL 2100 Powerlight $130* SL太老了吧 半合 14.5 151 228 TBN10.1

TOTAL CLASSIC $125* ...SN 14.5 155 230 +2018年 半合

慶城實業 HRS 判決書 API不實

SP認證最容易入門款

Mobil Super 5000  $90*車用

半合成最容易入門款

Mobil Super 5000  $90*車用

酯類最容易入門款

EURAL SPORTBIKE  $170 5W40 $160
FUCHS silkolene XP $170 

全合成最容易入門款

EURAL SPORTBIKE  $170 
FUCHS silkolene XP $170 

(゚∀゚)

結論

其實我自己也嚇一跳,之前就一直很常聽大家推賽克隆,其實就是這次刊圖的FUCHS家的旗下牌子。就歷史來看FUCHS可以說是橫跨了歐洲,非常有歷史的德國公司。中文應該翻作福斯油品。歐林斯的油品也是由福斯幫忙代工。

福斯可以說是最便宜的入門級全合成與酯基機油,價格也完美的壓在200元以下,查到這個之後我就有點沒有動力去做200元以上的機油了,連原本已經準備好的Motul跟Liqul Molly都放著,算了。不過這次計算之後,前一篇文章提過的荷蘭神油優潤還是在價格上用非常小的幅度,勉強擠下了FUCHS的最便宜地位,我猜可能跟用量與產地有關,更大一部份可能是推廣與利潤抓取的比例更靠近消費者。

以結果來說,這兩款最便宜的酯基機油,都足以讓你用接近兩倍的更換率來彌補酯基的衰退,以最便宜的Motul 300V $360元 來說,你預設1000換一次300V機油,我大FUCHS可以換兩罐。

(゚∀゚)!

在資本主義的優勢下

我們又有什麼好選的呢?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SUZUKI CCI MOTOR OIL

機油泵是二衝程的潤滑設計,這個設計在不同車種與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設計,當年由於台灣的加油站有提供二行程汽油,所以許多的國產機車就省去了原廠的機油泵設計,譬如從偉士牌Super/SV、川崎三期之後,比照國外的設計都移除了機油泵這個設計。台灣的二行程汽油一直提供到2006年四月份,當時的油價是二行程汽油為28元,同時期的92為26.9元、98為29.1元。

這裡就要先提到比較特別的潤滑系統,最早是由鈴木提出的C.C.I,全名是區軸汽缸直噴系統(Cylinder Crank Injection)這種潤滑系統主要是用來潤滑區軸的培林以及活塞的側裙。這裡可以先提一下二行程的工作方式,由於二行程的區軸並不是泡在油底殼裡面,所以潤滑的方式是依靠油氣從進氣口進入後,被活塞往下擠壓進區軸室,再往上從氣道進入燃燒室,接著爆炸後排出。這種模式在小排量的汽缸循環當中油氣比較容易接觸到區軸之間的培林,同時單缸的缸體較小,掃氣時也比較均勻可以進入整個引擎當中。後期開始推出雙汽缸的缸體時,單進氣的進氣方式容易導致另一側的區軸會潤滑不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各家車廠都在尋思更好的潤滑方式,有的像是將進氣分為兩側進入,像是早期使用左右兩個旋轉閥的Kawasaki A1 250 / A7 350,採用的就是兩顆化油器各自供油。不過即便如此,從兩側進入區軸箱雖然可以使兩端的培林獲得比較好的潤滑,但是中央的培林就比較有可能因為高轉速的狀況下,油氣迅速通過而導致失油。所以即便設計了雙油路,川崎還是在車上設計了Superlub來補足氣流過快時的潤滑效果。

kaw_2cyl_oil.jfif

這個是Kawasaki A1的潤滑流程圖

A1.png

圓形圈圈的地方是機油泵將機油注入的地方,像這種注入位置室擠在迴轉閥的進氣口,在節流閥打開的時候將機油吸入區軸室裡面。後面紅色方形的地方是所謂的儲油槽,經過混合機油與汽油的油霧會在這裡累積,順著油道滴入下方的培林做潤滑。藍色圓形的地方是培林的位置,下方的藍色方形則是多餘的二行程機油會累積在這裡,經由每次的旋轉噴濺到連桿跟中間培林的地方。

這種設計在某種程度上是可以廢除潤滑系統的設計,但廢除之後就要額外注意高速的使用狀況下會有潤滑不足的問題。變成你得用更黏稠(SAE更高的版本)來讓進氣流速變高的情況下,有更多的油霧可以停留在儲油槽裡面。提高潤滑黏度雖然有助於在高速時候的運作情況,但他也會帶來一些副作用,譬如堵塞、膠化、沉積與變質的狀況。最終你還是要考慮到雙汽缸區軸中央那顆區軸的工作狀況,因此這類引擎最好要在潤滑與化油系統的負擔中取一個日常行駛的折衷方案。

kaw_a7_oil.jfif

這個是Kawsaki A1 250的後繼車A7 Revenger 350雙缸的版本

1968 Kawasaki A7 SS decal.JPG

很不同的地方室側蓋上的潤滑系統由原本的Superlub改為Injectolube

這裡的油路從機油泵經由單向閥沿著管路直接進入到區軸中的連桿與培林裡面,管路分為兩個方向,往上到連桿、往下到區軸底部,這類直接注入的方式可以提供更直接的潤滑,而且針對高速運轉中大節流閥的狀況下,也能提供更好的潤滑效果。

kaw_3cyl_oil.jfif

接下來是三缸車種H系列(馬赫家族)的潤滑方式,馬赫其實也是採用注入系統,可以看到油路從噴嘴導出之後,往上通道化油氣與活塞閥之間的通道、往下流到兩顆培林中間。由於馬赫是三缸,所以機油泵長得特別可愛,總共出來三條線。

s-l1600 (1).jpg

s-l1600 (2).png

4-01.jpg

主要潤滑的地方就是圖案中指的 Main Bearing 的地方

4-01a.jpg

 

4-04.jpg

廢除這類車細的機油泵帶來的問題就是引擎過大的時候,單純的油氣進入區軸會有混合不均勻的問題,同時這類二行程在設計的時候都屬於高轉速的跑車,於是在這種前題下就會惡化活塞與區軸的潤滑效果。不過相反來說,小汽缸低轉速的二行程小車,在一般的工作環境反而也不會有什麼問題。

kaw_1cyl_oil.jfif

這個就是大家比較常見的小車系列,也就是台灣比較常見的B1車細的潤滑途徑,其實大多時候潤滑到區軸的部分都是汽油在燃燒的時候,殘留的油氣保留在區軸箱當中,累積在底部在區軸旋轉的時候噴濺到引擎式各處。因此稀薄燃燒可能帶來的問題就是油底殼的殘油容易變質與每次經由油氣進入區軸壓縮的比例過少,因此造成潤滑不足的問題。

稀薄燃燒最大的問題並不是高溫,而是因為油氣比例過低,導致進入區軸內的潤滑油也變少。不過如果你是使用機油泵潤滑,那麼你就可以在稀薄燃燒的前題下,依舊提供穩定的機油量。

OIL_AUG_11_2017_PP22694A.jpg

這個是Yamalube當年提供的二行程機油,現在還有生產!

1969_AS50_sales1-B_1036.jpg

說起鈴木的直噴系統

最早以前這個系統的名字是Posi-Force Injection lubication,後面才改為大家熟悉的Cylinder Crank Injection,大約在1969年後的車型才大部分使用CCI這個名稱,所以你可以在早期的鈴木機油箱上看到這個有趣的牌子。 認真要翻譯的化大致上可以翻譯為「強制中央噴射系統」。這裡可以做一個分野,從T系列這系列的發動機開始說起,都屬於活塞進氣(Piston-ported),在1965年以前都屬於預混(Pre-Mix)的潤滑形式,之後就開始有了自動混合(automatic oil injection)形式,像是這以介紹的Posi-Force以及更後期的CCI系統。

螢幕截圖 2021-02-04 03.44.48.png

Posi-force.jpg

鈴木的設計從一開始就比較特別,他的混合位置就直接往引擎內部做潤滑,不是藉由油氣混合的流量潤滑培林,而是直接在培林上方與活塞側邊注入機油。

Suzuki Twin Cylinder Lubration.jfif

裡面的機油流向是從機油泵出來之後-左右方成兩條-每條各分為下方培林與上方活塞共四路。

這裡要提到在這個時期台灣出現過的鈴木超級跑車T200,也是屬於T系列的發動機,在國外的代號稱之為X5/Invader,當時用200.c.c的排量就做出了23匹馬力的水準。

Suzuki T200 Oil Pump.png

這類早期的直噴系統都只有油管藉由負壓吸入到引擎裡面。不過這種設計久了之後,管子容易會有滲漏,這也是為什麼二行程漏油的地方其實有各種地方。比較常見就是編號4的墊片漏油,從側蓋旁邊滲出,其次就是整個直噴系統會逐漸滲油滴到活塞與區軸當中。這種老車久放不發的狀況下,整顆引擎裡面積滿二行程機油造成的難發與一發起來發煙,以至於這種車一旦出現滲油的現象,如果不仔細解決滲漏的問題,往往會伴隨著很難騎、拉轉不順與啟動困難等問題,至於煙霹靂大這件事情就家常便飯了。

Suzuki Left hose.jpg

這個東西看起來簡單又沒什麼特別,不過一條可是要一百美金來著,然後你還會需要兩條...
這也是為什麼這類有著精密管子的機油系統,其實不太建議使用太過黏稠的機油,容易產生膠化與堵塞的現象,尤其如果又是久久才發動一次,那每一次的發動可以說是煙霧迷漫的一天。

Suzuki-Hustler-3.jpg

總結

到底能不能廢除機油泵,其實還是要看每個車主想要復原的情況以及實際騎乘的要求。至於能不能廢除也關乎著車主的預算跟行駛的距離。潤滑不足的培林能不能騎,其實也是可以,但就不是和激烈的操駕與猛然的拉轉速,化油器就可能得配比較重的混合比,騎乘感就會變得比較差而且排煙也會比較嚴重。

那一直加重二行程機油的用量以及高SAE的機油對這種狀況有沒有幫助,其實是一種兩面刃,的確透過油器潤滑的部分會比起原本的設定提供更好的保護效果,但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原本油路系統的負擔、累積在區軸室殘油以及變質風險。最好的解決辦法還是將原本的潤滑油路修好,搭配原廠需求SAE機油,才是這類問題的最佳解法。

不過如果是為了省錢買比較貴的機油來壓壓驚,那就有種喝符水治病的既視感了。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unnamed.jpg

在這個年代買二行程機油有幾個難處,第一個是要去哪裡買,第二個則是要花多少錢
其實現在買機油也幾乎不需要到處跑,水貨商已經行之有年的鋪貨了好幾年了,所以就以網路上來說明

從最簡單的網拍上來看,舉個我比較常逛的油工廠的頁面,光是二行程機油排開就有三十幾款,所以其實二行程的市場在一般通路可能慢慢消失了,不過在另外一個世界還活得好好的。最便宜的機油大約是65元,最貴的則是550元,相比起神油到處飛無上限的四行程機油來說,二行程機油好像比較落地些。

這裡舉幾個機油的品牌來做討論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kolben_vespa_nasenkolben_vespa_125_v1_v15_v30_v33_1948_1953_hoffmann_vespa_125_ab_acma_125_1951_1953_motovespa_125n_1953_1955_motor_v33m_56_90mm_gl10569_600x600.jpg

每次在跟人家討論二行程的時候,無非就是抬槓二行程機油,不過隨著討論的次數越來越多,我發現其實大部分人對二行程的概念都粗淺的停留在燃燒與壓縮這種階段,諸如二行程機油的潤滑模式大部分也都停留在預混,又或著是習慣性建議新車主「廢除原車的機油泵」。

不過這也不能怪這些討論,因為大部分現在仍然在玩二行程的車主不是川崎就是雄獅,後期玩王牌、追風與NSR的車主也都屬於不同的二行程閥體,這些人的共通話題大概就是二行程機油。

相反的有一種車主很奇妙,那就是早期的鈴木車主,他們特別格格不入的就是他們的車有一套非常頂尖的CCI系統,由於機油潤滑的油路設計直接由噴嘴注入區軸與活塞側裙,所以一般化油器的進氣路線沒辦法充分潤滑到這些地方,又由於早期搭載CCI的車款都屬於高轉速的性能跑車,低轉速騎起來要人命,高轉速跑起來區軸喊救命,所以它們就沒辦法討論如何廢除機油泵這種事情。

024f2872-ee4c-4e22-b03c-8093278ec0bc.jpg

講回正題就是,這種非對稱式活塞出現在比較早期的二行程機車當中,譬如這裡提到的1949年的Vespa V1 Bacchetta,這種二行程的掃氣方式比較特別,屬於Cross-flow,相比起之後的Uni-flow,我覺得這種應該翻譯成交錯掃氣。為什會有這個鯊魚鰭其實是用來擠壓廢氣往排氣管走,這種引擎的設計會將進氣口與掃氣口設計成一樣高,藉由活塞的形狀來引導廢氣排走,雖然二行程的工作原理都會讓燃燒時混雜廢氣,不過後來的單流掃氣就將進氣端設計得比較低,讓活塞運作的時候在爆炸之後先從排氣口流走,在活塞工作下端才打開進氣口。 於是這個設計在1960年後就比較少車在使用了。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行程老車入門

在1960年代的日系老車指南裡頭,本田在引擎方面可以說出獨出一轍,在鈴木、川崎、山葉都在大力發展二行程跑車的時候,本田宗一郎對四行程引擎的決心,讓60年代二行程當道的流行中,多了那麼一首四行程的交響樂章。

目前能夠在台灣市場存留的車系大多以商用車為大宗,另一個層面也可以表達在民國50年代時,一台可以工作的交通工具對一個家庭生計的重要性,在很多老車友的口中,這些車紛紛是所謂的「起家車」,有多少的重擔都從這些車開始。六零年代用腳踏車代步的人還是大宗,而你有一台「機動腳踏車」,在當時的售價幾乎可以買上一棟房子。

六零年代

在四行程的祖譜當中,台灣當時進口的本田小排量車系可以追溯到1959年款的Honda C92 Benly Dream,雙缸並列125.c.c空冷引擎,後期推出了擴缸至150.c.c的150.c.c.c版本,型號為Honda C95 Benly Dream。車架結構相同的情況下,彼此的零件與前後期的油箱、避震、座椅都可以互換,前期與後期的主要版本分別是前期平把手、鐵製護蓋與後期高把、裸露的空把。這個時期的車款仍使用沖壓式車台,可以說是六零年代二輪機車的主要特徵,諸如1966年川崎推出的二行程商用車B1-125,也同樣屬於這個年代。

六零年的
下半場

1966-1969對玩老車的人來說是個特別的年份,你可以想成是一個本田蓬勃發展與超車的五年,在各種方面都可以看到技術與商業應用的急速發展,從沖壓車台開始邁入鋼管車架、更大排氣量的引擎與變速箱系統的引入,化油器的改進、引擎形式的更新,對應在馬力上也有十足的發展,從前面五年的經驗,在六零年代的結尾,本田可以說是正式踏上王者之路。

1965 CB450當作起點,則1969 CB750可以說是本田集大成的機械巔峰。不過這些車在台灣太多稀少,來談談小車的進展。

在這個年份來說,1966 Honda CA160可以說是從商用車邁入街跑車的一個起點,這具引擎應用到後來的CB160,屬於有別於過去的單化油器,採用了雙化油器並加入了轉速表,CA160仍採用跟C95同樣的沖壓式車台,而CB160則採用了鋼管車架,這裡有一個有趣的引擎形式,在這個年份的車款都還屬於斜引擎,引擎的汽缸朝向前方有一個微小的夾角,與後期七零年代的直引擎有了小小的區分。

這個年份的區間算是大多數台灣日規進口的主要年份,這個時候三陽與光陽雖然已經開始進口本田的機車,但仍沒有製造主要零件的能力,還在摸索組裝與進口,所以這個年份的車款大多屬於日本進口時期,也是台灣老車收藏的主要年份,這個區間的價格帶也較大,從二十萬至四十萬皆有,能有一張1960年代的車籍,光是那一張紙可能就價值十萬元。

六零年代的
下半場

1966-1969對玩老車的人來說是個特別的年份,你可以想成是一個本田蓬勃發展與超車的五年,在各種方面都可以看到技術與商業應用的急速發展,從沖壓車台開始邁入鋼管車架、更大排氣量的引擎與變速箱系統的引入,

七零年代
起飛

有了前面十年的打底,本田在七零年代可以說是迅速擴張,針對更為蓬勃的商用車市場,本田第一次推出了CB系列的單缸車型CB90、接著從CB100到最常見CB125S。但同時本田引以為傲的雙缸車型也因為售價跟後勤技術的緣故,逐漸在單缸的市場中逐漸敗退,老氣的形式不再能吸年輕客戶,而商用客戶則不在意馬力,而更偏好更容易維修的單缸車型。

台灣也是從這個時候進入代工的環節,此時光陽負責了CB100、而三陽則是CB125S。CB100後來衍生出不少車種,八零年代後CG車型取代了光陽CB的車款,也就是後來的金勇(OHV),三陽則一直以CB125為基礎,後續推出的野狼就是以OHC引擎為主,也是一直生產到現代的長青車款。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9-04-27-Two-Stroke.jpg
Roland Sands 2 Stroke Attack(Credit: Roland Sands Design)

日常用油推薦

為什麼成為日常用油
日常用油的目的就是一個基礎線,就像是白飯一樣,平淡無奇、沒辦法特別挑起你的胃口,不過一碗好飯,可以支撐你一整天的生活。就像是吉野家的牛丼,無須在特價的時候、發薪水的時候來一碗,但小小的一碗,讓晚上的加班變得沒這麼討厭了。這就是日常用油的意義。

不過因為日常用油本身就不貴(相比起日常開銷),為了省下幾十塊錢買到一箱或是一桶有些緣木求魚,雖然省了帳面上的金額,不過光是要找個地方放油,可能都是一個現實成本,如果你是有機油箱的車種,也不太在意幾十塊的差價,加油或去逛大賣場的時候帶個幾罐,就可以幽幽地度過一個月的使用。又如果你是假日用車,那一年可能也用不到幾瓶。

這個部分可能是我最常選擇的區間,價格在100元到200元之間的油。說起來不算太貴,但心靈CP值會比起"最便宜"的選擇,好上一些。這些油大多也是每個廠牌最入門的產品,像是法國道達爾Total的Total HI-PERF Special 2T、Eni(過去AGIP)的Tec Scooter與Yamaha 2S這幾款機油。

從過去到現在都是推薦中油的白瓶,一般人可以買一公升的版本,如果在加油站購買可能會要價150元以上,大賣場則普遍在120左右,在網路賣場可以找到100元初,像是如果是商業使用的超大鐵桶裝,兩百公升則可以計算到每公升69.5元。不過也不要忘記機油這種東西運費會非常昂貴,平均一瓶會加上10~20元的運費,所以如果能自取都是比較好的選項。大多數超商取貨都只能寄送五瓶,相當於一瓶的運費是12元左右。不過有的賣家購買十二瓶以上會有免運費的優惠。

一公升瓶裝以箱購買最便宜的店家是「祥成行」一箱1180元免運費,單瓶(公升)為98.3元。
兩百公升桶裝以筒購買最便宜的店家室「亞樂石油」昌昇實業有限公司,一桶13900免運費,單公升為69.5元。
亞樂石油有提供不同(特別的)機油選項,包含特殊的桶裝進口,如果你對嘗試機油有興趣,不妨可以多到頁面找找。

這個部分可能是我最常選擇的區間,價格在100元到200元之間的油。說起來不算太貴,但心靈CP值會比起"最便宜"的選擇,好上一些。這些油大多也是每個廠牌最入門的產品,像是法國道達爾Total的Total HI-PERF Special 2T、Eni(過去AGIP)的Tec Scooter與Yamaha 2S這幾款機油,在這個價位要稍微評估一下公升,大多數一公升跟0.7公升要區分一下。

ENI Scooter Tec 2T
以前AGIP還沒有變成ENI之前,是義大利車款的指定油,騎偉士牌的時候最喜歡義大利的油了。AGIP時期最常用的就是帶有葡萄口味的Smokeless,在整併後,ENI旗下改為iRide產品,Scooter 2T,屬於一公升版本,最便宜的售價是「油工坊」單瓶一公升100元,只是認證的部分有點糟糕,只有FB,但是在JASO 2019的清單上為FC(039AGP003),所以目前台灣進口標示FB的版本,可能是長期的庫存油,這一點要留意一下,加上沒有JASO的制式標籤,也可能屬於自行分裝貼製標籤的版本。每公升價格為100元

Yamaha 2S
Yamha 2系列可能是少數有中文化標籤的機油,姑且算山葉在台灣其實沒有工廠,過去的2系列可能都是委託台灣的工廠代為製作。2SS目前已經停產數年,那奇特的松香味仍是許多二行程玩家念念不忘的回憶,我曾經買過金色香檳的一公升鐵罐,現在還是很想念這種包裝。Yamaha 2S是少數可以在大賣場找到的機油,售價為150元,而目前在網路通路上最便宜的價格是100元,要注意的是他只有0.7公升的版本,認證為JASO FC,有制式的JASO標籤,查詢清單序號為537。每公升價格為142.85元

Total Hi-Perf 2T Special
來自法國的道達爾在川崎圈比較有名一些,有些車友還會指定這一家的油品。這幾年換了新包裝,過去很單純只有區分Scooter與Racing,近年改為紅包裝的2T Special。這罐也是少數有中文標與雷射標籤的機油,台灣代理的道德爾為中文、並有雷射貼紙,認證標籤僅有JASO FB,也無標準的JASO認證標籤,查詢新的認證清單,Total無送測此款機油,目前市面上應為舊包裝或是庫存版本。一公升包裝,最便宜的價格為「易油網」的135元,每公升價格為135元。

另外有一款日常用油應該要說一下力豹士家的入門油,只是價格有點超過這個日常區間了。

Repsol 2T Town
這罐大概是少數有中文名的系列油品,力豹士家的油都有一個中文,以Town 2T這支油,中文叫做溜油。這裡不得不稱讚一下代理Repsol的睿爍能源,在代理翻譯、網站頁面以及產品介紹都做得比其他家來得好。Total的中文頁面直接失聯(笑)、Yamaha只有產品,這裡可以看出睿爍在代理這部分做的比較用心,不過這可能也反映在價格,以同樣屬於JASO FB、礦物油等級,但是價格來到二字頭,最便宜的賣家販售價格為200元。雖然是代理商,不過這支油品在JASO 2019的清單上已除名,也無標準的JASO認證標籤,查詢新的認證清單,Repsol無送測此款機油,每公升價格為200元。
補充一下,國外現行版本同等級應該為Repsol Moto Scooter 2T,JASO FD認證(034RLE003)。

價格階梯
ENI Scooter Tec 2T ($100)>Total Hi-Perf 2T Special($135)>Yamaha 2S($142.85)>Repsol 2T Town($200)

最推薦的版本還是各種認證都齊全的Yamaha 2S、最划算的版本是ENI Scooter Tec 2T 、帶有法國情懷請選Total Hi-Perf 2T Special、沒有93睡不著騎不下車的人請買Repsol 2T Town

小總結

2019年後有不少機油都選擇不˙送測了,某部分可能跟市場有關,二行程市場其實從歐洲近期的環保法規壓制下,都一直慢慢在衰退。其實連四行程都會面臨環保壓力,二行程可以說是無可避免地萎縮,但其實世界上生產二行程機油的廠商並不少,像是2019年的JASO認證就有將近550支油品,這裡還不包含會特別去測海洋檢驗的TCW-3的船外機二行程引擎,再者還有許多機械工具仍使用二行程引擎,所以喜歡二行程的你,也不用擔心,一天買不到機油了,下一章就要介紹我自己最貴會買到的幾款機油,以全合成、酯類與蓖麻油為主的機油,價格帶在$200-$500之間,我心目中最好的油就止步於Eni 2T KART在350元這個界限畫一條線,超過這個價格我就覺得有土豪稅的成分,不過,我們下次再說。

最後,給不喜歡中油的朋友,其實這次的介紹你會發現,大多數入門礦物油(包含Repsol),你買到的版本都已經不送測也不掛JASO,在這種高度規格化的產品當中,只有好的產品才會花錢去送認證,而過去大多數車友喜歡的無論是ENI、Total,或是Repsol,它們的等級都只有Jaso FB,便宜是否沒有好油,這一個部份我覺得可以用其他指標去客觀的陳述一次。

我想最怕的不是便宜沒好貨,而是花錢買貴了沒效果,如果真的只是在意車友間的眼光,除了機油,你還有很多東西可以買。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我想騎檔車

你以為你想騎就可以騎嗎?。:.゚ヽ(*´∀`)ノ゚.:。

可以。這一篇比較像是一個回答集,簡短的說一下我騎檔車的小經驗以及騎車這十年的小感受。
#讀者來信系列 

maxresdefault-1.jpg

Q:
本身從大學一直都是騎一台20幾年的Attila
不過出社會以後考了重機的駕照 也想把老機車換成一台帥檔車

我本身人在桃園,也沒有舊檔車可以改
不知道有沒有推薦可以直接購買整台手工車的管道(偏好二手手工車)


為什麼會想騎檔車,撇除那種大學家裡已經有一台車,所以不用再買一台車開始,絕大部分跟你的朋友有關,如果你的朋友騎競戰,你九成也會買一台競戰,如果你很不巧是Swag文青,你八成會有一台金旺。很多人入坑都是因為朋友,退坑的原因也雷同,朋友賣車,大家也會跟著賣。

這也是車圈裡面很重要的一個交際過程,騎老車的人通常會認識騎老車的人,但是也有例外。

17332823_438002143209869_7674033103890808832_n.jpg

第一台
就是手工車好不好

我自己的建議是,不太好。

2019-04-19-EXIF-01.jpg

即便是一開始從速克達轉檔車,我也會建議先習慣檔車的缺點。安全帽怎麼放、人要怎麼載、買東西要放哪裡,下雨天有雨衣嗎?

手工車的念頭了話,基本上要有兩台車的準備,一來手工車的使用限制說起來相當嚴苛,下雨天不騎、帥氣的單座窄椅墊沒辦法載人、改大輪操控性降低、削後土除、拔前土除,下雨天是個悲劇。如果手工車是你唯一的車,就變得要去克服各種場景,多帶一頂安全帽的時候,要掛哪裡,下雨天的時候,雨衣要從哪邊撈。

速克達可沒有這些限制,馬桶一打開,你會露出滿意的微笑。
還可以放兩罐咖啡廣場

展示與通勤

手工車在大多數範疇裡面,都比較接近Show car與Fun Car。沒錯,大多人對手工車友憧憬,都是因為覺得手工車很好看,但是好看的背後,有很多違反人性的比例。譬如說

2019-04-19-EXIF-BMW-R100-EXIF-010.jpg

近年台灣比較風行的手工車車款BMW R100,在沒有改之前長這個樣子。
經過國外的工作室改裝之後,可以長這個樣子

2019-04-19-BMW-R.jpg

2019-04-19-EXIF-BMW-R100-004.jpg

2019-04-19-EXIF-BMW-R100-EXIF-005.jpg

2019-04-19-EXIF-BMW-R100-EXIF-008.jpg

手工車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有時候並非來自於車子本身,而是經過不同的搭配之後,得到不同樣貌與主題,在眾多的手工車領域中,台灣最常見的改法有幾種SCRAMBLER、TRACKER、Chopper、Bobber、Brat、Cafe Racer等等。

2019-04-19-X.jpg

不過在現今的改裝潮流當中,Cafe Racer也可能會去裝Brat那種大輪,視覺上看起來比較飽滿,而在一些定義比較不明的ˊ主題當中,你也可以說它是帶有Cafe Racer血緣關係的Brat,如果還翹了管又帶點Scrambler,不巧避震拉高了一點,那又帶了點Tracker的味道。

2019-04-19-EXIF-BMW-R100-EXIF-006.jpg

每種風格其實都具有一定的呼應性,在藉由細部的改裝放大各種主題,因此玩手工車的出發點,如果單純只是從圖片出發,你是拿著一張圖跑去找老闆說:「老闆我想要改成這樣。」,這樣往往老闆也會一臉懵。油箱、手把、前避震、剎車形式、框體形式、排氣管、引擎、椅墊、車架掏不掏、電池移不移、電發要不要、後尾切不切、牌架要不要,當你對手工車的歷史、形式沒有一個確定的主軸,就很容易產出拼裝車的感覺,變成老闆有什麼裝什麼,東西能幹上去就焊、角度不對就折。

真正能成就一台手工車,是車主,而不是手工車店的老闆,他們只是幫你執行,在執行有問題(預算、結構、角度)的時候,跟你討論。

沒有不能改的車

從上面BMW R100的案子可以看到,只要車子有輪子,都可以改,形式、結構,都不是什麼問題,有乙炔跟焊槍,沒有做不到事情,做不到的就用グラインダー幹掉(嘗嘗我的grinder砂輪機)那麼,你應該改哪一台車?

我會說有什麼改什麼。

2019-04-19-02-BMW-R.jpg

但這就跟預算有關,好騎的車看起來特別俗氣,幾乎什麼車看起來都像是野狼,只差在油箱是方的,還是圓的,尤其改車的時候往往會考量到二手車,那麼要考量的東西又更多,諸如引擎狀況、缺件程度,對於第一次入手的人來說,這些老手也常常吃虧的地方,都是一場不計代價的冒險。

2019-04-19-EXIF-BMW-R100.jpg

買現成的

那我還不直接去露天/蝦皮上看有什麼車就買什麼車!XD
第一件遇到的問題就是,這車,能不能過戶?絕大部分大改的車,那個形狀都已經回不去了,許多急著脫手的賣家會考慮用停牌過戶的形式,不驗車將車過給你,至於如何領牌,就看新車主如何復原或是把車弄到監理站點頭的程度。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玄學,不過也別太相信所謂的黃牛,大多數時候,他們拿著你所謂的打通費用,找了一台原廠的車,把過戶的引擎裝上去,過玩戶後再拆回來,所謂的塞錢,是塞錢給師傅幫你裝引擎。
如果你比較慘行照上還有車台號碼,那要移的東西就不少。

這也是為什麼在一些年份上,沒有車台號碼的早期車款會比較吃香,原因就是只需要引擎,而不需要動到車架。更早以前的老車,引擎編號在側邊的側蓋上頭,這可就吃了無敵星星,換個蓋子,就換了台車。

我其實不是很喜歡台灣的驗車號碼,跟著引擎走。引擎是運轉中的耗材,本就屬於可以更換的零件。我們總不會在把車輛的車籍打在輪胎,輪胎磨完後,車就只能報廢不成。

2019-04-19-003-BMW.jpg

改的好嗎?

這件事情絕對是手工車店當中,最沒有定見的事情,即便你拿著Free Bike收錄的車種,也不見得都會得到正面的意見,而別人改出來的車,適不適合你的騎姿、懸吊的重量、日常的行駛,這原本是手工車的精神,客製與個人化,你當 然可以試試別人的鞋子(公版的鞋),但不見得每個人都適合那個Size。

低把雖然可以增加操控感,但錯誤的騎乘三角(腳踏位置有沒有後移)、椅墊打薄後,座位有沒有在適合的操控中心,有時候會取決於車架的結構而只能做到,只是把椅子督上去,手把不敲油箱,同時還要看起來好看,至於好不好騎就當作最後才思考的事情。

要好看,就不好騎。
這件事情幾乎是所有手工車最常遇到的難題

更嚴重的問題是因為把手高度的改變,會影響到原本配置的各種走線,諸如阻風門線、油門線、剎車線等等,線長可以訂製,但是都會有一些小隱憂,諸如油門復位不順、阻風門打開了關不會去,原剎車線手感不佳。當然這些都是錢可以解決的事情,訂製走線、更換油管,那預算又要再更上層樓。

大輪徑與滿胎,前輪取決於三角台、後輪取決於搖臂,想要改寬,這兩個操控零件幾乎是原廠必改的地方,但這兩個地方卻也是直接影響車子路感的重要零件。

超大的寬胎看起來的確好看,但是抓地力與磨損上就很取得平衡,原本檔車的動力應要對應寬兩倍以上的重拖,使得引擎的出力相較之下就顯得不足。更不說去掉土除與砍掉後輪拱之後,下雨天騎車就像是在玩六福村一樣。

2019-04-19-EXIF-BMW-R100-002.jpg

諸多缺點但依舊有人愛的原因就是
他們不會每天騎

所以如果要跨入手工車,建議要有兩台以上的車輪流騎會比較好,手工車基本上轉手不易,就像是一件訂製好的西裝,你要找到同樣身型的人接手,已經不容易,而他還要喜歡你訂製的花色。

所以如果這是你的第一台檔車,要想一下,過去十五萬打造,三萬三賣出的車友不在少數,一般車子的新鮮感大概就是一個月左右,過了半年,實際騎乘感會影響你這台車的使用率。

幾乎沒有手工車裝後箱或馬鞍,但日常生活連買杯飲料跟載個東西都沒辦法了話,這台車就真的只剩下週末騎出門追焦了(還要天氣好),接著就是手工車被檢舉的風險,你最近如果有看最近Gear up社團上的文章,如果你唯一通勤的車被警察開了驗車單,你還得想辦法復原,接著請假去驗車。

2019-04-19-EXIF-BMW-R100-003.jpg

WHY SO TIRED?
但喜歡的人,不厭其煩的去追求。

有時候甚至超越了我們對於交通工具的看法,衡量的價值,不再是一顆輪胎多少錢、油箱多少錢、又或是各種亮晶晶的電鍍件花費多少,更多的是與師傅一起完成的一幅作品,會移動的作品,如同一座裝了輪子的大衛像,在每天日復一日的通勤中,你總是展示著你自己、與你相信的風格。

我不會說這是個毫無上限的愛,但比起最省、最便宜、只是為了代步而買車的人,你更相信那種人應該去搭公車,跨上車,就給你生命的意義,在枯竭的生命當中滴入人生的意義,那時候,這台車就不是車,是你生命中最棒的經歷。

在每一晚疲憊的夜晚,臨走前,手上握著鑰匙,左手拎著安全帽,蹲在油箱旁,伸出帶著手套的右手,輕輕轉動油杯,手輕輕的摸著油箱上的橡皮,輕輕地說聲,晚安,謝謝你。

那時候,你就是真正的Biker。

2019-04-19-EXIF-BMW-R100-005.jpg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IMG_2101.jpg

化油器翻新 / KMOTORS經典老車  
1975 Suzki GT185

70年代的二行程跑車

在70年代初期,1972-1977年間,鈴木(Suzuki))推出了GT二行程系列車系,包含從雙缸小車,到三缸的大車系統都有。接替GT車系的就是有名的RG車系,接續著60年代的T系列車系。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75-Kawasaki-Z1-B900

Like New,no more said

這是一台由英國車坊Motocycles Unlimited歷時五年翻新的川崎經典名駒,這台Z1最早是在1975年在英國落地,目前在在網站上的報價是£32,989英鎊(約折合台幣一百四十萬),不提供議價,可寄送到全世界。這一台車在國外Z系列的車友圈也掀起一波討論,不過仔細看這一台的翻新程度,的確可以像車坊自豪那樣:「像新的,不廢話。」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手工車的價值

這年頭賣車真的要很小心,雖然買賣雖然是買家與賣家的事情,不過在網路上總會遭人閒言閒語,交易做多了之後,總覺得落人口實沒有必要,因為也不曉得哪天自己也會成為大家街談巷議的主角。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929-Kodak800-14X.jpg

騎老車的日常

他是一台白金老野狼,雖然起來像老車,不過日常照顧起來,卻不像台老車,這大概就是野狼奇妙的後勤與引擎特質,騎不壞(並沒有)。

今年三月多這台老野狼新來到我們的車庫,擁擠的車庫又多了一個1986年出生的老野狼,雖然他長得一臉CB100的樣子(現在長得比較像CL125)。野狼(CB車系)發揚光大的鼻祖是三陽工業,從1974年日本本田研發出單缸單凸輪軸的輕型檔車,日本境內推出了CB90,後來稍微擴大了排氣量成為CB100。在台灣CB100常常被歸類在光陽車系當中,同期三陽則是採用CB125S,從這裡可以看出來光陽都是授權到100.c.c版本的車系,像是CB100、SL100與CL100,而三陽引進的原裝進口CB125S則稱之為波音,長得其實跟CB100有幾分類似,最大的特色就是機械結構的鋼索碟煞。

M1806-20-CN-120-1931-Kodak_Portra400-反禁二行程-凱道-Hasselblad_503CX07.jpg

M1806-20-CN-120-1931-Kodak_Portra400-反禁二行程-凱道-Hasselblad_503CX03.jpg

M1806-21-CN-120-1932-Kodak_Portra400-反禁二行程-凱道-Hasselblad_503CX07.jpg

 

不過CB125S也是有船型塗裝與本田翅膀的設計,側蓋的拉線是沿著側蓋的線條做出兩行水平線,在水平線裝有一行小小的100字樣,鍊條蓋是開放式的版本(當年東南亞國家都屬於全覆式),在排氣管的樣式有些微差別。但是一般分辨幾種油箱年份的方式分別是老本田翅膀(70年代早期)、本田字樣銘牌(字越小越早期)、船型水平塗裝(較早)、C型拉線較後期、而高腰式塗裝則介於這兩者之間。

文章標籤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amsoillogowfirstinsyn_high.jpg

安索美國神油

今天去中和幫男子漢換輪胎的時候開箱│ZRX1200:男子漢的新鞋子/Maxxis MA-ST2,剛好在車行的隔壁看到一個網路上很熟悉的名字,瘋油網,只能說這家店開在這裡真的頗妙,不知道開在這種機油大盤商旁邊的機車行,客人會不會總是走到隔壁買完機油,就順路過來說:老闆,請問換機油的工錢多少錢。

0614-Ansoil020614-Ansoil.jpg

今天要來介紹的就是在網路上被奉為神油,還不是一般的神油,是美國神油的AMSOIL。說起來這家公司也很奇怪,創辦人是開飛機的,然後就自己研究了軍用的機油然後有心得後就開了一間石油公司。二行程的機油我之前寫過一先文章,總結成這一篇:[筆記]二行程機油的迷思,不過說是迷思不如說是二行程這玩意兒實在是很遲鈍,他並不像是四行程一般有明顯的劣化,事實上二行程的運作結構非常粗曠、容錯率相當大,所以機油影響的幅度老實說只佔了很多因素的其中之一,沒有一種油加上去就可以解決化油器的毛病、活塞的磨損或是清潔排氣管的積碳。如果加了某一款機油車子就不冒煙,趕快去檢查你的機油幫浦有沒有在工作啊!!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1803-06-MP-120-8051-Sunbeam250D-CB160換一個把-KMOTORSRolleiflex28-Blench09M1803-06-MP-120-8051-Sunbeam250D-CB160換一個把-KMOTORSRolleiflex28-Blench.jpg

去年也寫了一篇車坊的三月日記,從那時候對照起來。
致豪手工打造的工作桌也滿一周年了,
Klaus說還沒有垮掉,值得紀念一下。

第一件事情

去年的這個時候,工作室剛換好了現在的位置,雖然還沒有沙發,不過頂高機已經搬進來一陣子了。換了一些地方的位置,走進走出也更方便了一些。我記得那個時候,放在櫥窗外的黑人還沒有折斷。

那時候工作室有兩台大車,一台是綠色的CB350,另一台則是還掛著紅色野狼油箱的CB350F,為了要修理CB350F,從德國訂的真空錶也剛到不久。去年的這個時候也剛完成一台紅色的CL175,而今年,也剛完成一台紅色的CB100,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特地去停車場跟CL175拍了一張照片。

29258173_10155381778592844_4859912843852352300_n.jpg

油箱

然後,佑亘的油箱(Honda 125SS)剛從英過寄來,Klaus偷偷的把他放在車上,他一進來的時候還沒有發現。

空壓機

空壓機也來了一年了,雖然偶爾Klaus還是會抱怨他打的速度有點慢,而且有越來越慢的趨勢,不過他還是陪我們一年了。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0308-CF090308-CF.jpg

這是一台1986年出生的白金野狼,作為1974年誕生的野狼車系,這個年份已經將近是白金系統的末代,1988年後,CDI電子點火和電發系統陸續在市售的野狼上問世,白金野狼也默默成為檔車歷史中的一頁。這次的翻修就是復原這一台將近三十位的老傢伙。話說車主是一路將這台車從中和牽到南港的工作室,花了兩個小時,牽來的隔天,就準備將引擎拆下,檢查裡面的狀況。

Greenshee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4